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2.2 民众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更重要的是这些自然灾害还造成了人员的身心创伤,增加了社会不
作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客体,我国的民众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
安定因素,破坏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提高 视程度是不够的。很多民众觉得灾害离自身很遥远,危及不到自己
的自然灾害还可能使社会经济生活崩溃甚至产生社会的动荡与变
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防灾减灾教育的体制化、法制化
迁。
和政策化
1.2 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意义
政府应整合各类防灾减灾机构,成立专门的国家级专业防灾减
首先,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是民众面对灾害时的生命指南。 灾教育机构,并以此机构为依托,统领全国各级防灾减灾教育机构。
发票,真实性非常强,款项送存银行时所需的进账单也同样三联齐 行分岗实训方案无法体现这些方面,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模拟实训室
全。这让学生不仅清楚如何填写、审核单据,同时清楚知道各联单据 建设中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进一步考虑硬件建设方面,在现有
的功能,对各联单据的去向、作用也能掌握。
的会计分岗实训室中增加几个柜台,分别模拟供应单位、客户单位、
心理伤害甚至要等到个体消亡后方能终止。除此之外,自然灾害造 涵盖政府、宣传媒介和教育主体三位一体的体系,这其中政府是主
成社会治安失控、犯罪活动增加、股价波动、通货膨胀、卫生公共体 导,宣传媒介和教育主体是抓手,以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主体对防
系失衡、民众恐慌以及政府官员腐败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严重 灾减灾教育的客体即民众进行教育。
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是合理
在政策方面,每年的 5 月 12 日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灾减灾
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 日,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我们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尽早出台防灾减
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③
灾教育纲要,构建灾害教育目标体系,促进灾害教育的科学发展。我
垫、棉签、湿巾、胶布、口罩等)、笔记本(紧急联络事宜)等。⑤
报.
要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 ③张英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
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救援,增强 境教育,2008(1):71- 72.
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各宣传媒介应认真制订宣传方案和提纲,大 ④张英,王明.我国灾害教育的展望[J].城市与减灾,2010(5).
放。要建立专门的灾害教育馆,借助模型、影视手段和模拟演练学习 众知晓。⑥
灾害发生过程及如何逃生自救。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及知
对青少年的灾害教育,学校是关键与具体实施者。要强化学校
识竞赛,要广泛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利用声、电、 的灾害管理,加强学校灾害管理相关法制建设,使学校对于学生的
1.1 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巨大
民。
首先,我国的自然灾害对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5·12 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重视,加之公民灾害意识有所提
据资料显示,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 2 亿人,其中死亡数 高,很多学校开展了防灾演练,但大多没有常态化坚持。防灾演练是
千人,需转移安置约 300 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4000 多万公顷, 灾害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但是切不可
体为抓手的自上而下的体系。而现阶段,我国在经历了近三年来所 教育目标,设计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便于各单位参照执行。
发生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后,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将防灾减灾教育
3.2 强化宣传媒介的宣传作用,树立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提上了日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正规合理
要编制通俗易懂,携带方便的全民防灾应急小 (下转 249 页)
进社会和谐。
2.3 我国现阶段的防灾减灾教育手段略显单一
1 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防灾减灾教育在手段上存在着忽视技能养成、教
我国地域广阔,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都时有发生,且我国的自 学资源欠缺和教学方式呆板等诸多问题。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
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地域性明显等特征。自然 识教育,主要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而是通过认知目标的实现
于时间限制和能力有限,该实训还是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注:本文为曲靖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研究项目《财务会计分岗模
实训环境和内容的仿真性都有待提高,每一实训过程中的出 拟实验》阶段性成果。
(上接 170 页) 手册、宣传传单、小画册等,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发 生性与连锁性,这些都需要通过扎实、系统的教育及知识普及使公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减灾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应该严格确保这些法
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国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 律法规的顺利实施,从司法上和行动上切实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教育
展的道路。各种自然灾害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严重的 的法制化。
3.3 实训工具、资料与环境的仿真性,学生在会计模拟实训中每 较大的期末业务只模拟练习了一次,学生印象较为浅薄。会计分岗
一项会计业务内容都需要依赖于相应的工具来完成,为了使实训具 模拟实训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有时还存在课时安排不合理或与其他
有真实性。实训将一个企业的资料进行修改,作为学生分岗模拟实 课程发生冲突的问题。
其次,自然灾害对人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及带来的社会动荡不可 建议开展一些评价指标研究,以促进灾害教育在学校的有序开展。④
估量。自然灾害除了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之外,更重要的是会对
3 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优化对策
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心理疾病。而有些严重的
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完备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
训所在的企业.每天处理这个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同时,在
目前的会计分岗实训所模拟角色仅限于企业部分会计岗位,模
资料上也突出真实性,相关的单据都尽可能选取真实的凭证资料。 拟实训还不能涵盖会计岗位的全部角色。而现实中计核算工作和企
例如,销售时填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是带有复写功能的一式三联 业内部其他部门、往来单位及银行、税务等单位有密的业务联系,现
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防灾减灾教育则正是培养公 来促进民众心理机能的完善和行为的规范。灾害教育不仅要使民众
民的灾害意识,以提高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能 通过学习具有正确的防灾减灾知识,还要养成积极的防灾减灾态度
够掌握科学的防灾观念、防灾知识、防灾技能。①
并形成科学的防灾减灾技能,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防灾素养的合格公
2 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学校灾害教育指导纲要应明确灾害教育的目标与教学要求,在此
2.1 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尚未形成正规及评价,以保证灾害教育良好
防灾减灾教育,应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媒介和教育主 的教学效果。另外,可以从灾害意识、灾害素养内涵分析的角度制定
关键词:防灾减灾教育;现状;优化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且我国的自然灾害具 的体系。另外,从灾害教育本身而言,防灾减灾教育应该涵盖灾前教
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近年 育、灾中教育和灾害教育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
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连续发生雪灾、地震、泥石流、台风等特大 尚未能全面涵盖三者。
处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3]魏芳.会计分岗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
4 会计分岗实训有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6).
会计分岗模拟实训是仿效实际工作业务进行模拟训练,在目前 [4]柳晓霞.中职会计分岗位实训教学探讨与实践[J].东莞市经济贸易
的会计课程体系中,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 学校学报,2010(19).
对防灾减灾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媒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于防灾减灾教育不重视,对于相关的信
介和教育主体为抓手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从而提高民众对灾害的 息不主动去了解甚至回避,对于政府的宣传、教育主体的培训和教
预防能力和抵抗能力,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切实促 育不去重视,这就会在灾害来临时产生一系列的隐患。
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很少有人参加过系统正规的防灾减灾教育。 要让公民明确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此机构让公众学习在
在 2008 年汶川地震后,有人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有 80%左右 不同灾害发生前如何预防,发生时如何自救和互救。要在基层群众
的人没有接受过防灾教育。而 2010 年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泥石 组织中成立专门的防灾减灾教育服务队,让这个服务队深入到城乡
倒塌房屋 300 万间左右。而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达 认为灾害教育就只是防灾演练,认为偶尔组织一下防灾演练就可以
3.7 亿人以上,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至少 1000 亿元且呈逐年上升趋 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防灾演练也不仅仅是在发出警报后就迅速逃
势。②
离这么简单,一定要科学地编制学校防救计划并组织实施。当然,也
作效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准备一些防灾避难用具,例如手机充电
注释
器、避难用物包、铝制毯子(防寒、防暑)、无需用水的洗发露、三角 ①李景霞,张英.中学的灾害教育[J].城市与减灾,2008(2).
巾、手套、雨衣(防寒)、简易席子、充气枕、急救包(急救创可贴、棉 ②方国联.我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
·170·
管理科学
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王鑫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部,重庆 4013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