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知往往是寂寞的,他最先看到问题的所在;但先知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忍受寂寞,并在寂寞中踽(yǔ)踽独行,不因他人的漫骂和攻讦(jié)而隐瞒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B.“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国际合作的成果:13台载(zǎi)荷(hè)中4台是与德国等国家合作的,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则保障了它安全渡过月夜。
C.当你面临无法逃遁(dùn)的困感时,网络上千篇一律的爆款“鸡汤”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你抛弃卑鄙(bǐ)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D.个人史是汇入正史河流的涓涓细流,哪怕只是一个少年只(zhī)言片语的勾沉,也是重建被遗忘与被毁坏的偌(nuò)大历史的一砖一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小题。
(5分)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祝融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
然而翻看更多的史料,就会发现高贵的祝融其实是个官名。
【甲】《国语》有此记载:“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可见“祝融”是官职,负责掌管用火事宜。
这在《汉书·五行志上》中得到了印证:“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乙】由字可知,“祝”在甲骨文中如人跪在神前祷告;“融”的形态则是炊烟自一种叫“鬲”的烹任器具旁边如虫般蠕动而出。
祝融成为“火”的代言,众望所归。
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对于尚在蒙昧状态下的古代先民来说,火是防御野兽的工具、抵御严寒的利器、烹饪美食的神物。
即便是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不必再靠天赐予,但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将火的使用极大化,依然是个难题。
在这一点上祝融绝对功德无量,否则也做不了火官。
而且在那一时期火之威力堪比如今的武器,身为火官,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部落战争,并担负重任。
【丙】于是就有了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祝融襄助火攻,黄帝南巡祝融随侍为之“辨乎南方”的故事。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正苗红B.众望所归C.蒙昧D.绝对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特朗普将新政府的三个重要职务授予鹰派和建制派保守人士,兼具论功行赏和拉拢共和党人的双重意味,同时也反映出他将坚持竞选纲领中提及的强硬政策立场。
B.2018年12月的前半个月,杭州日照总时间仅7.9小时,平均日照时间为0.5小时/天,而历史同期值为4.5小时/天,少了整整9倍,创了2000年以来同期平均日照时间的新低。
C.2016年11月21日晚,巴控克什米尔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再次遭到印度军方越境炮火袭击,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D.当3架四轴无人机先后在马杜罗总统发表演讲的主席台周围发生爆炸的事件发生后,委内瑞拉反动派武装“法兰绒士兵”宣称随即对此次刺杀行动负责。
5.下面是张岱《西湖梦寻·明圣二湖》中的一段文字,请仿照所给示例,给加点词“滟潋”做批注。
(3分)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
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滟潋。
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示例】绰约:“绰”和“约”都是绞丝旁,和丝有关。
这里的意思是“柔美的样子”,写出了早晨花朵的娇嫩柔美,更衬托出皎洁月色的空明澄澈。
滟潋:6.根据下面的徽标和文段内容,概括构成亚运会会徽的主要元素。
(6分)第15届亚运会于2006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该届会徽主体是一面飘扬的卡塔尔国旗。
会徽的颜色符合卡塔尔当地民俗,文字上面的图形原本为黄色。
代表沙漠中的月牙状沙丘,再上面的图形原为蓝色,代表阿拉伯湾平静的碧海,而太阳则取自于亚奥理事会的标志,代表亚运会精神,即亚洲人民亲如一家。
第18届亚运会于2018年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
会徽灵感源自始建于1962年的雅加达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的椭圆外形,同时图形的中间融入了放射16道光芒的亚奥理事会红日LOGO。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奧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10分)材料一山地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主要地貌骨架,其面积占整个陆地的30%。
山地不限于单纯的地貌学概念,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
在山地,热量和水分条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因此而变化。
世界上许多高大山系不仅是自然地理的界线,而且是重要的农业界线。
山地地区人口虽然占比不大,但是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30%~40%。
山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山地的自然风景和空气清新的山地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珍稀动物、植物种属的山地地区。
人类认识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对山地的描述。
以后的《管子·地员》《汉书·地理志》和《徐霞客游记》等都有翔实的对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
对山地的综合研究是20世纪中期才开始的。
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成立高山地生态学委员会。
国际山地学会于1980年9月成立,翌年5月正式出版《山地研究与开发》学术性刊物。
这些都标志着世界山地研究已进入一个国际合作的阶段。
(摘编自百度)材料二山地生态系统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4,居住着世界12%的人口,山地生物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提供了全球40%的生态系统服务。
同时,山地生态系统由于海拔高度、坡度与坡向变化,以及造山运动等地质活动,也成为地球上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
山地处于全球变化的最前沿,深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山地也因此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热点地区与生态治理的关键地区。
山区肩负着生态安全屏障、生物资源贮备、经济增益配套、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战略功能。
山地未来必须走生态重构、乡村文明、产业振兴与市场保障的绿色发展之路。
(摘编自许建初《山地未来与绿色丝路》)材料三气候带对全球山区和山区人民的影响总的来说,全球约7%的人口(约5亿人)居住在山区。
近一半的人类则通过获得饮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农产品,如茶、咖啡、药用植物等,享受到了来自山地完整的生态系统带来的益处。
(摘编自《山地——一个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材料四一说到山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农村,是贫穷。
然而,山区的未来也可以是“山境”。
“‘山境’不仅要求风景优美,里边还包含了一种人文理念,一种境界,是现实世界中的桃花源。
”山地未来项目发起人、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5日下午,作为2018年瑞士创新周活动的一部分,中瑞可持续山区发展论坛,暨“山地未来红河行——中瑞共同愿景”主题活动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
瑞士一直以其风景优美著称。
然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留守村庄出现,大量的土地也随之荒芜。
如何找到新的产业,找到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3月,经许建初发起,在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学者的共同倡议下,以2002年成立的“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世界农用林业中心和红河县人民政府携手打造了山地未来国际合作平台,旨在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特别是和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合作,创造和分享创新的解决方案,探索山区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摘编自《山地未来:中瑞合作打造中国版“山境”》,“国际在线”)7.下列关于山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地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山地的自然风景和空气清新的山地气候更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B.山地不是单纯的地貌学概念,而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
其农业生产方式会因海拔高度增加引起的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而变化。
C.如今全球多地的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使近一半的人类可以获得饮用水、灌溉水、木材或特殊的农产品,如茶、咖啡、药用植物等。
D.对山地的综合研究虽然从20世纪中期才开始,但人类认识山地,利用和改造山地有数千年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有翔实的对山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记载。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球约7%的人口(约5亿人)居住在山区,其中大部分在低山山区,而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则占世界人口的30%~40%。
B.1980年9月成立的国际山地学会,以及翌年5月正式出版的《山地研究与开发》学术性刊物,都标志着世界山地研究已进入一个国际合作的阶段。
C.山区肩负多重战略功能,但山地处于全球变化的最前沿,深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山地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D.山地未来必须走生态重构、乡村文明、产业振兴与市场保障的绿色发展之路,而2016年打造的山地未来国际合作平台就是在这个理念下的成功探索。
9.根据全文,概括我国急于探索山区和山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原因。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九袋韩少功在我的印象里,乞丐只可能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形象。
把乞丐与豪华的生活联系起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荒谬。
我到了马桥以后才知道我错了,世界上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乞丐。
这人叫戴世清,原住长乐街。
那里地处水陆要冲,历来是谷米、茶油、桐油、药材的集散地。
当然也就人气旺盛,青楼烟馆当铺酒肆之类错综勾结,连阴沟里流出来的水都油气重,吃惯了苞谷粥的乡下人,远远地只要吸一口过街的风,就要腻心。
长乐街从此又有了小南京的别号,成为附近乡民向外地人夸耀所在。
人们提两皮烟叶,或者破几圈细篾,也跑上几十里上一趟街,说是做生意,其实完全没有什么商业意义,只是为了看个热闹,或者听人家发歌、说书。
不知从何时起,街上有了日渐增多的乞丐,人瘦毛长,脸小眼大,穿着各色不合脚的鞋子,给街面上增添了一道道对锅灶有强大吞吸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