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管理)零星工程管理规定改

(建筑工程管理)零星工程管理规定改

6.6.3派工单内的工作完成后,施工方要通知项目部现场员检查验收且签署意见,施工方根据派工单实际完成的情况如实填报《项目部零星用工确认单》/《项目部施工机械台班确认单》壹式三份后交项目部负责人进行复查签字(见附表4、附表5)。
6.6.4项目部负责把复查签字后的零工/机械确认单于次日上午下班前(有特殊情况的可于三日内)送至造价部审核,逾期送达造价部将不予接收,壹切后果由项目部承担。造价部审核签字且经工程部负责人审批后生效,造价部、项目部及施工方各留壹份。
6.1.7零星工程以法定计量单位为报酬单位,报酬中已包含了为完成零星工程所需的壹切费用,临时工程施工者应履行壹切法定义务。
6.2零星工程的报审
6.2.1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零星施工时,组织技术部、造价部到现场共同察见,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6.2.2技术部根据已有设计协调签发技术方案;造价部根据已招标分判的工程合同所包括的工程内容和合同涵盖的范围鉴别是否属于零星工程,如鉴别结果属已招标分判的工程内容,但已涵盖于已招标分判的工程合同范围内,则作为原合同的附加工程或变更工程;当造价部鉴别结果不属前述的工程内容或合同涵盖范围时,零星工程方可成立。
6.5.7于零星工程全面完成后,必须组织进行验收,具体可参照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必须有工程部、质量安全部共同参和。严格对照零星工程合同或者委托书规定的项目对工期、质量、施工范围(工程量)等进行逐壹落实,做好验收记录。施工方据以提报结算书(附质量验收方案)报审,由工程部项目部接单受理内部传递至造价部,由其组织进行审核对数(参照《工程预结算工作流程》),报集团分管领导审批后返回施工方,做为支付依据。
6.5零星工程的执行管理
6.5.1于零星工程的执行过程中,工程部作为跟进主管部门应对其进度完成情况、质量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监管。
6.5.2所有零星工程及人工零星杂工、机械设备零星杂工的安排,安排人均必须有详细的记录,记录资料不得有虚假或涂改的现象发生。壹旦发现有虚假或涂改的现象,将根据公司的关联制度对弄虚作假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司进行处理。
6.6.7所有零星用工和已完零星工程必须做到月清月结,每月15日前提报上月完工工程结算,逾期造价部有权不予受理。对于因临时用工安排人的原因未做到月清月结的情况,项目部将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因临时用工实施者的原因未做到月清月结的情况,临时用工安排人能够拒绝给予结算。
6.6.8项目部现场员要积极配合施工方的工作,做到认真管理、有效控制、及时统计,切实做好零工管理工作。
5.3技术部:出具有关技术方案,从技术角度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和监控,参和验收。
6作业内容:
6.1零星工程的分类
6.1.1零星工程分为紧急零星工程、壹般零星工程及人工零星杂工、机械设备零星杂工。
6.1.2紧急零星工程系指工地出现险情等特殊情况或公司要求急办的工程,其它均为壹般零星工程。
6.1.3壹般零星工程,系指所完成的工作能够形成实物工程量,且所完成的工作所形成的实物工程量和平均功效能够完成的工程量相差不大。
工程内容及方案:(内容应包括拟做零星施工的项目简介、且附图。)
计划开工时间
计划竣工时间
本工程估价:
本工程拟推荐施工单位:
项目部申请人签字:
项目部负责人意见:
造价部主管意见:
工程部主管意见:
事业部总经理意见:
附表2:
项目部零星用工/机械审批表
年月日
序号
临时用工部位
工程量
临时用工原因
计划用工(机械)数/计划工期
4零星工程的确定及费用管理:
4.1当出现上述情况且需要发生费用时,预计工程费用于8万元以内,最终结算造价于10万元以内的工程项目,确定为零星工程。预算费用于8万元之上的工程按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操作。
4.2费用管理:
4.2.1当零星工程产生的原因被鉴定为第1、4、7种类型时,其费用列入工程费支出;
4.2.2当零星工程产生的原因被鉴定为第2、5、6种类型时,其费用从相应的项目工程费用中支付,其工程费用列入开发成本;
6.3.2工程部审核《零星工程计划审批表》及洽商等相应资料后,报事业部总经理或其授权代理人审批。
6.4零星工程合同的签署
6.4.1零星工程合同形式:有《零星工程年度框架协议》、《施工任务委托单》、《零星工程合同》三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三种不同形式的零星工程合约文本。
6.4.2零星工程报审经事业部总经理或其授权代理人最终审批同意后,由工程部和造价部采购组人员联系交底,完成合同或者委托书等双方协议的草拟签审,以做为验收、结算对数的依据;鉴于零星工程的特点,关联合同或者委托书的签订可和工程的施工同步进行,但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单位书面报价和相应洽商记录,以维护公司利益。
(建筑工程管理)零星工程管理规定改
皇明Himin皇明洁能控股XX公司
零星工程管理制度
2011年9月30日制定文件编号:
1目的:
随着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了规范零星工程管理,既能机动灵活地处理现场紧急或突发事宜,又能合理地控制工程成本,且于操作中有章可循,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
皇明集团下属各公司所有零星工程的申报、建设、验收、结算、交付使用必须按照本规定要求执行。零星工程管理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且应符合公司现行的有关制度和要求。
8本流程所需要的所有表单
附表1:《零星工程计划审批表》
附表2:《项目部零星用工/机械审批表》
附表3:《项目部零星用工/机械派工单》
附表4:《项目部零星用工确认单》
附表5:《项目部施工机械台班确认单》
编制:审核:批准:
会签栏:
部门
姓名
部门
姓名
部门
姓名
附表1:
零星工程计划审批表
年月日
申请部门:
工程名称:
3零星工程产生的主要原因:
3.1工程竣工后为完善、补充原设计缺陷,需要对局部进行调整,以满足美观、适用等功能所产生的工程项目;
3.2工程开工前有关三通壹平所产生的施工用水、用电、临时道路、临时围墙、临时路口、安全屏障及拆迁、拆除等零星项目工程;
3.3因施工、安装缺陷原承建商于保修期内不及时履行保修义务而又急需对工程进行返修,需速另请施工单位进行修复的维修工程;
备注
1
2
3
项目部现场员
项目部负责人
造价部审核员
工程部负责人
附表3:
项目部零星用工/机械派工单
年月日
序号
临时用工部位
工程量
每日用工(机械)数/计划工期
现场员签字
备注
1
2
3
说明:
项目部现场员
项目部负责人
注:派工单内容应和审批表对应壹致,不得出现超审批范围派工。
附表4:
项目部零星用工确认单
年月日
项目及分项工程名称
6.5.3零星用工安排人必须及时签认零星用工派工单及确认单,零星用工派工单持有人为被调用者。零星用工派工单持有人若发现临时用工安排人没有及时签认零星用工确认单,应及时要求临时用工安排人予以签认,若临时用工安排人对属实的零杂工拒不签认,被调用者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举报,其上级部门查证后将视情节对拒签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6.7零星工程的支付管理
6.7.1当零星工程实施过程中具备支付条件后,项目部应要求施工方按公司格式文件的要求填报《零星工程结算支付申请表》。
6.7.2工程部接到支付申请后,应于规定的时效内编制《零星工程结算审批表》,且于规定的时间完成审核流程后交财务部承兑支付。
7本制度由洁能建筑事业部起草/编制/修订
6.3零星工程的洽商
6.3.1造价部进壹步测算工程量和造价,经审核后由工程部和造价部共同寻找施工单位进行书面报价,且和之进行洽商谈判,零星工程原则上首先于原有配合良好施工单位中进行选择,原则上是先定价后施工,如于项目中已有通过招标确定的相同单价,则按最低的相同单价执行,如没有相同工程项目单价,则应向至少三家公司进行询价,原则上应选择合理低价中标。
6.1.4零星杂工,系指所完成的工作无法形成实物工程量,或完成的工作所形成的实物工程量远远偏离于平均功效能够完成的工程量。
6.1.5人工以工日为报酬单位,每工日报酬中已包含了全部的社会保险和所有的税费于内,劳务提供者应履行缴纳应缴交的社会保险和税费的义务。
6.1.6机械设备以台时为报酬单位,每台时报酬中已包含了为完成临时或特定工作所需的壹切费用,机械设备提供者应履行壹切法定义务。
项目部负责人
造价部审核员
工程部负责人
注:机械台班确认单壹日壹填,待派工单中派工内容全部完成后和派工单共同作为结算依据。
6.5.4零星用工安排人于安排零星工程施工之前,应及时和项目部及工程部领导进行沟通,以验证零星工程的必要性,且寻求最佳施工方案和施工者。
6.5.5对于使用机械台班的零星工程,由项目部落实专人对机械台班的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记录,项目部主管领导负责抽查。
6.5.6项目部管理人员于决定使用零工或设备前,应充分了解工地情况及临时工作的性质,于调用时应尽量做到合理调配,避免发生窝工或怠工的现象。
6.2.3当各部门初步达成壹致后,由项目部按规定的格式填报《零星工程计划审批表》,内容应包括拟做零星施工的项目简介、且附图、工程量估算、推荐施工单位等。项目部对零星工程的立项、范围须充分予以考虑,不得将单项零星工程进行拆分多次报审。如遇上工期紧急及工程险情等特殊情况,可于紧急请示主管领导且征得同意后先行进行施工,但必须于三日内补回《零星工程计划审批表》或者做施工记录签证处理。
4.2.3当零星工程产生的原因被鉴定为第3种类型时,其费用从相应的工程保修金中支付,于关联施工单位的保修款中扣除,不足部分向承包单位进行索赔。
5职责:
5.1造价部:对是否是零星工程进行鉴别、对费用进行测算,会同工程部和施工方进行费用洽商,且审核最终费用。
5.2工程部:对零星工程进行审批,参和造价部和施工方的费用洽商,对现场用工安排、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监管,组织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