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筝演奏中对音色技巧的把握之探究

古筝演奏中对音色技巧的把握之探究

古筝演奏中对音色技巧的把握之探究摘要基于目前学习古筝的人越来越多,本人将从古筝的材质与演奏的手法作为出发点,总结和整理自己曾经作为古筝初学者学习古筝的经历、心得,以及通过查阅书籍总结资料和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搜索与一些名师们的结论,发现影响音色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从理论上选材和对作品的理解,还有实践上自身各种因素对音色造成的影响这两方面入手。

结合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音色与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改善音色,本文主要在客观因素与内在因素深入分析,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再从实践方面开始改进,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解答一些疑惑。

关键词:古筝;古筝的选材;材质与音色;演奏手法与音色;技巧一、绪论相信不管是古筝初学者还是资深者也好,在演奏途中都会追求音色之美,而在这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关于音色的问题。

由于初学者会初学者由于技术局限而无法表达出想要的音色,而有部分的资深学习者会出现一味追求技术指法亦或者速度而会忽视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音色变化的研究和把握,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因此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去深入去探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去更加深入把握音色的技巧。

要解决问题,先要从源头开始入手,方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在参考到现有的研究文献,发现影响音色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内在因素。

虽然学界目前有很多关于音色的相关研究,但是都未对影响音色的各方面进行相应总结。

本文的设计思路是从客观因素与内在因素入手,想要解决问题,先要把问题抽丝剥茧、对症下药,才能看出自己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问题。

二、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客观性因素(一)古筝制作材质对音色的影响众所周知,大部分的乐器都是由木头所制,而古筝也是其中之一,千年文化传承与沉淀,一直选择木制成乐器是因为木材本身具有影响古筝音色的能力,一般入门的人都会挑琴,首先就会想到用什么样的木材制作而成的古筝是上品。

大部分人觉得古筝肯定是越贵越好,这样想其实也对但不是全对,影响古筝音色的因素有材质的优劣以及做工的精细这两方面。

拿做工这方面来说,影响古筝发音的主要部分是共鸣箱,共鸣箱是由面板、底板、等其他部分所组成,每一个部分都会影响音色或者音频,所以在这里做工的精细对音色的影响都非常之大。

再拿最重要的音色来说,影响音色的有面板和面板的厚薄,例如过薄的面板会导致古筝的共鸣箱发出空洞的声音,过厚的面板会导致共鸣箱发出的声音尖细、刺耳。

通常都会使用泡桐木来制作这个面板,因为泡桐木所制作的的面板是最好选择,而在泡桐木也分等级,不同等级的泡桐木制作出来的古筝所发出的音色有所不同。

(二)古筝义甲材质选用不同所产生音色的差异说到义甲的选用,现在材料繁多,有玳瑁、牛角还有一些有机合成的材料,都可以制作成义甲,在古代,是没有如今先进科技给予他们更好的条件,聪慧的古代人会用象牙、鹿角打磨而成的义甲。

现在所使用的义甲多数以玳瑁为主,因为玳瑁是一种硬度适中的贵重材料,它柔韧性好,耐用度高且不易磨损,弹奏出来的音色圆润,所以才采用于玳瑁制作义甲的材料为主流。

牛角虽然硬度适中,但比起玳瑁来缺乏柔韧性,在与琴弦摩擦时起来容易折断,且音色单薄,并不适用制成义甲,奈何价格便宜,还是有不少的初学者选用。

有机合成材料硬度较小,所发出的音色十分单一。

由于现在玳瑁是用贝类或者海龟的壳打磨而成,不说价格上就很贵,况且现在要环保保护动植物,不再推荐使用玳瑁义甲。

现在由于环保出现了很多能够代替玳瑁的材料,例如航空级用料、尼龙、赛璐璐等,总的来说,航空级用料制作而成的义甲音色比玳瑁更加圆润,音质更加透亮,回弹快、颗粒感强,细腻的边缘还能降低触弦的噪音。

玳瑁义甲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了,时代在进化,我们使用的义甲材料也在变化着。

三、演奏者弹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一)基本功的稳健对音色的力度把握基础扎实是事物发展的基底,想要弹出好的音色,基础扎实是必不可少,基础不稳健就算运用到气息一曲下来也不会顺畅,基本功没有练习扎实,会导致后面的演奏很吃力甚至无法完成,更别说想要表达乐曲的内容与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基本功稳健是非常的重要。

首先要做到基本功扎实要先熟练的支配自己的手指触弦转换为肌肉记忆,从练习曲入手,一般来说练习曲都有一些技巧难点为主,练习要点很明确,是攻克作品的最好办法,弹奏时要用正确的练习方法去练习,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不要图一时舒服导致姿势错误带来的影响。

这需要高强度的练习,方可让自己的手指条件反射的找弦、弹拨等指法。

同时手型、坐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基本功,错误的手型会让你走许多的弯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先不说对音色的影响会有多大,自己弹琴也会觉得没有那么轻松,拨弦无法快速完成、弹到后面会觉得力不从心、手指不灵活、力的使用点不对等等。

这些都会发展到前面所说的无法把一首曲子弹下来的结果。

即使及时矫正也是一件很痛苦困难的事情,当习惯养成要去改变是不容易的,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多加留意自身的习惯。

当你的基本功扎实了,能做到肌肉记忆就可以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改善自己的音色,不仅练好右手的指法同时也要兼顾左手,在古筝弹奏里,如果说右手弹奏的旋律为骨肉,那么左手技法就是灵魂升华,左手在基础练习里也要重要对待,在古筝演奏中,左手以“揉、颤、按”等的手法给弹奏出的音乐加以润色作用,山东筝派代表赵玉斋先生曾说过“左手是古筝的灵魂”!可以得知左手在古筝演奏里占多么重要的地位。

他人判断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平高低很大程度都是从看演奏者的左手技术技巧运用的如何来决定。

左右手配合很协调再运用上气息就能做到行云流水,发出的音色就具有颗粒性、有瞬间的爆发力,让人听起来十分的果断、利索。

基础的稳健就代表了你对这首作品的演绎更有把握,当然这基础不仅包括指法的熟悉还有对曲子抒发的感情理解。

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有利于自己发挥更好的音色与情绪。

把基本功打扎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这一步每一位演奏者都会经历过的,这需要演奏者要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能吃苦方能做好这一步。

学琴这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学习什么,练好基本功、把基本功打扎实稳健都是成功的前提。

资深的演奏者能弹出好的音色是因为他/她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还有心态、手型以及对乐曲的理解。

不同的曲子要求的音色不一样,所以练好基本功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手指还要有对音色的把握。

心态没有摆放好,很随意的弹琴会导致手指过度松懈,以至于手指的机动性大幅下降,软而无力失去弹性,会使得音色变得嘈杂让人的感觉也是毫无精神,在快速弹奏中更为致命,产生的尾音含糊不清,杂音会盖住原本的音色。

这样的练习也不会带来任何的进步,希望每一位弹奏者每一次练琴都能静下心沉住气认真对待每一分每一秒去练琴。

(二)气息的运用对音色的影响上面提到过,为何自己弹奏出的曲子平淡无奇,毫无波澜与感情,是因为没有运用到气息去练琴所以发出的音色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许多知识是相通的,在练琴的时候可以像在练声乐一样运用气息。

在古筝里可有将呼吸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呼吸,一种是肢体呼吸。

古筝演奏中的呼吸与日常生理呼吸是不同的,生理呼吸是通过自己的老师教授一定的方法,使演奏者在古筝练习或演奏中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舒缓演奏者的情绪、放松肌肉,协调肢体等。

而肢体呼吸则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静态肢体主要是在无音乐演奏背景下的一种肢体语言展示,例如有演奏者脸部表情、神情变化的表现等,静态肢体语言多数用在演奏开端与中间无音乐过场等简短时间内,渲染好演奏的气氛,营造出现场的氛围。

动态肢体语言则是以演奏者用动作、手势等方面展现的。

这需要在演奏前就要对所演奏的作品要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演奏时充分的对展示乐曲节奏、情感的表现,要根据演奏曲目的感情基调,来配合演奏神情、动作的展示以及面部表情才能感染观众,从而使自己的演奏不再是平淡无奇。

赵寒阳先生曾说过“呼吸在演奏过程中很重要,对曲的律动掌握、旋律掌握、分句、以及轻重音等都有着相关重要的影响。

”而那些能从演奏中听出演奏者的悲欢离合的感情,证明演奏者运用气息十分的熟练,气息会影响到演奏者所弹的音色风格,热血沸腾地运用气息所弹奏出的音色是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十分有颗粒性的音色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心花怒放地运用气息所弹奏出的音色是欢快、活泼、不拖泥带水的音色会让人感觉整体是轻快,调皮。

若不运用气息去弹琴,发出的音色是干瘪、平淡无奇,甚至有些音会特别尖锐,让人听来刺耳与索然无味。

养成良好的气息把握,能使自己跟随着气息的流动,也就是能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本身内涵的感情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让听众有一种亲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

(三)触弦位置不同所发出音色的区别在快速触弦的时候有时候会多出一些不属于乐音的声音,一般称这些杂音为遮音。

手指缺乏主动性是产生遮音的一个因素,当快速弹奏时,义甲与振动的琴弦接触的一瞬间手指没能及时发力弹奏,从而产生遮音,参考刘慧老师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法:先检查自己佩戴义甲方法是否正确,每个人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都不同,正确佩戴义甲的方式是把甲片紧贴在手值肚上,对比下手指尖与甲尖相差0.5cm 即可。

如果甲尖太过突出,会导致触弦的力度不够,还会产生更多的杂音。

首先让掌心的肌肉保持松弛状态,使手指的小、中关节凸起,用掌关节带动手指,做好触弦的准备姿势。

尽量让义甲的甲片离弦近点,要保持放松状态,然后将力度集中在指尖,一瞬间用力记得做完要放松,这样能避免绝大部分的杂音出现。

这样的动作原理就像在平常生活挠痒的过程一样。

练琴会觉得手很累,然而挠痒却不会轻易觉得累,一是心理原因,挠痒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人人都会的技能,做起来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不会担心姿势不对,所以才可以很轻松完成。

二是因为挠痒只是在一个平面而弹琴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会有琴弦阻隔,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在弹琴的一瞬间,心里会怕自己不够力气触碰、触碰时害怕杂音的出现亦或者担心自己的手型是否正确,这些都会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得全身肌肉绷紧不够放松,造成很容易身心皆惫。

可以适宜的在心里默念弹琴跟挠痒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给自己下点心里暗示,要坚持每天都练习上面的方法,才能减少大部分的杂音问题。

触弦的位置不同会对音色造成的直接影响,正确触弦所发出的音色是干净、利落、颗粒性强,错误的触弦方式产生的音色是会有杂遮音以及不理想的音色。

一种是手指每次触弦的位置深浅都不一样,这个缺陷最明显就在于快板,每次弹奏手指触弦深浅位置不同亦或者单个手指触弦位置不同,会听起来不流畅,还很容易卡手,弹不下去。

另一种则是义甲触弦是处于义甲的底部搭弦,再调整位置让义甲指尖触碰琴弦才开始弹拨,这样的触弦会产生的一些缺陷,一是这样会使弹奏过程中增加一个没有必要的多余动作,在快板上是很致命的缺陷,也会导致快板快不起来或者速度下降,二是这样做手指每次触弦是同一个音则会多一个蹭弦的过程,产生杂音,影响整首曲子的旋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