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爱的种子
“爱是心灵的呼唤,爱是生命的源泉……”多么美好的诠释,多么深沉的表白,道出了人世间最崇高的爱。
然而现在的孩子却是一家一户一根“苗”,孩子成了家长的心肝宝贝,大多数孩子沾染了“个人主义”色彩,他们只知道享受爱,却不知道回报爱。
想到这里,为人母的我常常在思索:如何让孩子在接受别人的爱,享受爱的同时,也能付出自己的爱?一个只知道爱自己的人,何以爱家,爱国?
孩子幼小的心灵像一张雪白的纸,最纯洁最美好,犹如天山上那一朵朵圣洁的雪莲花。
这就需要家长用爱来熏陶,激起孩子爱的涟漪。
如:在分吃水果时,常常边分边念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爸爸留一个。
”让孩子在儿歌声中受到爱的熏陶。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主动给爸爸留一个。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也能激起孩子关爱他人的欲望。
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家人总会带着礼物回老家去看望老人,让老人在晚年能感受到儿女带去的温暖。
有一次在回来的路上,儿子突然认真地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也常回家看看!”多么可贵的童心!刹那间一股热流涌上了心头……
记得去年暑假的一个中午,我正在睡午觉,隐隐约约听到厨房有声音,我起来悄悄地推门一看,儿子正忙得像一位“大厨师”!只见他穿着围裙,两袖高卷,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在一只碗里不停的搅拌,那专注的样子特别可爱。
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搅拌鸡蛋。
我问他:“你要做什么?”儿子自豪地说:“我想帮你做鸡蛋炒饭!”我心里不禁为之颤动:多体贴的孩子啊!我们大人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以为
他们这不会做,那不会做,不是做的时候,把孩子奉献爱的机会垄断了。
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爱的意识常常会被大人的一句“不用”、“你还不会”给抹杀了。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爱不爱别人无所谓,变得不再关心别人,更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了。
所以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回报爱的机会。
面对“风云变幻”的生活大课堂,作为父母,如何将知识、智慧、情感升华为爱。
这就需要我们有引导的智慧,达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记得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看望姑妈,去的时候我们给姑妈带了很多好吃的。
当时我看到老姑穿得很单薄,就说:“过几天给您买几件衣服来。
”这时儿子把我拉到一旁说:“妈妈,我要给姑奶奶送‘压岁钱’。
”说着就把我给他的压岁钱塞到姑奶奶的手里。
看到孩子的举动,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欣慰。
我想那爱的种子已经撒满了孩子的心田。
愿孩子将爱的甘露越酿越芬芳!愿爱的甘露永远流淌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