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三道题经典专练4水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三道题经典专练4水圈

水圈
一、广西靖西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

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

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先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

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答案】(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融水量很少。

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小。

(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上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
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原因:全球升温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

【解析】(1)影响水位涨落的因素,主要从水的来源分析。

河湖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

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

周期性涨落规律是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2)湖泊变咸,主要是没有外泄水道。

其次是蒸发量大,盐分积累。

由于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

气候变干,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

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径流输入湖中。

湖面水分蒸发,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要分析水量增大的原因。

因为全球升温加快,冰川融水补给增多。

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湖泊水量增大。

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

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湖面迅速扩大。

二、【全国市级联考】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塞内加尔河巴克尔以下河段径流量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2)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原因:降水量减少,河水补给少;无支流汇入;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任答4点即可) 。

(3)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从大气环流分析。

该区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2)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原因:降水量减少,支流汇入少,河水补给少;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草原(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业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从形成鱼类丰富的饵料方面去分析。

该区域沿海吹离岸风,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

三、【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3月份普通高中选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 100mm,主要雨季是11月至次年4月。

沙特在90年前已经开始海水淡化,现产能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上图为沙特阿拉伯略图,下图为该国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图。

材料三沙特主粮为小麦,20世纪80年代前是小麦进口大国。

80年代后产量逐渐增加,1992年产量达到410万吨,成为世界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

但是,沙特政府决定从 2016 年开始全面禁止小麦种植。

(1)从气候角度简析沙特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分析沙特从小麦进口大国转变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3)指出沙特政府全面禁止小麦种植的原因。

(4)简述沙特海水淡化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答案】(1)全年干旱少雨;降水少,地表水少;地下水丰富;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较多。

(2)地下水资源大力开发,耕地增加(土壤改善),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大量增加。

(3)地下水资源枯竭或水资源枯竭;土壤盐碱化;地表下陷;海水入侵。

(4)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高压泵吸允使海洋生物死亡(含被卡死的生物和被吸入致死的小型生物);杀菌灭藻会杀死海洋微生物。

【解析】(1)由材料可知沙特降水少,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可知地表水少,地下水较丰富,降水多的季节地表水和可更新地下水多。

(2)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成为小麦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大力开发,耕地增加,小麦产量增加。

(3)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大力开发地下水种植小麦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土壤盐碱化、海水入侵等。

(4)从图中可看出海水淡化第一步是高压泵吸水,可能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第二步杀菌灭藻会杀死海洋微生物;之后排出的浓盐水和废水排放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