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前言
静电的产生无处不在。
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物体之间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
高绝缘的物质环境使静电无法释放而不断积聚。
到了一定条件,就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在电子制造业中静电放电和静电感应往往会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器件、产品及设备,或因软击穿导致其潜在失效。
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降低器件损耗率,提升产品可靠性,需要制定并实施本规范。
二、名词解释
静电:相对于参照物静止不动或移动缓慢的电荷。
静电敏感器件(SSD):指容易因静电放电和感应而损坏的电子元器件,如高输入阻抗低耐压的大规
模集成电路(IC芯片)、场效应管、膜电阻器,其中CMOS器件最为敏感。
静电敏感板卡:使用了静电敏感器件的板卡称为静电敏感板卡。
防静电垫:由防静电材料做的垫子,如混有碳黑的橡胶或塑料垫。
硬接地:物体直接或通过一个低阻抗与大地连接。
软接地:物体通过一个高阻抗接地,使得触电时电流小于人身安全电流。
其对地电阻一般在7.5×105 ~1×109Ω。
三、防护范围
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施设备、工具、人员、工作台面、包装材料、存放环境、作业过程,均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纳入管理。
生产设备:插件线、焊接线、贴片机、插件机、波峰焊机、ICT测试仪等。
生产工具:烙铁、吸锡器、料盒、料架、周转车等。
四、静电防护措施
(一)建立防静电接地系统
1.人体静电防护接地系统:人体是不可忽视的静电源。
为避免操作者在拿放元器件或板卡组件时,人体静电损伤元器件,生产作业、仓管、检验、包装等相关人员必须采取软接地静电防护,如佩戴防静电手套或防静电手腕带,穿戴防静电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袜或脚束带进行作业。
2.操作装置静电防护接地系统
a.工作台面接地系统
采用防静电接地工作台面、工作椅(软接地):铺防静电材料台面垫、地垫;接地电阻;桌垫上要有操作人员腕带接头两个。
如图一
b.设备接地系统(硬接地):从生产现场各条生产线、波峰焊机等设备拉出地线,连接室外大地电极组,实现低阻抗接地。
c.器具接地系统(软接地)
各种器具、工具工作表面由防静电材料制造,电烙铁、吸锡器等要接地。
使用防静电周转车、
小车、料车、元件盒、周转箱、包装袋。
周转车铺防静电垫,每部车拖一条金属链到地面,以泄放产生的静电荷。
普通的塑料制品因其高绝缘性,易产生强静电,故包装、存储SSD和印制板不能使用普通的塑
料包装袋,要使用防静电塑料包装袋(要求其表面电阻率< 108Ω·cm,体积电阻率<109Ω·cm,静电半衰期<1s);元件盒不能用普通塑料盒,要用混有碳黑的塑料盒。
(二)改善环境条件
1.气候干燥时适当加湿(加湿器、拖地、洒水),保持相对湿度(RH)在 30~75%范围。
2.控制车间尘埃,保持无尘埃洁净生产环境。
(三)规范化操作
操作人员防静电操作准则
1.每次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之前,人体应短暂接地(例如用手摸一下接地的金属导体)以泄漏身上的静电荷;用设备仪表检测检修静电敏感产品之前,设备的接头(探头)应被短暂接地。
2.进行工装测试、插拔产品、插拨IC等操作时,最容易造成器件静电损伤。
操作要特别小心,避免手指触及引脚。
3.手拿SSD 时不要触摸引脚。
尽量减少对SSD的接触次数。
4.手持板卡的位置:避免触及板上器件和板卡插头部位。
5.手腕带应直接戴在手腕上,与皮肤可靠接触,不可戴在衣袖或手套上。
有绳手腕带的鳄鱼夹和腕带金属体之间不能短路或开路。
6.禁止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插拔芯片或含有SSD的板卡。
7.工装测试时,应先接通电源开关,后接通信号开关;测试结束时,先关闭信号开关,后关闭电源开关。
8.操作时不宜使SSD滑过其它物体表面;不宜使SSD接触服装、普通塑料袋等物。
9.用刷子人工清洁电子产品时,只能使用天然毛刷。
10.元器件须放在防静电包装物或容器内。
五、管理制度
(一)培训上岗
所有生产相关人员,包括采购、仓管、储运、加工、检测、维修、使用等,上岗前均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建立静电防护观念,掌握静电防护操作知识。
未经培训者不允许上岗操作。
(二)现场管理
任何人员(生产作业人员、生产线管理人员、车间外来人员等)均要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后,才能接触电子器件和产品。
无防护措施者不得接触生产线、工作台上的静电敏感器件和板卡。
(三)定期检查
静电防护系统的全面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应选在气候干燥、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进行。
具体项目的检查周期参见《防静电接地系统检测规范》。
所有检查要做好记录。
R
R R
R=1MΩ1
2
图一工作台面接地系统
1 ——手腕带
2 ——电子仪器
防静电接地系统检测规范
一、目的
确认防静电接地系统处于良好接地状态,避免静电危害。
二、检测仪表
1.HAKKO 498型防静电手腕带测试器
2.ZC-8型接地电阻表(量程为0.1-100Ω)
3.ZC11D-3型绝缘电阻表(量程为1-2000 MΩ)
三、检测项目
(一)有绳防静电手腕带:
1.检测内容:有绳防静电手腕带的鳄鱼夹到腕带金属部分之间的电阻值
是否正常;腕带金属部分与人体皮肤间是否良好接触。
2.步骤: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与腕带的鳄鱼夹相夹,手拿腕带的绝缘部分,用腕带金属部分按住测试器的A位(圆形金属体。
如图一),如果测试器绿(GOOD)表示正常,如果红灯
亮(LOW、HIGH)表示异常;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另一端的鳄鱼夹夹在测试器后部的联线上,
戴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如果绿灯亮表明合格。
3.检测频度:每周一次
(二)防静电脚束带:
1.步骤:将脚束黑色胶带的一端放在人脚袜套里面,保持与皮肤良好接触,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夹在脚束橡胶底面,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绿灯亮表示正常,红灯亮表示异常。
2.检测频度:每周一次
(三)无绳防静电手腕带:
1.步骤: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夹在无绳手腕
带的静电释放螺钉上,戴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绿灯亮表示正常,红灯亮表示异常。
2.检测频度:每周一次
(四)总接地点电阻的测量
如图二所示,沿被测接地极(总接地点)E'使电位探测针P'和电流探测针C'依直线彼此相
距20米,且电位探测针插于总接地点和电流探测针之间。
1.仪表的C2、P2两端相连并联到E',用导线将P'、C'联于仪表相应的
端钮。
3.将仪表水平放置,看检流计指针是否指在中心线上,否则可用调零器调零。
4.将“倍率标度”置于最大倍数,慢慢转动发电机摇把,同时旋动“测
量标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指于中心线上。
5.检流计的指针接近平衡时,加快摇把的转速使之达到每分钟120转以
上,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于中心线上。
6.如果“测量标度盘”读数小于 1,将“倍率标度”置于较小倍率,再
重新调整“测量标度盘”以得到正确读数。
7.将读数乘以倍数即为所测的接地电阻值。
要求总接地点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
注意事项:测该项时,要求前七天内没有下雨,总接地点土壤干燥。
检测频度:每月一次。
梅雨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五)设备接地电阻的测量:
检测内容:各防静电接地设施设备(如生产线、波峰焊机)之接地
电阻大小。
测量点为设备导电外壳到总接地参考点。
将接地电阻表的端钮C1、P1短接及C2、P2短接,然后用该两端联到两
个被测量点,即可测出电阻。
要求设备接地电阻小于10Ω。
检测频度:每月一次。
(六)工作台面的检测
目视检查台垫接地线是否完好。
用ZC11D-3绝缘电阻表测台垫表面电阻:在台垫上任意选择相距0.9米的两个点,放上两个测量电极测量。
仪表具体用法参见其说明书。
或测台垫对地电阻(台垫表面任一点到总接地参考点)
参考指标: 105~108Ω。
检测频度:每月一次。
图一防静电手腕带测试器图二总接地点电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