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管理八大记录本记录要求
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记录本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记录本由科主任负责督查,质控员负责记录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结合科室实际,制订科内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5、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检查活动,要求每月至少一次,并做好质控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根据医院质控部门检查反馈的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本(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
要求记录查房时间、病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情、诊断、查房者姓名、职称,着重记录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指导作用,提出指导性意见。
从以下六个方面查房:1、检查病历书写质量,提出修改意见;2、审查疑难病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计划;3、对重大手术审查手术方案,检查术前准备情况,提出指导意见;4、解决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提出的诊疗问题,对诊断不明的病例能提出进一步确诊的思路和方法;5、对是否作出特殊检查作出决定,并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询问和检查;6、对下级医师的诊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用药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三、疑难病讨论记录本
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要求记录时
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该科的学术带头人,主治以上职称)。
经治医师报告病史,各级医师意见,重点记录诊断、治疗方面的确切意见,主持人总结,记录医师签名等。
四、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要求记录抢救时间(具体到分)、地点、参加抢救全体人员姓名、职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详细记录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抢救的详细经过及措施,以及抢救结果(成功或失败),记录者签全名。
五、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对因治无效而死亡的住院病人要在死亡一周之内完成讨论(尸体解剖者尸解前讨论)。
要求记录讨论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学科带头人,主治以上医师或医务科组织),经治医师报告病史,死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死亡时间、死亡诊断,详细记录诊断治疗经过,病情恶化经过、抢救经过及主要措施,记录死因分析及应吸取的教训,主持人总结,记录者签全名。
六、会诊记录本
包括请进来、派出去的会诊。
重点记录请进来的会诊,记录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拟请某科或某院医师的姓名、职称,然后将会诊结论详细记录。
派出去的会诊,记录派出时间、某科或某院、医师姓名、职称。
七、业务学习记录本
科内业务学习最少保持每月一课,记录时间、地点、主讲人、参加学习人员、内容。
亦可将科内人才培养计划、措施及落实情况记录在此本内。
八、差错事故记录本
要求记录差错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对象、原因、责任人、处理情况及应吸取的教训和今后的对策。
通知
院属各科室:
今年是争取创建“二甲”医院的关健一年,为了医院能够顺利通过“二甲”评审工作,必须建立符合创建等级医院的各种管理资料。
因此,各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置科室管理八大记录本,并按记录要求,实事求是做好各项记录。
为各科能较好地做好八大记录本的记录工作,现将各记录要求发至科室,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质控办
二〇一三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