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感触与思考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感触与思考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感触与思考提起笔来,作为一名处于一线的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的感触颇多:无奈、愤慨、担忧、悲哀······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许多思绪纷乱纠结在一起,真是到了鲁迅先生说的“无话可说的地步了”。

下面所谈的也许只是本地区存在的片面现象,也许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有失偏颇,不当之处,请教育同行们笑纳。

我国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方针也已经十多年了,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诸如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富有人性化和理性意识;我们也基本上实现了“两基”目标——基本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而且学校的硬件建设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

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有良知和责任心的教师,我感到深深的困惑,扪心自问,当前农村的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究竟如何?固然,我们把大量的学生送进了高级中学的校园,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学生。

但更多的是:大量学生的流失,大量的学生获得了一张义务教育毕业证书。

所以,就实而论,我们取得的是否只是义务教育的表面形式,而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请来看看校园里我们学生的表现吧。

教室里,乱成一锅粥:追逐打闹的、大声喧哗的、左顾右盼的、梳头照镜的、污言秽语的······
这哪里求职殿堂的影子?课上,说笑的有之,打闹的有之,看课外书的有之,起哄的有之······这哪里是在求知、拾珍珠。

也许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太陈旧,讲课内容太枯燥,那么,换一下新颖的教育方式,把课堂换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吧。

课堂真的“动起来了”,
学生吵闹的声浪将要把房顶掀翻了。

哪里有老师点拨、主导声音的空间?
校园里,一群群学生迎面走来,他们拿着各种各样的零食,随口吃,随手丢,校园里顿时变得五彩斑斓,纷乱不堪;一面吃,一面是满嘴的粗话脏话,不绝于耳,令人汗颜;脸上露出的是不以为然、牛气十足的胜利者的表情,丝毫没有难为情的一丝表现。

他们来校园的目的何在?充电?享受?拟或还是长个?迷惘!
如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想,并不是单纯的减负就能奏效,这迫切需要的是我们必须改变原来的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我们必须尽快探索出新颖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

再来看看我们教师的处境吧。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复杂,给每个家庭为数不多的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前在校学生数量的减少也需要改变以前农村的办学模式。

于是乎,寄宿制应运而生了。

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由原来学生单纯的学习问题增加为学生的学习问题、吃饭问题、就寝问题、卫生习惯问题等等。

如何解决寄宿制带来的种种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城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村的教师纷纷托熟人、找关系调入城镇,导致农村学校的
教师十分短缺。

那么随着寄宿制的实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的处境就惨了:原来负担的教学任务尚能支撑,实行寄宿制之后,除了备课、上课、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需维持学生的吃饭秩序、就寝秩序,班主任还需处理学生违纪、接待学生家长等等,简直是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三令五申的教育政策。

发展农村教育,给广大农村的孩子们创造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长远大计。

关注
广大农村教师的处境,给广大农村教师以公正的待遇,则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希望所在。

上述种种情况,也许它仅仅是本地出现的个别情况,或许它能反映出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本质问题。

我想,针对上述列举的种种状况,不能一味地强调减负,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增负,是“减负”还是“增负”,要视对象、视情况而论,不能走两个极端。

否则,我们还要走弯路、付学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