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菌种鉴定方法

菌种鉴定方法

1. 菌落形态观察
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隆起度、边缘、表面性状、颜色与透明度、质地和干湿度。

2. 革兰氏染色
按照革兰氏染色方法进行制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干燥、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3. 鞭毛染色
挑取18~30 h新鲜平板培养物制备菌悬液,制片,室温自然干燥。

滴加硝酸银染色A液覆盖3~5 min,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再滴加B液染色约1 min,当涂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自然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菌体呈深褐色,鞭毛显褐色。

4. 糖类分解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2-3天。

如果培养基变黄,说明产酸;如变黄的同时,还有气泡,说明既产酸又产气。

培养基仍呈蓝色,说明未产酸。

选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和蔗糖。

5. 吲哚(靛基质)试验
将待检菌种接种于邓享氏蛋白质的胨溶液中,37℃培养1-2天。

于培养液中加入戊醇或二甲苯2-3ml,摇匀,静置片刻后,沿管壁加入试剂2ml,如出现红色沉淀,表示为阳性。

6. 淀粉水解试验
将LB琼脂加热融化,使冷到50℃,加入淀粉溶液,混匀后,倾注平板。

将细菌划线接种于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生长后取出,在菌落处滴加革兰氏碘液少许,培养基呈深蓝色,能水许解淀粉的细菌菌落周围有透明环。

9. V-P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于试验培养基中(葡萄糖、K2 HPO4、蛋白胨各5g,溶于1 000ml 水中,分装于试管中,0.075MPa灭菌10分钟),培养2-7天后,于培养物中加入1ml 10%的NaOH,混匀,再加入3-4滴2%氯化铁溶液。

数小时后,培养基表面的下层出现红色者,为阳性。

10.甲基红(M.R)试验
接种细菌,于37℃培养2-7天后,于培养物中加入几滴甲基红酒精溶液(0.1g 甲基经溶于300ml 95%乙醇中,加蒸馏水至500 ml),如呈红色,表示阳性。

11.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将被检菌接种到Simmons固体柠檬酸盐培养基上,37℃下培养2-4天,能利用柠檬酸盐的细菌表现为有细菌生长,培养基变为蓝色,不能利用柠檬酸盐的细菌不生长,培养基不变色。

12. 硝酸盐还原试验
将被检细菌接种于硝酸盐培养基中,37℃培养1-2天,每管中先加入甲试剂0.1ml,再加乙试剂数滴,如出现红色,表示阳性。

13. 接触酶试验
将1ml 3%的H2O2倾注于生长物(菌落或菌苔)上,有气泡(O2)发生者为阳性。

也可于清洁小试管中加少量H2O2(30%),再用清洁无菌的细玻棒(或火焰封口的毛细管或镍铬做成的接种环)醮细菌少许,插入H2O2液面下,有气
泡者为阳性。

也可在玻片上滴一滴H2O2 蘸取少许培养物,混合,有气泡者为阳性。

14.16srDNA分析
利用PCR技术从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16srRNA序列,然后连接测序载体,送交上海英俊公司完成测序。

测序结果提交到NCBI,并且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菌种的分类学位置。

ps:高浓度食盐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