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音乐_舞剧音乐(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舞剧音乐(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舞剧音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认真欣赏舞剧片段,感受其中的美,主动探讨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喜爱舞剧音乐、舞剧选曲,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1、探讨并感受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2、能够积极参与到表演中进行表现。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

教学方法:对比法、联想法、探究体验法、听唱法。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场景》是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主题音乐。

在学生欣赏、体验的过程中,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舞剧音乐的主要表现要素对作品的深化作用(例如: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现);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才艺表现能力。

教学设计:课前背景音乐(《四小天鹅》)1、情境导入:师生音乐问候。

师:伴着欢快的节奏我们又步入了音乐的殿堂,同学们,大家喜欢跳舞吗?听到刚才的音乐,同学们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想跳起来的感觉),我们许多同学从小就开始学习舞蹈,还经常参加演出和比赛,获得过优异的成绩。

那么今天呢,我们首先要来欣赏的是舞剧。

什么是舞剧?(设计意图:先用同学们熟悉的“舞蹈”来导入“舞剧”,这样不仅学生们容易接受,而且更增加了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剧情简介: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述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一位王子和朋友们到湖边去打猎,当王子准备猎取一只天鹅时,却突然发现这只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少女原本是一位公主,名叫奥杰塔,被恶魔罗特巴尔德施妖术变成天鹅,只有夜里才能恢复人形。

而且,飞来这湖畔的那些天鹅,都是和她一样遭到同样的命运。

王子听后大惊。

并由深深的同情逐渐转为爱慕。

同时,奥杰塔告诉王子,唯有真诚的爱情才能解除魔法,王子决心战胜邪恶,破除魔法。

王子决定在次日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宣布奥杰塔为新娘。

不料恶魔与其女儿黑天鹅再次施展魔法,化身成伯爵和奥杰塔参加舞会迷惑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后,立即奔向天鹅湖畔,奥吉塔与王子又一次相会,齐心协力与魔王搏斗,随着一声巨响,恶魔殒灭。

奥杰塔恢复了人形,与王子结成了幸福的伴侣。

这就是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剧情,它是西方芭蕾舞剧的典范。

我们看!3、欣赏无音乐的舞剧片断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想一想)(1)这段舞剧中缺少了什么?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回答)。

师总结:缺少了音乐,我们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2)你认为这一片段的音乐情绪应该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师小结:音乐应该是优美抒情的。

二、走进舞剧音乐1、欣赏带音乐的舞剧片段:学生讨论完,放出有音乐的舞剧片段,让学生对比与自己想象的音乐是否一样。

同时思考:和你想象中的音乐一样吗?师归纳: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担任舞剧的器乐伴奏,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舞剧音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人说:“音乐是舞剧的灵魂”(投影打出课题:舞剧的灵魂)。

它能使欣赏者获得视听互补,总体把握的综合感受与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带音乐和不带音乐的两种舞剧片段的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2、倾听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由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整首作品分为四幕剧,这是第二幕的开场音乐。

师:说到曲作家,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俄国的柴可夫斯基。

(1)作者简介: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指挥家。

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四季》,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等。

其中《天鹅湖》是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

(2)作品简介:我们刚刚听到的就是《天鹅湖》中《天鹅主题》。

音乐开始由双簧管主奏,曲调优美凄凉,塑造出天鹅公主奥杰塔美丽、纯洁的形象,又暗示出她不幸的遭遇,人们把这段音乐称为“天鹅主题”。

后半部分音乐由乐队全奏,拉宽了节奏,伴随着恶魔的出现,让我们感受到乌云笼罩的气氛。

天鹅主题贯穿全剧,既塑造了天鹅公主美丽、纯洁的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这部舞剧的灵魂。

3、学习音乐:引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视唱这段旋律。

(教师用钢琴伴奏)师导语:一百多年来,《天鹅湖》以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和那清新、抒情、具有典型意义的舞蹈段落,成为芭蕾舞坛上最为夺目的珍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天鹅湖》已经成为芭蕾舞剧的代名词,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像天鹅一样优美的展翅飞翔?4、表现音乐:全体同学边听音乐,边跟老师做展翅飞翔的动作。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

)5、定义舞剧: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相信大家已经对舞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什么叫舞剧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投影打出定义及相关照片)我们知道了舞剧是有戏剧情节的,那么舞剧音乐一定也会随之变化,我们再来听这一片段:《拿波里舞曲》。

师:听这段音乐大家会有怎样的感受?它与我们刚才听到的《天鹅》主题的风格相同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这一片段是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第三幕,乐曲情绪热烈欢快,给人一种欢快跳跃的感觉。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下,由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个片段,你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性)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被称为“舞剧灵魂”的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性,曾经,舞剧音乐大多是随意选用现成的音乐作品,只要情绪与舞蹈基本吻合就可以了。

19世纪以后,柴科夫斯基在《天鹅湖》的创作中,使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特征, 在舞剧中起了主导作用。

6、拓展延伸:师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可以在小组里展开讨论,大家可以畅谈你对这两个音乐主题的感受和理解,我更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将他表现出来。

(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讨论,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必要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展示)。

允许同学们充分运用今天刚学的两个音乐主题。

设计意图:我们的欣赏学习,最终目的是让美的东西走进学生心里,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舞剧音乐,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舞剧,感受了舞剧中音乐的魅力,也进行了活动与尝试,相信大家都能深刻地体会到音乐在舞剧中所发挥得重要作用,在舞剧中,正是有了这些音乐,才使舞剧中的形象更生动,使舞剧更具有感染力。

有人说: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没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剧,所以人们说:“音乐是舞剧的灵魂”。

背景音乐中下课。

(《天鹅主题》)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欣赏水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欣赏音乐,尤其是优美动听的乐曲。

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

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

本节课选用的是《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拿波里舞曲》,乐曲中既有凄凉悲惨的音乐情绪又有富有舞蹈性的节奏特点,较适宜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欣赏,因此教师应多让学生感受作品,熟悉音乐旋律进行音乐对比并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的感受音乐,并合理表现。

另外,本年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水平不一,特别是在视唱能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所以在本课的乐曲主题教学中,我直接采用了视唱教学法,这样能让学生更精准的掌握音乐主题,效果非常好。

效果分析在学习欣赏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舞剧音乐》一课中,我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个课题的设计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构思,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

1、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欣赏到更多的音乐资料,我特意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这样,不仅使学生欣赏到了优美的舞蹈表演、作曲家的图片而且结合视频欣赏的音乐,给学生留下了更深刻细致的印象,不仅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自然流畅、生动活泼,而且为教学增添了美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学中通过观看、对比,学生很直观的体会到“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这一课堂主体,通过闭上眼睛聆听音乐,跟老师一起模仿天鹅飞翔的动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放飞思想,展开想象,感受作者要描述的场景,一幅美得画面出现在眼前,更增加了学生对旋律美的体验。

3、小组合作,参与实践等教学手法,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层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天鹅湖》等芭蕾舞剧而展开,以欣赏《场景》、《拿波里舞曲》等芭蕾舞剧音乐为载体,使学生了解“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一特点,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领略芭蕾舞剧的独特魅力。

《场景》选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第二幕的开场音乐。

《天鹅湖》创作于1876年,共四幕,故事取材于民间童话,它所描写的是关于王子齐格弗里德和被魔法帅罗伯特用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洁塔的爱情故事。

这部舞剧的戏剧性主题是为争取自身幸福而同邪恶、黑暗与暴力进行的顽强斗争,它歌颂人的精神美,歌颂忠诚和崇高的爱情,整个作品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

《场景》用婉转优美、凄恻动人的旋律表现天鹅的圣洁、典雅。

乐曲首先以表现“天鹅”的主题为中心段,该旋律是有双簧管在竖琴琶音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奏出,温柔而略带忧伤;之后移转到圆号演奏主题的再现部分,力度加强,音色更加饱满,黯然忧伤的色彩更加浓重;然后又回到双簧管演奏并在变奏中预示着分曲的结束;最后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