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信贷系统技术人员业务学习资料

最新信贷系统技术人员业务学习资料

信贷管理系统技术人员业务学习资料本资料针对的学习对象是开发信贷管理系统的技术人员,旨在全面概括地介绍我国商业银行通行的业务处理、业务管理手段,重点介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处理和管理方法,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开发工作。

同时对于其他银行系统开发技术人员以及市场销售人员也可起到参考作用。

本文力求语言通俗易懂,为此不可避免地可能在某些地方与传统的银行理论表述有出入,但都能基本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基本概况。

另外,为了使各位技术人员在日后与银行工作人员谈需求时的实际需要,间中也会参杂一些必须要掌握的银行业务专用词汇。

如有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欢迎一起讨论。

第一部分我国商业银行简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资)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大类共五万多家。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共4家,分别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共12家,分别是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和浙江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共117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共50000多家。

除此之外还有3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1家中国邮政储汇局以及84家在华外资银行。

我公司目前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

第二部分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办的业务概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还是分业经营,不能经营股票交易、保险、信托等非银行业务,因此其主要业务总体来说包括三大部分,按银行业术语分别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其中:负债业务主要是指存款业务。

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投资有价证券等业务。

表外业务主要是指有风险且未被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表外风险业务以及无风险的中间业务,前者包括各类保函、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开立信用证、信用卡等;后者包括各类结算业务(如汇款)、代理业务(如代收付业务)、保管箱业务、咨询业务等。

商业银行从事表外业务并不持有资产或吸收存款,故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最古老、最基础和最主要的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两大支柱。

前者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后者是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渠道,有了资金才能利用资金的运用获取利润,这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为什么要拼命拉存款的主要原因。

而表外业务由于其获利不占用银行的资金而且有的还是无风险业务(如中间业务),其日益受到银行管理层的重视,特别是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大业务支柱。

目前国外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其经营收入的40%-70%,而中国的商业银行中中间业务收入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占其经营收入的19%。

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大部分还是靠存贷款之间的利差。

由此可见贷款业务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性。

一、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按存款对象分类可分为储蓄业务和对公存款业务,前者针对自然人(即个人)客户而言、后者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等法人而言。

对公存款中又可细分一类叫同业存款(术语也称“同业存放”),即其他金融机构存入本行的存款,反过来本行存放在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术语称之为“存放同业”。

按存期分类可分为活期存款业务和定期存款业务,而定期存款业务又根据存期的多少具体可分为7天通知存款、3个月期、6个月期、一年期等等。

定期存款有存折和存单两种形式。

存折能记录多笔定期存款,而存单只能记录单笔定期存款,都为实名制。

另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能开立国外银行较普遍的联名帐号(即一本存折或一份存单上的户名为一人以上)。

按币种分类可分为本币存款(在我国本币为人民币)和外币存款,其中外币存款的所有权人如为法人,又可根据是否现金存入分为现钞户和现汇户;根据外币用途又可分为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资本项目外汇账户。

按存款来源和信用性质分类可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前者是指法人或自然人存入银行后所形成的存款;后者是指本行发放贷款而衍生出来的那部分存款,例如B银行向A企业发放了一笔贷款,A企业又把该笔贷款的全部或部分存入B银行,该部分存入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有虚增银行存款的作用,银行在存款考核截至日时如果为了完成存款任务常用此办法虚增存款。

二、投资有价证券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国家有关政策的限制,目前在有价证券投资方面主要的投资品种是国债。

银行投资国债除了有获取投资利润的作用外还有资金融通的作用,那就是国债回购业务。

所谓国债回购是指国债持有人为获取短期资金而出售债券,同时与买入方约定在若干天后以更高的价格购回原来出售的国债。

显然,这是一种以债券作抵押的短期融资借贷行为,是一种以债券为媒介的资金融通。

简单地说,A银行如果头寸(即现金)紧张,无法放贷,但手中有国债,而B 银行恰好有空余的头寸,他们双方就可利用国债回购的业务一方获得短期的资金来源,另一方获得资金利息收入。

此种做法类似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回购业务(后面会介绍)。

国债回购又可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前者是指是指融资方以持有的债券作足额质押,获得一定期限的资金使用权的回购交易行为,后者是指融券方暂时放弃资金的使用权,并于回购到期时收回融出资金并获得相应利息的回购交易行为。

三、贷款业务(第三部分介绍)四、表外风险业务(第三部分介绍)五、中间业务1、结算业务结算业务种类:(1)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承兑汇票,银行汇票是由银行作为出票人的汇票,即汇款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结算业务种类 汇票 支票票 本票汇兑票 托收票信用证票银行卡票 银行汇票票承兑汇票票银行承兑汇票票 商业承兑汇票票 现金支票票转账支票票定额本票不定额本票票电汇信汇票汇借记卡 贷记卡票支取现金的票据;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或付款人签发,经承兑人承兑(即承诺兑现的简称),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按照承兑人的不同,承兑汇票又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则是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承兑汇票。

承兑汇票经承兑后,承兑人就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对于银行来说相当于授予了承兑申请人一项银行信用担保,因此不属于中间业务范畴而属于表外信贷业务范畴。

具体在第三部分在再作具体展开论述。

汇票的付款地一般在异地。

(2)本票: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中较少见。

(3)支票: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的付款地一般在存款地(旅行支票除外)。

(4)汇兑:又称汇款,是指汇款人(即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异地某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电汇是以电报、电传或银行间联行往来的形式通知汇入行入账,速度最快,手续费也最高,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汇款结算方式;信汇则是以邮寄信汇委托书的形式通知汇入行入账,速度较慢,手续费较少,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基本停办此项业务;票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要求,开立以汇入行为收款人的汇票,交汇款人自行寄送给收款人,由收款人持票向汇入行取款的方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也已基本停办此项业务。

(5)托收:托收是交易的卖方为向异地的买方收取交易款项而向其开出汇票,并委托银行代为收取的一种结算方式。

(6)信用证:信用证是指交易的买方委托开户行开出信用证,通知异地卖方的开户银行并转发卖方,卖方按照贸易合同、信用证条款的规定,把发货单、提单、保单等相关单据提交买方的开户银行,由其代买方现行付款的结算方式。

由于信用证一经开出即表示该银行保证在单证相符的情况下付款的承诺,因此不属于中间业务范畴而属于表外信贷业务范畴。

具体在第三部分在再作具体展开论述。

(7)银行卡: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又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前者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后者通常又称为信用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银行卡。

由于信用卡授予了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因此不属于中间业务范畴而属于表外信贷业务范畴。

具体在第三部分在再作具体展开论述。

2、代理业务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客户指定的委托范围内代客户办理某些特定业务的一种表外业务,例如最常见的代理业务是代发薪、代收费(如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费用),一般按代收付的笔数向委托人收取手续费。

3、保管箱业务保管箱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设置各种规格的保管箱,供单位或个人租用,代为保管各种贵重物品或单证的业务,一般按保险箱规格向客户收取租金。

4、咨询业务咨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有偿提供其所需商业金融信息。

例如个人理财、公司理财、验资业务、资信调查、商情调查、金融情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介绍授信业务按其字面理解就是“授予信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和表外风险业务的统称,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所需涵盖的银行业务。

一、授信业务的分类授信业务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分类:首先按授信申请人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自然人授信和法人授信;按照是否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可分为表内授信业务(即贷款业务)和表外授信业务;按照授信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授信(1年以内)、中期授信(1-5年)、长期授信(5年以上);按照授信业务的业务品种划分,可划分为以下商业银行比较常见的业务品种:信除此之外,贷款还可以分为委托贷款、自营贷款两大类。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法人及自然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

在委托贷款业务中,银行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

而自营贷款是指由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在国家监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政策规定之下自主发放的贷款,贷款风险由银行承担。

另外还有一种在国际上较常见的大额贷款方式,叫银团贷款,它是由多家银行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提供一笔融资额度的贷款方式。

简单地来说,表外授信就是银行只是授予了客户信用,业务发生时并没有把资金借予客户,不需列入资产负债表,也即银行不存在会计记帐的操作;而贷款就是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就把资金借予了客户,必须进行会计记帐并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一个银行全面的信贷业务考核除了考虑它的贷款业务外,也要考虑其表外授信业务,因为这部分业务虽然暂时不需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但万一其产生风险,会立即形成垫款,记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属于表内授信,并且自动归属于不良资产,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会造成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