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材料学课件

复合材料学课件

图1 火箭壳体材料对射程的影响
1.2 复合材料的定义、特征与命名
1.2.1 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 )
❖ “由两种以上不同的原材料组成,并使原材料的性能得到 充分发挥,通过复合化而得到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性 能。 ”( 岛 村昭治 . 未来を拓く先端材料,工业调查会, 1982 )
ISO定义为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 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一种较认可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 物理相(基体材料和分散材料),包含粘结材料和粒料、 纤维或片状材料组成的一种固体产物。 1.2.2 复合材料的特点:
1)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能的组分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 在一起的新型材料,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达1400C; 碳/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最高可达2800C。
不同 SiC纤 维复 合材 料的 使用 温度 范围。
1.4.3 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加入增强体到基体材料中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
刚度,而且可以使其热膨胀系数明显下降。通过改变复合 材料中增强体的含量,可以调整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1.4.4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1.1.2 复合材料的提出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 同时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现代高技术 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和海洋开发领域的发展 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例如,航天飞机等空 间飞行器,空间飞行器的发动机,现代武器系统,要求 材料质轻、高强、高韧、耐热、抗疲劳、抗氧化、抗腐 蚀、吸波、隐身、抗穿甲性等特性。
❖ “把一些个体典型或基本的特性组合,而得到的物质。” (余永宁 等 译. 金属基复合材料导论,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1996 )
❖ “由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 料。”(吴人洁,复合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 “经过一定的操作,将复数个原材料合体,或者是由复数 个相生成,且具有比原材料优异的性能。”(香川 丰, 八田博志. セラミックス基复合材料,アグネ承风社,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1.4.5 良好的抗疲劳、蠕变、 冲击和断裂韧性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脆性得到明显改善 1.4.6 良好的功能性能
包括 光、电、磁、热、烧蚀、摩擦及润滑等性能。
作业:
1. 复合材料如何分类? 2. 复合材料有那些优异性能?
1.3.2 按基体材料分类
聚合物复合材料(PMC) 1.3.4 按增强剂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晶须增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3.3 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三向编织复合材料
1.3 复合材料的分类
1.3.1 按性能分类 : 普通复合材料:普通玻璃、合成或天然纤维增强,
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 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增强剂(碳、硼、氧化铝、 SiC 纤维及晶须等)增强高温聚合物、金属、陶瓷和碳(石 墨)等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应分别达到 400MPa/(g/cm3)和40GPa/(g/cm3) 以上。
说明: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 ),以后 简称CM
注意:所研究的CM与化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
多相体系和复合效果是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的 “混合材料”和“化合材料”的两大特征。
举例:砂子与石子混合,合金或高分子聚合物
1.2.4 复合材料的命名
总命名原则,应该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的相互关 系来确定名称。 (1)根据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名称来命名。将增强材料 的名称放在前面,基体材料的名称放在后面,再加上复合 材料。如:“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也可叫“碳/环 氧复合材料”。需要突出基体或者增强材料可以叫“碳纤 维复合材料”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碳纤维和金属基 体构成的复合材料可叫:“金属基复合材料”或“碳/金属 复合材料”。 (2)通俗命名,如“玻璃钢”。
生命体是多层次意义上的复合体系
该完美的特性就来源 于复合与自修复
生命体基本单位—细胞,是细胞 膜、细胞基质、细胞核的复合体, 各自担任营养、信息表达和力学 支撑的作用。即使细胞膜也是有 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组成的复 合功能体系。
(2)复合材料的意义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复合材料。 例如:火箭壳体材料对射程的影响, 飞行器减轻一公斤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飞行速度 航空发动机材料发展预测如下
如天然的许多植物竹子、树木等就是自生长长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人类肌肉 / 骨骼结构也是复合材料结构原理。 稻草加粘土(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建筑材料 砌建房屋墙壁。
在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更比目皆是,与日常生活 和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如由沙石、钢筋和水泥构成的水 泥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第一篇 绪论
第1章 复合材料的特性
主要内容:
➢了解复合材料的发展史; ➢了解复合材料的定义; ➢了解复合材料的分类; ➢了解复合材料的特社会的进步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 里程碑。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钢铁时代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高分子、陶瓷材料崛起以及复合 材料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革命,楼 房可以越盖越高、飞机越飞越快,同时人类进入太空的 梦想成为了现实。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 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新的阶段。 二十一世纪 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很明显,传统的单一材料无法满足以上综合要求, 当前作为单一的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虽然仍在不 断日新月异地发展,但是以上这些材料由于其各自固有 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战车
陶瓷刀具
导弹
玻璃纤维绳 碳 纤 维 绳
1.1.3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和意义:
(1)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 实际上,在自然界就存在着许多天然的复合物。例
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1.4 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优点)
1.4.1 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刚度): 比强度 = 强度/密度 MPa /(g/cm3), 比模量 = 模量/密度 GPa /(g/cm3)。
1.4.2 良好的高温性能: 目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高耐温上限为350 C;
金属基复合材料按不同的基体性能,其使用温度 在350 1100 C范围内变动;
2)各组分保持各自固有特性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 各种组分的优点,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殊性能。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1.2.3 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模式 复合材料=基体+增强剂(由基体和增强剂两个组分构成) 基体:构成复合材料的连续相; 增强剂(增强相、增强体):复合材料中独立的形态分布 在整个基体中的分散相,这种分散相的性能优越,会使材 料的性能显著改善和增强。 增强剂(相)一般较基体硬,强度、模量较基体大, 或具有其它特性。可以是纤维状、颗粒状或弥散状。 增强剂(相)与基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界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