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会计”,是因为它与财务会计的(B )。
A、最终奋斗目标不同B、工作的具体目标不同C、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D、工作程序不同2.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 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C )。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3.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9000元,11000元和10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4.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C )。
A.100万元 B. 50万元C.16万元 D.8万元5. 普通年金是指(C)。
A.递延年金 B.先付年金C.后付年金 D.永续年金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C )。
A.各项税款 B.经营成本C.折旧费 D.建设投资7.某产品预计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固定成本总额12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实现750万元的净利润,企业完成的销售量至少应为( D )万件。
A.105 B.157.5C.217.5 D.280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销售预测定量方法的是( D )。
A.调查分析法 B.指数平滑法C.回归分析法 D.算数平均法9.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6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为( B )万元。
A.26 B.34C.40 D.5010.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 A )。
A.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B )。
A.判断分析法B.算术平均法C.回归分析法D.平滑指数法二、多项选择题1.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BD )。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C.单位额的变动性D.单位额的不变性E.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2.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
A.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总是低于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B.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总是低于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C.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不受当期产量的影响D.按照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能够满足企业长期决策的需要3. 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优点的有(ABCD)。
A、所提供的资料较好地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B、能提供每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C、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D、简化了产品成本计算E、可以大大地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4.下列因素中,其水平提高会导致保利点升高的有( AB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总额C.目标利润 D.销售量 E.单价5.综合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可由以下(ABD)几个因素结合进行计算求得。
A、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B、各种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C、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E、变动成本总额6.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发生了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就意味着( ABD )。
A.不可能完全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B.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C.因追加订货有特殊要必须追加专属成本D. 会因此而带来机会成本7.在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BC)。
A.机会成本B.付现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三、判断题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 F)2.在进行混合成本分解时,高低点法适用于各期成本变动趋势较为稳定的企业。
( T )3. 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 F)4.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均同销售量保持同方向的增减。
( F )5.某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4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24%。
( F )6.不可比成本是指企业以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的产品。
( T )7.非标准产品定价只能以成本为基础协商定价。
( T )8.所谓保本是指企业的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 T )9.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排斥的。
( F )四、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营业利润。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已知:某企业每年某型材料A使用量为7200吨,该型材料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为每吨4元,单位采购成本为60元。
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20%,订购该型材料一次的成本P为1600元。
每吨的储存成本C为16元(4+60×20%)。
要求:(1)计算经济订购批量;(2)经济订购批次;(3)年最低成本合计。
(1)经济订购批量Q*=(2*7200*1600/16)1/2=1200吨(2)经济订购批数A/Q*=(7200*16/2*1600)1/2=7200/1200=6次(3)年最低成本合计T*=(2*7200*1600*16)1/2=19200元3.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
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
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互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追加订货量为200件,剩余能力无法转移,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成本;(2)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4 000元;(3)追加订货量为250件,剩余能力无法转移,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100元专属成本。
(1)单位变动成本=80—25=55(元/件)初步判定单位变动成本<订货价格差别损益=(70—55)*200=3000(元)差别损益=3000—1000=2000(元)应接受订货(2)差别损益=3000—4000=—1000(元)应拒绝订货(3)差别损益=200*(70—55)+50*(70—100)—1100=400 应接受订货销售收入增加 17500减:变动成本增加 13750专属成本 1100机会成本 1000相关收益增加 1650应接受订单4.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售价每件8元,月初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不变,总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月总成本=180+5×月销售量。
要求:(1)计算贡献边际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销售100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和营业利润、目标利润为150元时的销售额;(2)如果单位变动成本提高0.50元,售价应定为多少,才能保持原来的贡献边际率?答:1)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1—5/8=0.375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80/(8—3)=60件安全边际销售量=100—60=40件利润为150时,由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得到销售量为110件2)又贡献边际率的公式可得到,0.375=(单价—5.5)/单价得到单价=8.8元5.要求月份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总成本=(12000×1+12500×2+13000×3+14000×4+14500×5+15000×6)/(1+2+3+4+5+6)+(14×1+13×2+12×3+12×4+10×5+9×6)/(1+2+3+4+5+6)×550 =19995.24元单位成本=19995.24/550=36.35元6.物业公司在服务住宅区内开设了一家家政服务中心,为住宅区内住户提供钟点家政服务。
家政服务中心将物业公司现有办公用房作为办公场所,每月固定分摊物业公司折旧费、水电费、电话费等共计4000元。
此外,家政服务中心每月发生其他固定费用900元。
家政服务中心现有2名管理人员,负责接听顾客电话、安排调度家政工人以及其他管理工作,每人每月固定工资2000元;招聘家政工人50名,家政工人工资采取底薪加计时工资制,每人除每月固定工资350元外,每提供1小时家政服务还可获得6元钱。
家政服务中心按提供家政服务小时数向顾客收取费用,目前每小时收费10元,每天平均有250小时的家政服务需求,每月按30天计算。
根据目前家政工人的数量,家政服务中心每天可提供360小时的家政服务。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能力。
家政服务中心拟采取降价10%的促销措施。
预计降价后每天的家政服务需求小时数将大幅提高。
(1)计算采取降价措施前家政服务中心每月的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2)计算采取降价措施前家政服务中心每月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安全边际率;(3)降价后家政服务需求每月至少应达到多少小时,才能保证和降价前利润相同?此时的安全边际额是多少?(1)边际贡献=250*30*10-250*30*6=30000(元)固定成本=4000+900+2000*2+350*50=26400(元)税前利润=30000-26400=3600(元)(2)盈亏临界销售量=26400/(10-6)=6600(小时)安全边际率=(250*30-6600)/(250*30)=12%(3)假设最低销售量最少为X小时,有等式:X[10*(1-10%)-6]=30000成立,得到最低销售量为10000小时。
安全边际=[10000-26400/(9-6)]*9=10800(元)7.某厂拟投资30万元引进生产线,引进后当年即可投入使用,估计每年可增加税后利润和折旧4.5万元,该生产线的使用期为10年。
引进设备所需款项需全额借款,年利率为10%。
试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
答案: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该生产线10 年内可为企业带来45万元的收益。
显然,收益大于投资,方案可行。
但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之后,结果却相反。
PA=4.5×(PA/A,i,n)=4.5×6.145=27.66万元由此可见,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之后,收益的总现值小于投资额(27.66<30),方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