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条件概率条件分布与条件数学期望

条件概率条件分布与条件数学期望


解 设B表示取得一等品,A表示取得合格品,则
(1)因为100 件产品中有 70 件一等品,P(B) 70 0.7
(2)方法1:因为95
件合格品中有
70
100 件一等品,所以
Q B AAB B
P(B A) 70 0.7368
方法2:
95
P(B
A)
P( AB) P( A)
70 95
100 100
P B A P(AB) n(AB) P(A) n(A)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 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解: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 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B.
(2)Q n( AB) A32 6
P( AB) n( AB) 6 3 n() 道文科题,如果 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在原样本空间 的概率
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 注意: (1)条件概率的取值在0和1之间,即0≤P(B|A) ≤1 (2)如果B和C是互斥事件,则
P(B∪C |A)= P(B|A)+ P(C|A)
反思
求解条件概率的一般步骤: (1)用字母表示有关事件 (2)求P(AB),P(A)或n(AB),n(A) ( 3 )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
法三:第一次抽到理科题,则还剩下两道理科、 两道文科题,故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1/2
例2 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
都可从0—9中任选一个。某人在银行自动取款 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 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 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解1:设A={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1,2,3} B={出现的点数是奇数} ={1,3,5}
只需求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 B 的概率即P(B|A)
51
B3
A
2
P(B | A) n( AB) 2
4,6
n( A) 3 解法一(减缩样本空间法)
例 2 考虑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
(1)若已知 某一家有一个女孩,求这家另一个是男孩 的概率;
2.2.1 条件概率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 2013-3-17
复习引入:
事件概率加法公式:
若事件A与B互斥,则. P( A U B) P( A) P(B)
注: 1.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叫做A与B的
和事件,记为 A U B (或 A B );
2.事件A与B都发生的事件叫做A与B的积事件,
(2)若已知某家第一个是男孩,求这家有两个男孩 (相当于第二个也是男孩)的概率
(假定生男生女为等可能)
例3
设P(A|B)=P(B|A)=
(1)从5道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的事件数为
n() A52 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 A) A31 A41 12
P( A) n( A) 12 3 n() 20 5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 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一次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取到理科题的概率;
(1)P( A)
P( A1)
P(
A1 A2
)
1 10
9g1 10g9
1 5
(2)P(A |
B)
P( A1
|
B)
P( A1A2
|
B)
1 5
4g1 5g4
2 5
练习:设 100 件产品中有 70 件一等品,25 件二
等品,规定一、二等品为合格品.从中任取1 件,
求 (1) 取得一等品的概率;
(2) 已知取得的是合格品,求它是一等品的概率.
(3)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 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法一:由(1)(2)可得,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
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3
P(B
A)
P( AB) P( A)
10 3
1 2
5
法二:因为n(AB)=6,n(A)=12,所以
P(B A) n( AB) 6 1 n( A) 12 2
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
概率为:P(B) n(B) 1 n() 3
一般地,我们用来 表示所有基本事件 的集合,叫做基本 事件空间(或样本 空间)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 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的概率又是多少?
“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为事件A “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为事件B 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的条件下,最后 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记为P(B|A)
记为 A I B (或 AB );
3.若 AB 为不可能事件,则说事件A与B互斥.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 由3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 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
两位小?
解:记“最后一名同学中奖”为事件B Ω 为所有结果组成的全体
B
一般地,n(B)表示 事件B包含的基本 事件的个数
二、内涵理解:
为什么上述例中P(B|A) ≠ P(B)? 样本空间不一样 P(B)以试验下为条件,样本空间是
P(B|A)以A发生为条件,样本空间缩小为A
Ω
B
A
P(B |A)相当于把A看作 新的样本空间求AB发生 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则
P(B A) P( AB) P( A)
0.7368
B 70 95A
5
反思
求解条件概率的一般步骤: (1)用字母表示有关事件 (2)求P(AB),P(A)或n(AB),n(A) ( 3 )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
P B A P(AB) n(AB) P(A) n(A)
例题2 在某次外交谈判中,中外双方都为了自身的利益 而互不相让,这时对方有个外交官提议以抛掷一 颗骰子决定,若已知出现点数不超过3的条件下再 出现点数为奇数则按对方的决议处理,否则按中 方的决议处理,假如你在现场,你会如何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