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2013]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制:3年
修业年限:5年
二、社会需求调查与培养规格
1.社会需求调查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
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
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
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
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
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
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福州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
福州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5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
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
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
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培养规格
⑴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⑵专业要求
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职业面向和证书
1、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室内外空间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单位,从事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
(1)景观、园林设计师:负责室外空间设计创意工作,包含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
(2)室内设计师:负责各类建筑室内设计创意工作,包含室内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等;
(3)专业绘图师:负责施工图、效果图绘制的工作;
(4)建造师: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工期、安全、文明,负责质量体系运行;
(5)五大员:负责室内外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和质量核定;安全监督管理;材料的计划管理、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预决算的编制;
2、获得证书
本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编制,同时融入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通过三年专业学习,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方向可以参加以下职业技能
与资格证书考试:
职业技能证书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福建省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在学期间,可以参加下列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试: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包括五个模块:通识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延展课程和综合能力选修课程。
这五大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八大能力:基本素质能力、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装饰设计能力、装饰施工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能力;这五大模块相互关联,层层推进,从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创新与管理素质等方面将学生培养成为室内设计行业青睐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关系表:
五、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0月28日),紧紧围绕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行业通识模块+职业方向模块+职业拓展模块”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专业教学标准,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制订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培养能满足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学方式: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分析职业技能需求,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探索和建立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知识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指导作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模拟工地现场,导入企业工作流程,达到“教、学、做”一体的目的,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实训环节:实训环节由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等课程有机组成,其中课程实训,目的是验证与掌握所学到的技能点,通常在模拟工作的环境下,进行单项操作;专项实
训属操作性实训,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通常在仿真工作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式操作;综合实训属工作性实训,目的是通过实训操作提升工作经验,通常在真实工作现场环境下,进行分步骤全流程综合性工作操作。
在教学计划中,要求各个教学单位,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所针对的岗位和岗位群要求的技能、应用能力提出实践教学的目标。
本专业采取三步实训:一体化课程实训、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
学生1-4学期安排一周校内专项实训,第5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与劳动实践,实现综合实训,第6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六、主干课程
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植物配置、环境艺术小品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景观材料与施工、景观工程概预算
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1、教学活动周进程时间安排表(表1)
注:机动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其它活动,如:军训、入学(毕业)教育、承担考试任务、临时假期或社会实践活动等。
2、专项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表2)
表2 专项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
3、教学进程表(表3)
表3 教学进程表
说明:
1、本课表中的课程名称和具体上课学期均留有余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综合
实践课(包括见习、毕业实习,军训、劳动未包含在内)。
2、本课表中的职业延展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3、实践/总学时=1508/2380=63.4%
八、毕业要求
1、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130学分。
2、获取得培养计划规定要求的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