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的环保现状报告燃煤电厂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环保部专门组织编写了《燃煤火电企业环境守法导则》、《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等专门文件,从燃煤火电行业的环境准入条件、试生产阶段环境守法、运行阶段生产守法等阶段,对燃煤电厂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随着《环保法》的修订与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施行,燃煤电厂所面临的环保要求更严,环保压力更大。
本报告将从燃煤电厂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音四个方面分别对其主要产污环节、当前法律规定与污染治理现状进行分析。
图1 燃煤火电机组主要产污环节一、燃煤电厂的主要产污环节燃煤电厂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污染物的排放上,如图1所示,燃煤火电机组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产污环节有五个:(1)煤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脱硝、除尘和脱硫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烟气中主要污染成分包括SO2、NO X、烟尘、汞等;(2)生产系统中的各项工业废水,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酸碱废水、煤场和输煤系统冲洗水、含油废水、脱硫废水、锅炉酸洗废水、地面冲洗水、循环冷却水等,以及厂区的生活污水。
如采用湿灰场,还包括冲灰水等。
主要污染因子有pH、SS、石油类、COD、BOD5等。
电厂水冷却系统如采用直流冷却方式,其污染还包括温排水可能造成的热污染等;(3)燃煤产生的灰、渣以及脱硫系统产生的废弃物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灰水外排、渗漏及扬尘等影响,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脱硫渣、催化剂等;(4)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设备类运行噪声和电器设备类磁震噪声,噪声源主要分布在汽机房、锅炉房、磨煤机、脱硫设备、各类泵房、风机等部位,此外,采用带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方式时,还会产生冷却塔噪声;(5)无组织排放源造成的扬尘污染等,主要包括煤场、灰场以及装卸过程中的扬尘等。
一、燃煤电厂水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与现状1、燃煤电厂水污染防治法律规定对于燃煤电厂的污水排放,新《环保法》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和《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都分别对水污染排放监测和排污费进行了规定,《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对排污收费对象、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外,《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3.9.1明确规定:“大力发展和推广火力发电、钢铁、电石等工业干式除灰与干式输灰(渣)、高浓度灰渣输送、冲灰水回收利用等节水技术和设备以及冶炼厂干法收尘净化技术。
”污水排放标准则应当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此外,依据新《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还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燃煤电厂水污染防治现状为防治水污染,燃煤电厂在工艺过程中可以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技术、气力除灰和干除渣节水技术、空冷系统节水技术、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等,能大幅度减少鲜水取用量,是解决电厂水资源紧缺、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对于废水,燃煤电厂废水种类多、水质差异大,一般采用分类处理的方式,通过混凝澄清、气浮、过滤、石灰处理、超滤处理、反渗透等废水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和达标排放。
当前大部分燃煤电厂通过上述处理,能够达到污水排放的标准,甚至部分电厂已经能够实现“废水零排放”1。
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与现状1、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规定大气污染是燃煤电厂较为突出的污染问题,与其相关的法律规定也较为完善。
《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基本规定,要求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排放标准,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缴纳排污费等。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中也都对燃煤电厂进行了规定。
《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1参考《大唐张家口发电厂完成重大技改项目生产废水实现零排放》/n1180/n1226/n2410/n314349/14589057.html施运行监管办法》和《关于加快燃煤电厂脱硝设施验收及落实脱硝电价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还规定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对燃煤发电机组新建或改造环保设施实行环保电价加价政策。
对于燃煤电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如SO2、NO X等,还分别有着具体规定,如关于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通知》、《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关于氮氧化物的《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
对于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也制定了严格完善的排放标准,包括《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等。
其中《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与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现行标准不相上下,预计实施新标准后,到2015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可减少61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可减少580万吨。
此外,实施新标准对电力行业颗粒物和汞等污染物也有明显的减排效果。
2、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随着雾霾问题的备受关注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14年7月1日的全面施行,燃煤电厂面临着巨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
通过加强对煤场、石灰存储的管理,设置防风抑尘网,安装袋式除尘器,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等,能够在燃煤发电生产过程中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通过设备改造,采用烟气脱硫技术、脱硝技术、除尘技术等,也能显著减少所排放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但是,想要达到排放标准,企业必须投入巨大的成本对机组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改造,例如拥有2台350M W级和2台220M W级别热电联产机组的青山热电厂,其改造总投资近3亿元2。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中,也曾对新标准实施后的脱硫经济效益有过预测:到2015年,将有1.31亿千瓦的新建火电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若都以安装高效湿法石灰石—石膏法,新机组安装脱硫装置投资为130元/千瓦计,约需170亿元。
以机组年运行5000小时,每度电脱硫运行费用为0.015元计,到2015年新建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费用为98亿元/年,到2020年新建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费用为286亿元/年。
此外,部分现有机组也需要经费进行烟气脱硫改造。
巨大的成本成为一些燃煤电厂的沉重负担,加上当前污染取证难度较大,有些电厂在权衡之下不惜铤而走险,2014年6月12日,环保部开出有史以来最大的4亿罚单,正是剑指火电企业的脱硫脱硝问题。
罚单指出,沈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存在不正常运行脱硫装置,或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监测数据造假、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等问题。
3但总体来讲,当前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据《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三季度,全国火电装机中已投运脱硫、脱硝装置的占比分别高达92%、27%,全国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由2005年的不足60%提高到目前的95%以上,全国燃煤机组平均脱硝效率超过66%。
正是通过火电行业等诸多行业在节能减排上的共同努力,“十二五”前三年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9.9%。
三、燃煤电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与现状1、燃煤电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规定燃煤电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应当遵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一般规定,其中第二十一条对煤场、灰场的管理进行了强调:“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对于燃煤电厂的主要固体废2据新华网报道《治霾“七一排放大限”将至燃煤电厂仍存技术成本难题》/energy/2014-02/28/c_126202715.htm3据人民网报道:《严格程度高于欧盟最严火电厂排放标准如何落地》/n/2014/0703/c71661-25233952.html物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还对其进行了专门规定,要求遵循“谁产生、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减少粉煤灰堆存,不断扩大粉煤灰综合利用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燃煤电厂固体废物排放应遵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2、燃煤电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状燃煤火电厂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粉煤灰,此外还有脱硫副产物、污水处理污泥、失效脱硝催化剂等。
燃煤火电厂粉煤灰主要可用于生产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砖、建筑砌块以及混凝土掺料、道路路基处理、土壤改良等。
脱硫石膏主要用作水泥缓凝剂或制作石膏板,还可用于生产石膏粉刷材料、石膏砌块、矿井回填材料及改良土壤等。
对于污泥和不能再生的失效脱硝催化剂,则应当按照排放标准,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进行处理。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已取得一定成效。
四、燃煤电厂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与现状1、燃煤电厂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规定对于燃煤电厂噪声污染,当前主要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防治,其中并未对燃煤电厂进行特别规定,而是遵从其一般规定,如其第十六条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二十三条规定:“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燃煤电厂噪声主要应当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也应当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2、燃煤电厂噪声污染防治现状燃煤火电厂噪声污染防治的原则就是按照环境功能合理布置声源,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当前主要的降噪技术包括:(1)燃料制备系统噪声治理技术,对磨煤机等主要噪声设备采用局部隔声法;(2)燃烧系统噪声治理技术,在锅炉排气喷口安装消声器;(3)发电系统噪声治理技术,对汽轮机、发电机等安装隔声装置;(4)冷却系统噪声治理技术,在冷却塔进风口安装消声器与隔声屏障等;(5)脱硫系统噪声治理技术,对氧化风机、增压风机等加装隔声罩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般降噪量能达到15~30分贝,燃煤电厂的噪声污染基本能得到控制。
综上,当前我国燃煤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改善。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燃煤电厂的废水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已经有部分电厂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燃煤电厂的生产噪音也基本能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