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模拟卷(新版)命题:吕韶武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0分)1、小明在游山玩水时发现一种低等植物。
它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茎叶分化,但无花、果实、种子、根;利用孢子繁殖。
你认为它属于......................... ( )A .裸子植物B .蕨类植物C .苔藓植物D .藻类植物2、量筒为什么要做的细长?.......................................... ( )A •实验的时候细长的量筒便于操作B •细长的量筒可以做出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 •细长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隙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D .矮的量筒中盛的液体比较多,需要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于读数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 米,7.59米,759毫米,759 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 •分米、毫米、厘米、米B •厘米、分米、毫米、米C .毫米、厘米、分米、米D .毫米、分米、厘米、米4、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 厘米;插入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
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为 5.5 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A . 20CB . 37C C. 50C D. 33C5、第一个发现细胞并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 •罗伯特•胡克B •卡尔•林耐C.巴斯德 D •施莱登、施旺6、对于公式p=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B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C .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D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8、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 (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
以上解释中.................................................. ( )A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9、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 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 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10、 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所示),很多电线和高 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 )A •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 •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11、 一盆0C 的水放在0 C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 A •水根本不结冰B •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C •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D •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12、 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 A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13、分别由不同物质 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 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物质密度最大33B • b 物质密度是1.0X 10 kg /mC • 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D •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14、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汤,假如把菠菜浸入水中,冷水 不会变成菜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中的哪个结构(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壁D .细胞核15、有甲、乙两金属,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之比为 2 : 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1 : 2,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 . 0.2 倍B . 5 倍C . 0.8 倍D . 1.25 倍16、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 () 冰拄 电強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WxicrWn hA. 熔点 B .沸点 C .质量D .比热17、下列主要由内力形成的地形是哪个?A .珠江三角洲B .山坡上的沟壑C .流动沙丘D .青藏高原1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一一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下雪不冷,化雪冷”一一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花气习人知昼暖”一一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9、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滴生理盐水不滴清水,是为什么?(A .让细胞散离B .避免细胞皱缩C .减慢细胞运动D .避免细胞胀破20、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① ② ③图a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图b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图c 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②③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D .①②③④ 均21、 读图回答:(1)A 在B 的方向; (2) 填出A 地的经纬度数值:。
22、 写出下列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1)测量某同学的体温(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3)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2(f23、 被子植物的6大器官中,花和种子属于器官,根和叶属于器官。
24、 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 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 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 ④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 ;⑤夏天从冰糕上滴 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
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属于汽化的有;属于升华的有。
(填 编号)25、(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a)(b )l(f 90° iod°30°①大光圈;②平面镜;③小光圈;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 d”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左眼望着镜观察,同时另一眼(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3)下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甲ZA .右上方B.左上方C .左下方D .右下方(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物镜有8X和45X,则其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5)如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和10X,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X和40X,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个。
26、通常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和三种类型。
27、番茄的果实,其果皮属于组织,果肉属于组织,里面还有起输导作用的结构,说明番茄是一种(选填“细胞”、“组织”或“器官”)。
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组织。
28、洗衣服时,洗衣粉在热水里溶解得比在冷水里快,如何用分子观点来说明;用久了日光灯灯管两端总是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发生了两种物态变化。
29、某同学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数时由于仰视,测得读数是85毫升,他倒出部分水后,采用俯视读数,测得量筒里的读数为40毫升,那么他倒出的水的体积45毫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探究题(共22分)30、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
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实验实验处理方法被观察的蝙蝠数量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A不做任何处理100071B蒙住蝙蝠的双眼100070C蒙住蝙蝠的双耳100035(1)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
(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31、“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呢?”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楠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她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测量的温度值记录如下:温度C 420-2-4-6-6-6-6-6-6-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固(1)该混合物的凝固点是c(2)该实验能否解决“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这一问题?。
(3)下面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不能将水和酒精分开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C、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实验所用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为一 6 CD、只要向水中加入了酒精后,凝固点就是一6C32、请你根据右图所示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问:答:33、探究影响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的因素。
保温瓶是家中厨房常用的器具。
我们有没有发现保温瓶中装水越少,过一夜后,瓶中的水温就低。
另外,冬天保温瓶中的水温度降低得更快。
下面我们将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来探究影响保温瓶中水温下降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猜测1:保温瓶中水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的一个因素;猜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