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清华大学自动化考研,真题解析,复试笔记,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2016年清华大学自动化考研,真题解析,复试笔记,考研真题,心得分享,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大学
清华(协和)大学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 重庆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山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 中国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通大学 中南大学四川大学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 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第三个环节是抽题,我们这组和往年一样,至少要回答 3 道题,最多抽 4 道,其中可以放弃一道,每门科 目最多抽两道,但后来听说今年其它一些组每门科目只能抽一道题了。我之前在网上和辅导机构里看过一 些,但是一道都没能碰上。我先抽了两道数学题,特别简单 1)已知 A 特征值为 u,求 A’、A^2、A^(-1) 的特征值;2)问一个数列的收敛性,就是 p 级数的正负交错。后面我抽的是自控,但是答的很差:1)奈 奎斯特判据是什么?能否用它来判断复平面上某一局部极点的个数?这个题第一问还好说,但第二问我没 见过这么问的,所以当时脑袋就卡壳了,我说我试着回答一下,然后说第一问刚说个开头,语言没怎么组 织,老师便说你再选一道吧!我就又选了一道自控。其实这个题很简单,奈奎斯特判据就是说的 D 型区域 开环极点个数和奈氏图绕(-1,0)点圈数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而题目问的是某一局部极点的个数,是不行 的,不用往幅角原理那里想。2)问系统 9x’’(t)+x(t)=0 是否存在极限环,为什么。这个题我当时也卡了,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道类似的 x’’+x=0,但不确定,因为本科这块知识没怎么学,所以理解得不透彻。当时 我说不存在,因为线性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其实我当时在疑惑 x 后面有 t 和没 t 是否有区别,是否是定常和 时变的区别,是否对极限环有影响,但我可以肯定是线性系统。但老师说不对,又问我什么是极限环,为 什么不存在,我说极限环是相平面上封闭的孤立的圆环,而所看系统的相轨迹只是封闭的却不是孤立的, 系统会保持初始能量,不增不减。之间老师又说了很多,最后我终于明白老师的意思主要是想让我说系统 的稳定性不仅和系统方程有关,还和系统初值有关,但我当时还是没弄懂这个和极限环有什么关系,最后 只好支支吾吾着应付过去了,之后回去后我问了一下老师,但是还是没弄太明白。
最后结果是没能留在本部。其实中午结果出来后,心底就有一个声音在说“失败了,被刷了”,很正常的 有一些失落。在深研院下午面试报名后,我便独自到中央主楼后面的一片林子里,坐在石台上,看着下午 的阳光,心里想着再也无缘清华本部的校园了。但我又想,如果下午也被刷了呢?我失败不起。我便在脑 中寻找着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心中模拟着下午的面试场景。下午面试时已经到 5 点多了,老师都有些累了, 但老师们对我的态度都很好,我把自己想说的说了说,主要是自述材料上的东西和做智能车时关于图像处 理与控制方法方面的东西,最后离开,等待第二天的结果。
北京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 学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 电子科 技大学 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 大学 南昌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 学 重庆邮电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科 华南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陕西
院心理所 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暨南大学 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湖南
最后一个环节是聊天了,这个环节也挺失败的,我准备的东西主要是从竞赛动手中学到什么,有什么想法, 专业课什么的都没怎么看。老师问我们学校自动化主要是什么方向的,其实我们学校根本就没有方向,我 只是好像听老师说过是偏向工业自动化的,也就是过程控制。老师问我是否学过《过程控制》,我说学过;
更多资料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中 南大学
清华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天 航空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 江大学 南京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东华大学
对于后两件事:不会选择和不断地选择,陈教授结合多年考研报考辅导经验和报考数据,总结出“六 大潜规则”,并举例予以详解。同学们只要深入了解这六大潜规则,并尽可能在报考时避免,考研的成功 率无疑会增大许多。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下面为大家详解。
所谓“潜规则”并不是报考内幕或者什么爆料之类,而是大部分考生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的一些招生考 试和复试过程中的关键点。不了解这些或者所知不全面,做出的报考决策很可能比较盲目或者与自身实力 和愿望严重不符。这必然严重影响考研学子的未来。到底是哪六大潜规则呢?
复试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今年自控笔试题目比较简单,计算量小。第一大题为 10 个判断问答题,主要考察基本概念掌握,比较灵活; 第二大题为 6 个小型计算题,后面是四道大题,考到的有比例校正、求能控标准型、极点配置、最优控制 等,有些记不大清楚了。
面试是最重要的,共有 4 个环节。我上午的面试情况可以说很糟糕,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一分钟左右, 要展示自己的亮点。当时我以为老师会拿着我的自述材料看,那上面写了我大学的成绩排名、竞赛获奖和 项目等比较硬性的东西,所以自我介绍时我主要说了自己的性格之类的,但是后来聊天时老师问我是不是 党员,我就愣住了,我的自述材料第一部分就写着自己在什么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能老师就没看我 的自述材料。第二个环节是考察英语能力,给一段专业文章然后先让你看一下,然后读一遍再翻译,一般 会有几个短句一个长句。我当时确实有些紧张,没能静下心来仔细理解,所以读的还可以,但翻译却是草 草了事。
一、躲避躲避复试线严重“名不副实”院校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复试线。这一点考研学子都应该知道。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 “录取线”。所谓录取线一般是指某个院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当中最后一名的考试成绩。 也就是说低于录取线,即使初试成绩超出复试线也不会被录取,甚至连复试资格都没有。因为很多名 校热门专业的录取线一般比公布的复试线高出 30-50 分。所以,报考时如果只看复试线而不了解录取线,从 一开始就已经离题万里。因此,报考名校热门专业的同学尽可能要搞清楚报考专业的录取线,而不仅仅是 复试线。 那么,在那种情况下录取线等于复试线呢? 第一,很多高校特别是普通院校的录取线就是复试线,同时一般也是国家线。第二种情况是某些非 211 院校,因为个别专业招不满,所以考生只要进入复试线就能录取。因此,考非 211/985 高校热门专业的同学, 不用过多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一心想考 211/985 热门专业的同学,陈教授也举例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供大 家参考。
339; 320; 358; 345;
人生最怕的三件事:不坚持选择;不会选择;不断地选择。 有少部分同学应该早已决定了报考院校和专业,还有那种非某个学校不上的。对于这种态度非常坚定
的同学来说,陈教授鼓励大家坚持自己的选择,毕竟准备了很长时间,不要轻易改变。另外,距离考试时 间已不多,另换院校和专业的成本和风险太大。
10 大热门专业实际录取线和推荐院校一览表
专业名称
实际录取线(最好的/ 相对好考/国家线)
最好的院校
更多资料下载
3
相对好考的名校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金融(含专 硕)
400/370/330
计算机应 用技术
360/330/285
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 语言学
后记:
文章写完了,我想说的是:
遇到挫折,不要放弃;
考研只是一条路,在哪里都需要努力。
附:
清华自动化复试线
年份
工学线 工程线
2006: 407; 2007: 337; 2008: 365;
更多资料下载
2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2009: 337; 2010: 357; 2011: 378; 2012: 382; 2013: 360;
真正结果出来后,心里还是有些遗憾,但也有些庆幸。因为如果真留在本部的话很可能就是过控所了,而 实际上我对那个方向不是很喜欢,可能是我们班当时参观燕山石化的后遗症,而深研院自动化的主要方向 有 3D 技术、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嵌入式开发,我对这些比较有好感,而且那里的培养模式和目标与本部 是一致的,我本人也更希望到南方去看看。其实这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好多东西自己不了解实际情况、 没有经历过是不能断言什么好什么不好的。但自己的确是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一个新的起点,仍然需要 努力,路还长。
华中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 合肥工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中央 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是否学过《化工原理》,我说没有(后来和自己老师聊天知道我们学校以前是有这门课的);又问我是否 学过预测控制,我说学的时候老师只是带过去了,但多说了一句说学过前馈控制(潜意识里认为有联系, 其实根本不一样,预测控制内容很多);老师立即抓住前馈控制来问我,我把前馈控制是什么大概说了一 下;但老师问我说前馈控制如果参数调整不好是否会影响系统稳定性,这个我答错了,另一个老师用强一 点儿的语气问我一个系统稳定性和什么有关系,我当时紧张,心里在想这个怎么答,自控上学过很多判断 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但过程控制课上上很少说系统的稳定性,没太搞懂想让我说什么,而且过程控制学过 大半年,好多东西都感觉很陌生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 统本身(非线性定常得加上初值)有关,与输入没有关系,而前馈控制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输入,但当时 就是没往这方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