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会诊制度-培训记录
XX医院2016年4月核心制度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6年04月19日
培训地点:X
主 讲 人:XX副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全科医护人员及实习同学
培训主题:会诊制度(修订)
培训内容:
一、科内会诊:
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二、科间会诊:
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申请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以及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申请单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后,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发送到受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室的要求,派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完成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会诊医师应以对患者完全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记录于会诊单上。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病例,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对待患者不得敷衍了事,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延误治疗。
三、院内会诊:
疑难病例需多科会诊者,由科主任提出,提前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邀请会诊人员报到医务科。经医务科同意后,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主管医师报告病历并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
四、院外会诊
(一)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申请,医务科同意,医务科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及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并负责安排接待事宜。会诊由科主任主持,医务科参加。主管医师报告病历并作会诊记录。
(二)需转外院会诊者,经本科科主任审签,医务科批准,持介绍信前往会诊。外出会诊要带全有关医疗资料,并写明会诊的目的及要求。院外会诊亦可采取电话会诊或书面会诊的形式,其程序同前。
(三)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的管理见《远程会诊管理办法》。
五、外出会诊
按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试行)》执行。
六、门诊间会诊:
八、急诊会诊:
对本科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的患者,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在紧急情况下,可电话邀请。会诊医师应10分钟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
九、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诊人员资质会诊。
(二)会诊科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
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由患者持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患者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
七、护理会诊:
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由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护理部负责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护理会诊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小时,紧急会诊及时执行,会诊地点设在申请科室。
培训总结及评价:进一步完善了《会诊制度》、规范了会诊程序,真正从根源上提高了会诊内涵质量,也切实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和谐了医患关系,保证了医疗安全。
存档资料附后
□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通知□培训签到
□培训资料 □培训影像资料□培训试卷□考试成绩
(三)切实提高会诊质量,做好会诊前的充分准备,专人参加。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历,与会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所有参加会诊的人员不论职称、年资,讨论问题时一律平等,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主持人进行小结。
(四)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五)急诊会诊在10分钟内到场,普通会诊48小时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