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相关知识

消防安全相关知识

附录2消防安全相关知识灭火器的使用年限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5年;手提式酸碱灭火器——5年;手提式清水灭火器——6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8年;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

家庭常见火灾知识炉灶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

炉灶的形式很多,按使用燃料的不同,可分为煤、柴炉灶,液化气炉灶,煤气炉灶,天然气炉灶,沼气炉灶,煤油炉等。

煤、柴炉灶还设有烟囱。

由于家庭炉灶的使用和炊事用火涉及千家万户,而发生在这些方面的火灾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必须重视家庭炉灶及炊事的防火。

一、煤、柴炉灶防火措施(1)炉灶和烟囱与可燃构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般情况下,金属炉体、炉筒与周围可燃物构件的距离应为70一100厘米;砖砌炉灶的门与可燃构件的距离应为37厘米;火墙为30一37厘米。

如达不到要求,可用石棉瓦、砖墙。

金属板等不燃材料隔开,在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坯铺成厚度不小于14厘米的隔热炉垫,并在炉门前用70厘米x 50厘米的不燃材料覆盖地板。

(2)砌筑炉灶、烟囱等,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一般在粘土内掺入适量的砂子,可防止因高温引起开裂。

(3)烟囱在闷顶内穿过保温层时,在其周围50厘米内应用难燃或不燃材料做隔热层,并高出保温层60厘米以上。

保温层上部应盖上炉灰,严禁在闷顶内开设烟囱清扫孔,烟囱表面应刷成白色,高出屋脊。

(4)修建烟道时,分烟道与主烟道交接不要直接串通,人口之间差距不小于75厘米。

(5)炉灶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不得在炉筒上烘烤衣物。

使用炉灶时,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可燃液体点火。

扒出的炉灰,要用水将余火浇灭或降温后才可倒至安全地带。

(6)发现炉灶、烟囱损坏、裂缝等,要及时修理。

(7)在柴草较多、居住密集的城镇和村寨,以及靠近林区的地方,应在烟囱上或炉膛眼上加防火帽或挡板,以防炉灶、烟囱逸出火星,产生飞火。

(8)金属炉筒与墙内烟囱连接时,插入的深度不应小于10厘米。

两节炉筒套接时,接驳的长度不应小于其半径,接痕应抹泥封闭。

(9)使用炉灶时,要始终有人看管,并做到人离火灭。

二、液化气炉灶防火措施(1)装有液化气的钢瓶,不得存放在居室、公共场所,并严防高温及日光照射,其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C。

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室内不得同时布置其他炉灶(火源),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

(2)钢瓶与炉具都不得有漏气现象,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试漏,但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3)液化气炉灶点火时,有自动点火装置的可先开气阀,然后采用炉具上的点火开关;对无自动点火装置的,应先开气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具开关。

如一次未点着,可先关闭炉具开关,过一会再按顺序重新点火。

使用完毕,应先关气阀,再关炉具开关。

(4)使用炉灶时应有人照看,锅。

壶等不宜盛水过满,以免溢出熄灭火焰。

(5)钢瓶要防止碰撞。

敲打。

倾倒或倒置,不得接近火源、热源。

钢瓶不得与化学危险物品混放,严禁私自灌气。

(6)液化气用完后,瓶内残液应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用户不得擅自处理,更不得用残液生火或擦洗机械配件等。

炉灶各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处理。

三、煤气炉灶防火措施(1)室内煤气管道要使用镀锌钢管,必要时应加保护套,一般应采用明设,如果必须设在地下室、楼梯间或有腐蚀介质的室内,要保证便于检修和采取防腐措施。

但煤气炉灶用具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卧室内。

煤气计量表具宜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安装在卧室、浴室和有化学危险物品与可燃物的地方。

(2)灶具与管道的连接胶管最长不得超过2米,两端必须扎牢,用后要将阀门关紧。

(3)煤气管线、阀门、计量表具等,严禁私自拆卸,需更换维修或迁移时,应由供气单位进行,之后还要通过试压、试漏等检查。

(4)各种灶具的制造,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经煤气主管部门认可。

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

如一次未点着时,需立即关闭用具开关,稍停片刻再按要求重新点火。

大型煤气炉灶,应设固定点火装置。

(5)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开关,采取通风措施,熄灭火源,禁止开、关电气设备,并通知供气部门检修。

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使用明火试漏。

四、天然气炉灶防火措施(1)管道最好采用架空或在地面上敷设。

管道的专用针型阀门必须完整良好,各部位不得泄漏。

(2)用耐油、耐压的夹线胶管与管道相连接时,接口处必须牢固紧密。

(3)应设置相应的油水分离器,并定期排放被分离出来的轻质油和水。

(4)要经常检查管道,发现漏气时,严禁动用明火或开、关电气开关,并打开门窗通风,另外还应立即通知供气部门。

(5)使用时突然熄灭,应关闭阀门,稍等片刻再重新按要求点火。

金属烟筒口距可燃物构件应不小于1米,并应装拐脖,防止倒风吹熄炉火。

(6)供气管道需进行维修时,必须先全面停气,停气、送气时应事先通告用户。

新安装的管道应经试压、试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沼气炉灶防火措施(1)点火试验要在输气管安装的沼气炉上进行,点火时应小心,严防产生负压。

(2)在沼气池作业,使用各种器具时,操作宜柔缓,不可过于猛烈,并要打开导气管,排气泄压。

在大型沼气池盖上和储气缸上,应当装有安全阀或防爆安全薄膜,在池的周围则要修筑排水沟。

(3)进行池内检修时,应先用鼓风机通风换气,并将小动物送到池内进行实验,确认安全后,人员方可进入,但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照明。

(4)火源与沼气池进料口、出料口及池盖位置,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不得向池内投入任何无关的杂物。

(5)输气管道各连接部位应严密紧固,对于变质的塑料(胶)管应及时更换。

管道系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装设必要的总开关、分开关和水封式回火防止器。

(6)应用肥皂水或碱式醋酸铅试纸做试漏试验,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

(7)使用炉灶时,应先点火后拧开关。

炉灶与可燃物及可燃构件之间应保持:米以上。

六、煤油炉防火措施(1)煤油炉应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地方,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

(2)加注煤油必须在炉火熄灭时进行,洒在炉体上或溢流到外面的油,要及时擦试干净。

汽油不得掺人煤油内混烧,也不准用汽油或其他闪点在28℃以下的易燃液体做煤油炉的燃料。

(3)捻芯炉在更换捻芯时,要使用与原带粗细相同的棉纱。

(4)气化炉的储油灌装油不得超过四分之三,打气不宜过多。

当油气化后,先点火,而后打开阀门放气。

要经常检查油管,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5)使用煤油炉时,要有专人照看,不准小孩、弱智者玩耍或摆弄。

(6)煤油炉使用完毕必须经充分冷却,才能装人箱、盒内存放。

七、厨房炊事防火措施(1)偎、炖、煮各种食品、汤类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过满,在沸腾时应降低炉温或打开锅盖,以防外溢。

(2)火锅在使用时,应远离可燃物,井使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桌板。

若使用可燃材料桌板时,应在锅底铺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垫板。

(3)油炸食品时,油不能放得过满,油锅搁置要平稳,应控制油的温度。

起油锅时,人不能离开,油温达到适当高度,应即放入菜肴、食品。

遇油锅起火时,特别注意不可向锅内浇水灭火。

(4)炉灶排风罩上的油垢要定时清除。

(3)火中逃生的注意事项1、房间内的床下、桌下、洗漱间和无任何消防设施保护的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均不能作为避难场所。

即使暂时看不到火焰、烟气的熏、蒸也可使人昏迷致死。

2、不要乘坐电梯。

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

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3、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极有利于逃生疏散,应注意利用。

4、不到万不得以,不要跳楼。

在火灾中由于心慌而跳楼的例子很多,但多数非死即伤。

因为据统计,在3层以上往下跳死亡概率极大,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跳楼。

但是,火灾时若被火势威逼,万般无奈跳楼之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设法减少伤亡。

(1)要多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这样可以减缓着地时的冲击力。

(2)尽量选择往楼下的电话线、石棉瓦车棚、草地、水池或树上跳,这样可以相对减轻伤亡的程度。

(3)徒手跳时要抱紧头部,身体弯曲,抱成一团,避免头部着地。

(4)烧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在所有灾难事故中,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如森林大火,工厂、民房失火,锅炉爆炸等所产生火焰、热、蒸气、化学物质、毒剂、有毒烟雾等使事故现场人员皮肤烧伤,火焰、毒剂、蒸气从呼吸道吸入,损伤鼻腔及咽、喉部,也可造成气道甚至肺的损伤(吸入性损伤)。

地区性的灾害防治机构应将烧伤列为重要预防,训练课题之一,并成立军民协作烧伤救治网。

烧伤救治网应在平时制订好抢救预案,组织专业培训,模拟灾难性烧伤事故演习。

其他如通讯联络机构、交通运输机构、消防队伍、中心急救站、医院烧伤专科医护人员在上级指挥下,一旦发生烧伤事故,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将伤员救出,并施以医疗急救,并根据伤情分类后送到有关医院。

在火灾事故中,消防队员与抢救人员应互相配合,在灭火与抢救伤员时防止伤员再度负伤和抢救人员被烧伤。

伤员脱离火源后,应检查着火的或被酸碱液浸的衣服,并脱去衣服,火焰烧伤者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保护创面,防止再次污染和再次损伤。

一、热液烫伤要迅速将衣服脱下。

必要时用冷水或自来人浸沐伤处。

肢体部位烫伤用此法效果比较好,可减轻疼痛,减轻损害。

浸沐时间一般为半到一小时,或到不痛为止。

二、凝固汽油烧伤应以湿布覆盖。

三、强碱类烧伤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碱等烧伤的伤员,应:(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

在水冲前避免使用中和剂,以免产生中和热,而加重烧伤。

一般在大量水冲洗后不需要用中和剂。

如果用中和剂(如用弱酸1%枸椽酸),仍用大量清水冲洗。

(二)若为干石灰所引起的烧伤,应先将石灰粉拭干净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将伤部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烧伤。

(三)在急救时要特别注意眼部的彻底冲洗,然后再涂抗菌油膏。

四、强酸类烧伤如硝酸、硫酸、盐酸、石炭酸等烧伤的伤员,应:(一)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创面,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石炭酸用酒清中和,因石炭酸不溶于水),中和后再用大量水彻底冲洗,(二)特别注意眼部的冲洗,然后涂抗菌膏每日4次,视需要用阿托品扩大瞳孔。

五、吸入性烧伤有呼吸道梗阻时,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吸吸道畅通。

心脏停跳时,及时做心脏挤压,恢复心跳。

病人有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止痛剂。

六、休克伤员就地给予抗休克、补充平衡盐溶液后再送,这类伤员应由专人专车护送。

(5)烧炸伤的家庭救护烧炸伤的家庭救护热闹更需祥和。

为营造节日氛围,大放烟花、大点鞭炮而造成伤害,是春节期间最应注意的。

然而不该发生的一旦发生,尤其在家庭社区,最要紧的是对付烧炸伤的应急措施。

一旦有人焰火烧伤,除应立即脱离现场外,尚要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用自来水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