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期限
对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次。(民诉99条)
诉前证据保全。商标法58条规定,法院必须在接到申请后48小时内作
出裁定,同意的立即执行,申请人应在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商 申请证据"小汶58条)
保全 诉中证据保全。民诉没有规定诉前证据保全,诉中申请证据保全,应当
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提出。证据保全未规定当事人有权申请复议。(证 据规定23条)
交换证据应该在答辩期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规定37条)
证据交换
法院组织证据交换的,交换之日举证期限届满。(证据规定38条)
一、二审新证据。应当在开庭前或开庭时提出,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人
提交新证 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受少与30日限制。(证据规定42,举证时限规 据定通知8条)
再审新证据。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证据规定44条、民诉125条)
简易程序。3个月。无延长规定,如超过三个月,则转为普通程序,从立 案之日起计算审限(刑事案子从转为之日起计算审限,审限若干规定第 八条)。
特别程序。30日,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天。
船舶碰撞、共同海损。1年,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最高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的若干规定第2条,民诉135条,
普通2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 法通则135条)
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 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 诉讼时效
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
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 的。(合同法129条)
以指定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3条)
诉讼请求诉讼请求。35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 或提出反力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
诉期间 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 限。(证据规定34条)
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30条的规定,请求权竞合的情况下,债权人依 据合同法122条的规定起诉时作出选择后,在一审开庭以前又变更诉讼
件期限 院在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二审
决定时申请复议,法院应在3日内对复议作出决定。(民诉46、48条)
对民事罚款、拘留决定不服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5日。 (审限若干规定第2条,民诉105条)
应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向法院申请延期(民诉76条)
普通程序。6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 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法院应在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7日内立案,立案庭应在决定立案的 立案
三日内移送审判庭。(审限若干规定第6、7条)
申请先于
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前采取(民诉意见106条)
执行
国内。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自发出公告
之日起经过60天的,视为送达。(民诉84条)
公告送达
涉外。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式送达的。自公告之日期满六个月。(民诉
民诉意见170条)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
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民诉134条)
对判决上诉。对判决的上诉期为15日。
对裁定上诉。对裁定的上诉期为10日。(民诉147条)
涉外案件。对判决、裁定上诉均为30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247条)
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在5日内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在收到上诉状 院移送案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5日内送达上诉人:原审法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
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0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
(民诉93条)
申请财产
保全 诉中财产保全。情况紧急的,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级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应在30日内审结。 议
(民诉38条,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民诉的若干规定第5条)
由双方协商并经法院认可,法院指定的普通程序不少于30日,但经双方 当事人同意,可以少于30日,前述举证时限届满后,基于特定事实法院 酌情要求提供证据或反证的期限,不受30日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 举证期限
法院应当在开庭前3日用传票传唤当事人。对代理人应当用通知书通知 传唤期限到庭(对诉讼参与人没有规定提前多久通知)。传票传唤是按撤诉处理
和缺席判决的前提条件。(民诉意见155条)
申请回避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也可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应在提出后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
245条)
国内。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 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 答辩期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113条)
涉外。答辩期30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246条)
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法院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裁定。 管辖权异
请求的,法院应该准许。
变更诉讼
请求或反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当事人对期限有
诉后举证约定的,经法院认可。(举证时限规定通知7条)
期限
申请增加对于申请增加当事人,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期限内提出,但是鉴于申请 当事人的增加当事人必然涉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因此,应该在举证期限内提
期限出。(民诉意见57条)
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
书次日计算。(证据规定33条,举证时限规定通知1、2条,简易程序
22条)
简易转普
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应该补足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 通后举证
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少于30日.(举证时限规定通知第2条)
期限 管辖权异当事人在一审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驳回当事人 议后举证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生效后,依照《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期限 重新指定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法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