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研究
125.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1996
126.张谊生助词与其相关格式 2002
127.张 静汉语语法问题 1987
128.赵元任.吕叔湘汉语口语语法 1979
129.朱德熙语法讲义 1982
130.朱德熙朱德熙文集 1999
131.戴维·克里斯特尔.沈家煊现代语言学词典 2000
132.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89
48.齐沪扬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期刊论文]-汉语学习 2002(2)
49.齐沪扬“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期刊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
50.齐沪扬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2002
51.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 1989(03)
52.石毓智.徐杰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语文2001(5)
89.朱晓亚现代汉语问答系统研究 2001
90.朱庆之关于疑问语气助词"那"来源的考察 1991(02)
91.著作类
9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 1995
93.陈光磊汉语词法论 1994
94.丁声树.李荣.中国语文杂志社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999
9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1986
9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1989
85.张静浅谈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么"[期刊论文]-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4(1)
86.祖生利<疑问语气词的来源>补说 1996(09)
87.张小峰试谈否定和语气的互相影响[期刊论文]-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88.张久关于语气词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7)
112.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 2002
113.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 1996
114.邵敬敏.陆镜光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探索(二) 2005
115.邵敬敏.任芝(鍈).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2003
11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 1999
11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 1999
9.戴耀晶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期刊论文]-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10.方 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 1994(02)
11.方 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 1995(04)
12.郭 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 2000(02)
13.高 明语气助词的音高分析 1996(04)
42.陆俭明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 1982(06)
43.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 1984(05)
44.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 1985(04)
45.罗 骥现代汉语"呢"的若干来源及其其嬗替演变情况 2004(07)
46.李 秀试论现代汉语的疑问句式 1999(06)
47.木村英树汉语语气助词传达功能的语用学探讨 1992
118.太田辰夫.蒋绍愚中国语历史文法 1987
119.温锁林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语语用平面研究 2001
120.王 力国现代语法 1985
121.王 力王力文集·第九卷·汉语史稿 1988
122.徐 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2001
123.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1997
124.袁 晖.戴耀晶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 1998
79.袁静亚疑问句研究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1997(02)
80.张伯江汉语疑问句的功能解释 1993
81.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 1997(02)
82.张伯江.方 梅汉语口语的主位结构 1994(02)
83.张云秋现代汉语口气问题初探[期刊论文]-汉语学习 2002(2)
84.钟兆华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和发展 1997(01)
10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1982
106.吕叔湘语法研究入门 1999
10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1984
108.马 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 2004
109.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 2001
110.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2004
111.马建忠马氏文通 2002
2.期刊论文周晓林.ZHOU Xiao-lin《老乞大》《朴通事》中"那"字类疑问句及其历史沿革-学术交流2006,""(9)
元末明初<老乞大><朴通事>中的"那"字类疑问句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是非问句和表示反诘的是非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吗".另一类为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呢".以上看法对前贤的观点作了补充.从历时角度考察,使用"那1"的疑问句至迟在魏晋时期已出现,使用"那2"的疑问句至迟在宋代也已出现."那"字类疑问句在元代和元末明初使用频率较高,但它在明代以后并未消失.
53.史冠新临淄话中的语气词"吧 1989(01)
54.史金生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 2000(05)
55.史锡尧语气词"了"、"呢"的表意作用 1990(02)
5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期刊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57.沈 炯疑问语调的形式 1990
58.沈阳疑问句移位与汉语疑问词的句法分布 2001
133.Lyons John SeMantics 1997
134.Saeed J I Semantics 1997
1.期刊论文王树瑛.WANG Shu-ying再谈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语助词"尔"既表"决定之意,又表疑问",即相当于现今的呢2和呢1.唐代起"尔"不再出现,呢2有了新的来源"裹、在"并在唐宋普遍使用.而呢1则在五代时禅宗语录里才出现了"聻(你)",由于"聻(你)"使用范围很小,在短期内便趋于末路.而曾与之同源且生命力极强的呢2便担负起呢1之职,为区别起见,用与"聻"音近的"那"来表示呢1,并且分工渐趋明确:呢1用"那",呢2用"哩".但两者的用字经常出现混同的情况,并最终走向统一,都用"呢"来表示.
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研究
作者:李君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1.论文类
2.曹广顺《祖堂集》中与语气助词呢有关的几个助词 1986(02)
3.陈妹金北京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功能及成因 1995(02)
14.高增霞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
15.何 刚疑问句的语言学解释--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 1997(02)
16.贺 阳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1992(05)
17.胡明扬陈述语调和疑问语调的"吧"字句 1993(05)
18.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下) 1981(06)
19.胡裕树.张斌从吗和呢的用法谈到问句的疑问点 1989
20.黄国营吗字句用法初探 1986(02)
21.黄正德汉语正反问句的模组语法 1988(04)
22.黄明晔疑问句的句尾语调 1992(01)
23.侯玲文谈"否定是非问句"[期刊论文]-汉语学习 2002(4)
24.胡炳忠有关"呢"的两个问题 1989(02)
31.康亮芳简谈疑问句的构成要素及语法标志 1999(01)
32.康天峰.牛保义疑问句语用因素分析 2002(04)
33.李大勤"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期刊论文]-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6)
34.李淑静.胡壮麟语气与汉语的疑问语气系统 1990
35.李亚兴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 1986(02)
4.陈妹金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 1992(04)
5.陈 颖现代汉语假设分句末尾的"吧"和"呢" 2001(01)
6.程凯汉语是非疑问句的生成解释[期刊论文]-现代外语 2001(4)
7.储诚志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问题--以啊为例 1994(04)
8.戴耀晶传疑与传信:汉语疑问句的语义分析--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 2000
74.熊仲儒"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 1999(02)
75.叶 蓉关于非是非问句里的"呢" 1994(06)
76.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 1993(02)
77.杨年保略论语气助词与语气词的分立[期刊论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
78.袁本良变换·节律·语气--《中国文法要略》修辞观谈片[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3(5)
25.胡明扬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1987
26.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
27.金立鑫关于疑问句中的"呢"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