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杭州师范大学生态学2012--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生态学2012--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6、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20分)
7、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20分)
杭州师范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7
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判断题(10*2=20分)
1.部分内温动物具有异温性,这种生理现象与外温动物的冬眠一样,是一种对低温的适应。
7.进化可以包括从DNA序列到形态到社群行为各个水平,个体发育过程的变化不是进化,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不是进化。()
8.植物因食草动物的“捕食”而受到伤害,但植物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9.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10.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二、名词解释(10*3分=30分)
5.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群落发生演替?
6.简述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四、论述题(20分*2个=40分)
1.从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谈谈该如何保护环境。
2.简述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MacArthur平衡说及其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杭州师范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杭州师范大学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3
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说明:1、命题时请按有关说明填写清楚、完整;
2、命题时试题不得超过周围边框;
3、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选10题,每题6分,共60分)
1、生态因子
2、环境容纳量
3、自疏现象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简述三种演替顶级理论的特点。
6.详述至少三种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麋鹿曾在国内广泛分布,是我国特有野生动物,但上个世纪初国内种群宣告灭绝,全世界仅有18只麋鹿在英国乌邦寺庄园侥幸得以保留。自1985年"麋鹿重引进项目"启动以来,国内十分重视麋鹿种群的复壮和保护,如今国内种群数量已突破7000只。然而,麋鹿重引进种群的这种特殊性,使麋鹿种群出现白内障、难产、母鹿长角等情况。尤其是近十年来,麋鹿种群因感染病菌(如魏氏梭菌病)患突发性疾病,导致大量个体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请结合生态学知识谈谈国内种群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这类种群。
二、问答题(共90分)
1.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10分)。
2.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10分)。
3.简述土壤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10分)。
4.简述火对森林主要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10分)。
2.陆地生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陆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特征是什么?(15分)
3.简述MacArthur的岛屿平衡学说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意义。(15分)
4.举例说明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15分)
5.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它的主要类型。(15分)
6.说明低温的生态学意义。(20分)
1.生态因子
2.耐受性定律
3.趋同适应
4.空间异质性
5.生态入侵
6.生境
7.群落交错区
8.食物链
9.群丛
10.优势种
三、简答题(10分*6个=60分)
1.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2.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3.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
4.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2.净初级生产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解释光周期现象并说明其在动、植物中的表现。
2.从形态、生理及行为三个角度简述生物对水分的适应。
3.简述Lotka-Volterra模型各参数含义及下列四图中两个物种竞争的结果(分别列出每个图中的参数比较)。
4.简述三种反映群落种类组成数量学特征的指标及含义。
5、社会等级
6、生态入侵
7、趋同适应
8、生活型
9、生物多样性
10、生态平衡
11、同化效率
12、富营养化
二、问答题(共90分)
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10分)
2、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10分)
3、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10分)
4、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
5、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10分)
2.全球变暖是最后关注的生态学热点问题之一,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政治、经济领域都被谈论了几十年,多数人积极认可这一事实并试图努力控制这一现象的加速发展,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就如同近几年的天气特征一样,冷、暖年份总是交替的,最终维持了冷暖总量的平衡。请用你掌握的生态学知识来判断上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
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8
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非颤抖性产热
2.生物学零度
3.协同进化
4.-3/2自疏法则
5.生态位
6.生态入侵
7.生活型
8.先锋种
9.荒漠
10.生态平衡
11.生物扩大作用
到高分别是基因、种群、群落和生物圈。()
3.不同海拔高度氧气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相似,氧分压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下降而导致动物高原缺氧反应()
4.只要植物叶面积指数不断增大,初级生产量也就会不断增加。()
5.水体富营养化后物种多样性下降,生物量会增加。()
6.农田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农药对害虫不再具有毒杀作用,这是生物协同进化的典型例子。()
考试科目代码:726
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共60分,每小题各6分)
1.生态入侵
2.优势种
3.边缘效应
4.光饱和点
5.食物链与食物网
6.中生植物
7.领域
8.生活史
9.生态平衡
10.净初级生产量
二.问答题(共90分)
1.试述逻辑斯谛模型的特征及生态意义。(10分)
杭州师范大学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6
考试科目名称:生态学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环境容纳量
2.边缘效应
3.全球变化学
4.自疏现象
5.生态位
6.生态入侵
7.种群间的协同进化
8.生活史对策
9.负反馈
10.富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