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第2版)》课程教学方案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第2版)》(孙瑞新等编)
一、大纲要求及教材特点:
本教材基于Office套件中的Access编写,突出“宽、浅、用、新”,充分体现新颖性、先进性、通用性和易学易用性,具体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新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取得了与主流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一致性。
2、提供了多种可视化工具,可设计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具有连接SQL Server的能力,能作为网络数据库使用。
3、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易学易懂,以实用为主。
二、重点与难点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
2、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3、窗体和报表的设计与使用
4、宏、数据访问页、模块的应用
5、 Access应用实例设计
三、学生现状分析
计算机班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还比较差。
开学之初,学生既有活跃的一面,又有纪律学风混乱,对新开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
加之学校实习条件有限,学生的实践课时较少,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的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常用操作,掌握数据的查询和统计,掌握窗体的设计与使用,掌握报表的设计与使用,理解宏、数据访问页和模块的知识,了解Access应用实例。
五、学生技能培养目标
1、熟练完成数据库和数据表的相关操作。
2、利用多种方法创建查询。
3、能创建和使用窗体对数据进行输出。
4、掌握报表的排序分组、计算汇总及打印。
5、完成数据访问页的相关操作。
6、会创建和设计宏及模块。
7、能利用Access设计简单的数据库系统。
六、教学措施及主要教学方法
1、教、学、练相结合、注重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针对本门课特点,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多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尽力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善学善思。
4、勤辅导,加强作业指导,重视学优生培养,通过学优生带动一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践教学中强化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法,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鼓励学生竞争。
6、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七、学生实践活动设计
1、建立数据库及相应的数据表。
2、使用多种方式创建查询。
3、建立窗体并且使用窗体对数据进行操作。
4、建立报表并在报表中完成各种数据操作。
5、创建数据访问页及设计数据访问页。
6、设计和创建宏,编写简单的VBA程序。
7、利用Access设计符合实际应用的数据库系统。
八、教学进度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