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想听吗?故事发生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一棵树上,看到地上有一个大大的蛋。
然后它就想这个蛋孵出来会是什么动物呢?正在这时,这个蛋壳破了,出来了一只小恐龙。
可这只小恐龙急着要找妈妈,它问小鸟:“你知道我妈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吗?”小鸟告诉它:“你妈妈的腿长的粗粗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恐龙根据小鸟说得话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能。
那我们来看看小恐龙找到了妈妈没有。
小恐龙往前找,真的被它找到了腿粗粗的动物。
可是它妈妈吗?那小恐龙为什么会找错呢?)(不能。
为什么不能?)只有认真观察物体了才能找到它的妈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应该如何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一)观察恐龙1、老师把恐龙的模型带来了。
请你说说这恐龙到底是怎么样的?(说说恐龙的特征。
)2、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其它同学还看到了哪幅图片的?你为什么会看到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看到不同的图片还有吗?你为什么看到的是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老师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起立过的。
那你看到的是哪一面的呢?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个图?3、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看到的那个面说清楚了。
现在,全体起立,请每小组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向前进一个位置。
再请你观察一下,现在你看到的是恐龙的哪一个面?为什么和前一次看到的面不一样了呢?(板书:位置变了,图像也变了)4、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请你坐回自己的位置。
把你们组的小恐龙拿起来,转一下,请问现在你看到的面和第一次看到的面一样吗?现在你们的位置又没有变?为什么会不一样了?(板书:物体转了,图像也变了。
)5、同学们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还会动脑筋。
就在我们观察恐龙的同时呀。
电脑里有几个小朋友也在观察恐龙。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它还带给我们一个问题。
谁能来解决呀?为什么小亮看到的是正面?小明看到的是侧面?小红看到的是后面?(二)、观察书本。
1、你们真厉害。
小恐龙呀觉得这观察物体太好玩了。
于是他就拿了一些书来观察,你们能观察吗?先请小组里的同学把数学书绑成一捆竖起来,摆在桌子的中间。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的是哪个面?为什么?2、你看到是哪个面?为什么?3、我们去看看小恐龙他们的观察的怎么样了。
(出示做一做)6、你能给他连一连吗?7、同学们有没有一点累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点到哪一个面上,就请小组里的同学站到能看到这个面的那个方向,听清楚了吗?好,看看哪个同学反映最快。
(三)、观察汽车小恐龙得去找妈妈了。
小亮他们带着小恐龙往前走。
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什么了呢?1、汽车。
对,汽车。
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看到的各是哪个面?2、小明和小亮为什么看到的是同一个面?(板书:位置相同,图像相同)3、那如果小恐龙要看到的是侧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想看到后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4、我想小恐龙了一定在为我们同学这么精彩的发言而感到开心。
我们看了这么多物体,你想说点什么吗?(四)、观察雕塑。
小恐龙在小亮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妈妈,而且还来到了我们学校。
看,他们来到了校门口。
刚到校门口,小恐龙就被一样物体给吸引住了,你们认为是什么?1、对呀。
它被我们学校那美丽的雕像吸引住了。
这是小恐龙看到的几幅图片。
你认为这几幅图小恐龙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2、如果小恐龙想到我们教室里来,他们要经过哪两个面?如果到报告厅的话要经过哪两个面?三、小结小恐龙跟了我们一节课,你想小恐龙会对你们说点什么呢?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教案设计「篇二」一、学生整体学习数学情况分析1、由于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特别是计算技能方面比较强。
2、孩子们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喜欢操作。
性强的学习内容。
特别喜欢声形并茂、具有动画效果的课堂学习。
3、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孩子们都能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中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座位安排便于个别化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全班24人,以四人为一组,见图,其中☆表示发言积极的学生,思维灵活的学生,◇表示思维反应较快,学习良好水平的学生,●表示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示学习有困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爱心和关注的孩子的座位。
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分层教学目标:1、上限:通过学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区分左右侧面。
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力。
2、下限: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六、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2、咦!他是谁?猜一猜。
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
4、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学生活动: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数,1、2、3。
3、照片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多媒体运用:1、课件出示学生的背面照2、课件出示两张侧面照3、课件出示学生正面照【设计理念】: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
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1、本位观察教师活动:①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
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②提问: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③观察好了,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④学生反馈,教师进行点拨学生活动:①有礼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说一说③大胆地和全班同学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边,看到了什么?④判断同学回答的对与错⑤看到的都是小熊侧面的学生起立多媒体运用:按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小熊前、后、左、右各面的照片。
个别化教学:①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尝试回答②请中等想、水平的学生发表意见,再请思维灵活的学生补充。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玩具。
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2、换位观察教师活动:①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换个位置再来观察呢?②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
③提问:现在你观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个面?看到的样子和刚才一样吗?④反馈提问:咦,怎么不一样呢?你们每个小组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熊呀?小熊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其他同学认为呢?⑤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学生活动:学生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下个位置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思考回答:看到的结果为什么和刚才不一样个别化教学: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中,听听学困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理念】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
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
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教师活动①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你可以随意地观察小熊的每一个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②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观察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③师:我们请这组的四个小朋友一起来演示一下。
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你们觉得这样能看清小熊的每个面吗?④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师:转给我们看看。
你们觉得他们组的方法怎么样?其他小组也把小熊转一圈,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每一个面。
⑤师:看清楚了吗?让小熊面朝黑板坐好。
下面来做看物体找位置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熊照片,我任意点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学生活动:①小组活动、讨论②学生回答:如,我转了一圈,观察了小熊的我把小熊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③参与游戏:看物体找位置多媒体运用: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图片个别化教学:关注学困生活动、游戏时的表现,给予及时帮助。
【设计理念】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
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教师活动:①书本练习:连一连②观察恐龙。
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翻开书本67,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
③连线练习。
观察汽车④做一做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来连一连!(翻开书本67)(反馈)⑤观察查壶。
看样子,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试试能不能帮这三个小朋友解决一下问题呢?这三个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们看到的茶壶会一样吗?那他们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呢?(思考一会儿再出示)(出示从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壶)是谁看到的?⑥猜物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