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奇妙的世界

我们奇妙的世界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的措施: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的措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结合生活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3.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1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生子的掌握情况。
开始听写:变幻蜡烛普通模型
师:请对照大屏幕互换批改。
2复习第一段
师:在作者眼中,世界是什么样的?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出示并复习第一段:)
师:对,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感觉,他的感受是奇妙的有生命的,接下来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吧.
旁注
设计意图:
通过听写的方式,巩固上节课同学们学习字词的情况。
初步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发现大自然美的思想感情。
解决措施
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解决措施
讲解引导感悟,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创设宽松良好的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旁注二、教ຫໍສະໝຸດ 重点和难点旁注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纸发明的过程,知道蔡伦发明的纸的特点。
(三)
展示交流情智共享
1.读一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抓住动词,重点有序介绍。
3.照样子,口头有序介绍一次手工活动过程。
4.练习用连续动词有序的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交流概括,知道蔡伦造纸的过程,然后在让学生说说自己做手工的经历,在巩固中提升。
课时安排
9课时
清水河镇育英小学“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法模式教案
课题:22我们奇妙的世界备课人:丁大伟
备课时间2019、5、5
上课时间:课时: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幻、呈”等11个生字,会写“呈、幻、蜡、烛、诱、润、乘、芒、剑、普、通、模、型”1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师:同学们,(我们先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欣赏了这些图片,在你的眼中世界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的世界,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答案。我们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奇妙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们奇妙的世界》,去用心体会世界的美好吧。(板书课题)
(四)
实践拓展情智共生
4.练习用连续动词有序的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
通过练笔,会使用连续动词把一段话写清楚。
四、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过程:
竹片做成重
丝绸当纸贵
棉絮和麻做纸粗厚
树皮、破布做纸轻薄便宜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抄写生字词语。
选做题: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六、教学反思(从课程标准的落实、高效课堂及课题研究在课堂中的体现来反思)
3.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的什么景物呢?请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4.分享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句一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了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现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师:读了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空是如何变色的,抓住关键词语,强调颜色的变化。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晨太阳升起,它代表了朝气和活力
(2)学生读词语
(3)呈现光辉光芒普通雕饰模型
(4)知道词语“光辉”“光芒”都与光有关系。
3、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学生交流,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写世界的奇妙。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他是全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作者对世界的感受,他的感受是奇妙的,有生命的。
(3)交流星空中星星闪烁的部分,星星像蜡烛一样闪着光。
(4)交流雨水和水洼部分,同学们观察水洼是怎样的?怎么会是镜子呢?上面有天空的图案所以像镜子一样。
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和作者大胆地想象。让学生知道天空变化的多端。
(四)
实践拓展情智共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世界上想象力最好的人就是你们,有位名人说过,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我们的世界除了作者写的这些,还有许多其妙的事物,请你们也用笔来写这个奇妙的世界吧.
清水河镇育英小学“情智共生”四步教学法模式教案
单元总课题
大自然的美好
年级
三年级
旁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3.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4.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教学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
难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理解“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
方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
旁注
设计意图:
运用色彩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
合作探究情智共融
合作探究
二.学习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
5.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字词。疏通文意。
2.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阅读书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获取更过的知识和信息。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世界的奇妙、美好,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呈、幻、蜡、烛”4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随文识字。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奇妙的世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天空的珍藏
三、教学过程
(一)








一:导入新课
5师: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感受天空的奇妙。
小组合作,继续寻找天空的奇妙
1、默读第4~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景物的奇妙?
2、并用“——”横线画出最能体现景物奇妙的词语或句子。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对天空感兴趣,通过学生自读交流天空的奇妙,学习字词为学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习2-8自然段,感受天空的奇妙。
出示阅读要求:自由出声朗读第2-8自然段,想想这几段是围绕那一自然段来写的?丢写了哪些景物?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1.这几段是围绕第二自然段来写的,第二自然段就是这几段的总起句,也叫中心句。
2.天空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教师出示卡片(天空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群星)
课文这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二)
合作探究情智共融
合作探究
一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找找作者是从几
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什么?把你找到的信息在文中圈出来。
师:你们很会搜集信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天空的珍藏和第九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大地的珍藏。板书:天空大地
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2-8自然段,感受天空的珍藏
(三)
展示交流情智共享
学生交流相关的句子。
(1)出示第四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写得好,写出云彩的奇妙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天空云彩的奇妙还在于变幻的无穷,天空中的云彩会呈现怎样的形状,告诉我们怎样的故事呢?带着奇妙读出这些句子。
(2)交流落日的余晖部分,通过颜色的变幻,写出落日颜色的变化。好像是画家在一个幕布上涂上了金色、紫色和红色。
师:让我们变身小精灵飞到天空中,去看看天空的珍藏吧.
教师出示读书要求:
4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快速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教师板书:太阳升起云彩雨点落日余晖
群星
师:原来天空有这么多的珍藏,作者都写的这么清楚,你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教师出示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那些词语能够体现太阳升起的奇妙呢?这句话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太阳带给你什么感觉呢?太阳怎样变成了蔚蓝色的呢?我们带着这种奇妙的感觉读一读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