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

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
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
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

”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1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12.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13.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有利于统治人民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记录了秦始皇的统一伟业。

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
A.圆形方孔钱 B.交子 C.蚁鼻钱 D.刀币
1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盐铁官营 D.建立郡县制
18、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19、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史记》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20、下列谚语中能证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的是()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
2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22、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23、《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作者的作品 B.编写体例不同
C.同一时代的作品 D.记载内容相同
24、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25、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8分,共50分。

26、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

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4分)
(2)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秦皇”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汉武”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3)“秦皇”、“汉武”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

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4)为加强监察制度,这两位帝王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唐蕃会盟碑碑文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

(2分)
(2)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在唐太宗时期, 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2分)
(3)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 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2分)(4)元朝政府针对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2分)
(5)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2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6分)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4分)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和新疆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A B B B 6-10: C C C D B 11-15:B A D C D
16-20:A A B D B 21-25:C A B D C
二、非选择题:
26、(12分)
(1)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分)(2)对外开放政策。

(2分)
(3)西域都护。

(2分)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
(4)交通运输先行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物品与信息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周边环境;推动沿线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等。

(只要言之有理,2分)
27、(10分)
(1)“焚书坑儒”(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加强思想控制或维护封建统治(2分)
(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4分)
28、(10分)
(1)藏族。

(2分)
(2)文成公主入藏。

(2分)
(3)驻藏大臣,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治。

(2分)
(4)宣政院(2分)
(5)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

(2分)
29、(18分)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分)
(2)郡县制。

(2分)
(3)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6分)
(4)A锦衣卫和东厂B军机处(4分)
(5)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