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安全手册

爆破安全手册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爆炸场所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则》《民用火工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民用炸药库安全规范》第一章术语和定义(1)爆破作业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作功,以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

(2)爆破作业单位持有《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从事爆破作业的单位,分非营业性和营业性两类。

非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是指为本单位的合法生产活动需要,在固定区域内自行实施爆破作业的单位;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承接爆破作业设计、施工、安全评估、安全监理项目的单位。

(3)爆破技术人员指具有爆破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从事爆破工作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

(4)爆破作业人员指从事爆破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员、安全员和保管员。

(5)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时对爆区附近保护对象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

如爆破引起的振动、个别飞散物、空气冲击波、噪声、水中冲击波、动水压力、涌浪、粉尘、有害气体等。

(6)爆破作业环境爆破作业环境泛指爆区及周围影响爆破安全的自然条件、环境状况。

(7)岩石爆破利用炸药爆炸能量破碎岩石的技术。

(8)露天爆破在地表进行的岩石爆破作业。

(9)地下爆破在地下(如地下矿山,地下硐室,隧道等)进行的岩石爆破作业。

(10)浅孔爆破炮孔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深度小于或等于5m的爆破作业。

(11)深孔爆破炮孔直径大于50mm,深度大于5m的爆破作业。

(12)复杂环境爆破在爆区边缘100m范围内有居民集中区、大型养殖场或重要设施的环境中,采取控制有害效应的措施,实施的爆破作业。

(13)掘进爆破井巷、隧道等掘进工程中的爆破作业。

(14)硐室爆破采用集中或条形硐室装药药包,爆破开挖岩石的作业。

(15)定向爆破采用硐室或深孔装药,使爆破岩石按预定方向运动并堆积在设定范围之内的爆破作业。

(16)水下爆破在水中、水底介质中进行的爆破作业。

(17)高温岩石爆破炮孔孔底温度高于60℃的爆破作业。

(18)预裂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孔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19)光面爆破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20)延时爆破采用延时雷管使各个药包按不同时间顺序起爆的爆破技术,分为毫秒延时爆破、秒延时爆破等。

(21)单段爆破药量采用延时爆破技术分段爆破时,每段爆破的炸药总量。

(22)拆除爆破采取控制有害效应的措施,按设计要求用爆破方法拆除建(构)筑物的作业。

(23)聚能爆破采用聚能装药方法进行的爆破作业。

(24)金属爆破利用炸药爆炸能量破碎、切割金属的作业。

(25)爆炸加工利用炸药爆炸的瞬态高温和高压,使物料高速变形、切断、相互复合(焊接)或物质结构相变的加工方法。

包括爆炸成形、焊接、复合、合成金刚石、硬化与强化、烧结、消除焊件残余应力等。

(26 )地震勘探爆破利用震源药包爆炸在地层中激起地震波,进行地质构造勘探的爆破作业。

(27)煤矿许用炸药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在煤矿矿井中使用的炸药(28)现场混制炸药将炸药的不同组份分别储存在混装炸药车的不同容器中运至爆破现场,再将各组份混合成可流动的炸药,并通过输送螺旋或泵送入炮孔中的作业。

(29)预装药大量深孔爆破时,在全部炮孔钻完之前,预先在验收合格的炮孔中装药或炸药在孔内放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装药作业。

(30)爆破器材工业炸药、起爆器材和器具的统称。

(31 )起爆方法利用起爆器材激发工业炸药爆炸的方法。

(32)起爆网路向多个起爆药包传递起爆信息和能量的系统,包括:电雷管起爆网路,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导爆索起爆网路、混合起爆网路和电子雷管起爆网路等。

(33)盲炮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设计起爆,造成药包拒爆的装药或部分装药。

(34)爆破振动指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往复运动的过程。

(35)质点振动速度地震波作用下,介质质点往复运动的速度。

(36)振动频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

(37)主振频率介质质点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38)应急预案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第二章炸药库设计安全规范2.1炸药库分级新建、改建小型民用炸药库应由乙级(含)以上工程设计资质,并有民用爆破器材、弹药、火炸药等相关专业设计经验的单位进行设计。

新建、改建小型民用炸药库投入使用前,应由当地公安部门组织验收。

贮存危险品的建筑物危险等级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2.2民用炸药库选址原则小型民用炸药库的选址应执行GB6722的规定。

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远离城镇的独立地段,不应建在城市或重要保护设施或其他居民聚居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目标附近;(2)不应布置在有山洪、滑坡和其他地质危害的地方,应尽量利用山丘等自然屏障;(3)不应让无关人员和物流通过存放库区。

2.3外部距离存放库区有两个(含)以上存放库时,应按每个存放库的危险等级及计算药量分别计算其外部距离,取其最大值者为存放库区的外部距离。

外部距离应自存放库的外墙算起。

(1) 1.1级地面库外部距离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2)1.4级存放库外部距离不应小于100m。

(3)洞库、覆土库外部距离按GB50154执行。

(4)存放库距露天爆破作业点边缘的距离应按GB6722的要求核定,且最低不应小于300m。

2.4总平面布置2.4.1平面布置原则(1)库区内存放库的布置,应根据各存放库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并结合地形特点,以有利于安全、运输和装卸作业。

(2)计算药量较大的存放库不宜布置在存放库区出入口附近。

(3)地面库不宜水平长面相对布置,存放库区运输主干道纵坡不宜大于6%。

(4)存放库区四周应设密实围墙,围墙到最近存放库墙脚的距离不宜小于5m,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m,墙顶应有防攀越的措施。

存放库区周围有陡峭山体、水沟等能起到防盗、防火作用的自然屏障处,可不设密实围墙,但应设铁丝网围墙。

可移动民用爆炸物品库区也可设符合GB/T 7946要求的脉冲电子围栏。

(5)值班室宜布置在围墙外的安全地带,朝向库房面可建设防护屏障或利用自然屏障相隔,自然屏障应具备有效阻挡危险品存放库爆炸冲击波的作用;覆土库区值班室应避开任一存放库的正前方,洞库的值班室应偏离洞库轴线不小于70°。

2.4.2内部距离内部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1)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存放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上述存放库与雷管存放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12m,具体如表2.4-1所示;(2)值班室距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库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2.4-2要求,距雷管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3)洞库、覆土库内部最小允许距离按GB50154执行。

2.4.3防护屏障设计要求防护屏障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防护屏障内为单层建筑物时,不应小于屋檐高度;防护屏障内建筑物为单坡屋面时,不应小于低屋檐高度。

(2)防护土堤的顶宽,不应小于1m,底宽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高度的1.5倍。

(3)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存放库应设防护屏障,防护屏障可采用防护土堤、钢筋混凝土挡墙等形式,并应符合GB50089的要求;(4)值班室若设防护土堤、钢筋混凝土挡墙时,其高度应超过值班室屋顶高度0.5m,其余应符合GB50089的要求。

防护土堤坡脚或钢筋混凝土墙脚距值班室外墙距离不宜大于2.0m;(5)允许在防护屏障的底部用块石或其他块状材料砌筑不高于1.0m的挡土墙。

2.4.4建筑与结构2.4.4.1 安全窗设计要求:(1)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不宜设置中梃。

当设有中梃时,窗扇开启宽度不应小于O.9m,不应设置固定扇。

(2)洞口高度不应小于1.5m。

(3)窗台距室内地面不应大于O.5m。

(4)窗扇应向外平开,且一推即开。

(5)保温窗宜采用单框双层玻璃或中空玻璃。

当采用双层框窗扇时,应能同时向外开启。

(6)存放库的窗应能开启并应配置铁栅栏和金属网,视情可在窗下靠近地面的适当部位设置通风孔并配铁栅栏和金属网。

(7)危险生产区内建筑物的门窗玻璃宜采用防止碎玻璃伤人的措施。

(8)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危险性建筑物不应设置天窗。

2.4.4.2炸药库地面设计要求危险品生产间的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遇火花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面层。

(2)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对撞击、摩擦作用敏感时,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柔性地面面层。

(3)当危险品生产间内的危险品对静电作用敏感时,应采用防静电地面面层。

2.4.4.3危险品储存车间的室内装修要求危险品生产间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危险品生产间内墙面应抹灰。

(2)具有易燃易爆粉尘的生产间的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滑,所有凹角宜抹成圆弧。

(3)经常冲洗和设有雨淋装置的生产间的顶棚和内墙应全部油漆。

产品要求洁净而经常清扫的工作间应做油漆墙裙,墙裙以上的墙面应采用耐擦洗涂料。

油漆和涂料的颜色应与危险品颜色相区别。

2.4.4.4危险品储存车间的门和其他设计要求(1) 1.1级存放库的耐火等级应符合GB50016中二级耐火等级的规定,1.4级和面积小于20m2的1.1级存放库的耐火等级可为三级。

(2)存放库应为单层建筑,可采用砖墙承重,屋盖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净高度不宜低于3m。

(3)存放库的门均应向外开启,外层门应为防盗门,内层门应为加金属网的通风栅栏门。

(4)存放库内任一点到门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门的宽度不宜小于1.5m,高度不宜小于2.0m,不应采用侧拉门、弹簧门、卷闸门,不应设置门槛。

(5)存放库地面宜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当以包装箱方式储存且不在存放库内开箱时,存放库地面可采用一般地面。

(6)值班室宜为单层,可采用地面、覆土和洞室建筑方式。

当采用地面建筑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墙四角设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拉结,朝向库房方向不应有窗户。

2.5消防设计(1)存放库门口8m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存放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存放库区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和种植高棵植物,草原和森林地区的存放库周围宜修筑防火沟渠。

(2)存放库区可设高位水池,或设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水泵,水池储水量不少于15m3。

(3)存放库区内单个存放库应配备至少两个5kg及以上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