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就业问题

电子商务就业问题

其实,在我们惯性的思维当中,电子商务都特别火爆,绝对可以算是市场上的超级热点,几乎所有的IT公司都在做电子商务,或者正在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

包括传统行业,只要涉及到互联网,在选用人才时,肯定会挑选与电子商务有关的。

其他行业,也都越来越多的往电子商务方向靠拢。

依赖于电子商务,成为时下的一种趋势。

各家企业都在为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而奋力呐喊,这个行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怎能找不到工作?根据《科技日报》报道:作为信息技术成功运用的典范,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活力和前景的新型信息服务业,其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适应这种形式,教育部2001年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目前全国已有306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多达1万人以上。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很抢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北京2005年的人才需求调查中,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很明显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这么低,找工作这么难,这个专业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热门专业就业困难,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的学生没有才能?是我们的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等方面存在问题?还是我们的企业现在用人的标准太高?或者另有其他原因?
在一次工行“金融@家”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我采访了几个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代表。

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自己都知道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都会自我调节那种失望的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聘只是一种找工作的方式,对自己是一个锻炼,不怕找不到工作,相反,从这个过程里可以悟到很多道理,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很高兴这些学生代表能有如此的想法。

摆正找工作的心态一定要做好,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要看到媒体报道的所谓低就业率就心生惶恐。

大多数学生的心态是好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在它的人才需求计划和院校的培养规模之间,没有做出很好的协调。

每个专业究竟有多大规模的人才需求?我们现在很难拿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第二,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

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该怎样更有机的把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组织好?该如何给学生提供更生动的教材?是教育界及学术界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第三,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说到这一点,其实除了校方,行业协会与企业都肩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

行业协会、企业都应该与学校共同合作,去搭建一个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这个平台,尤其值得探讨。

何况电子商务的实习不像其他传统专业那样需要很多投入,多数时候,远程就可以解决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单纯是学校或是学生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电子商务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如火如荼,而且在各行业的应用逐渐深入起来。

电子商务还给很多人提供了白手起家的创业机会,如果说其他行业到了后竞争时代,那么电子商务领域还存在着大量的机会可以开拓。

刚上学的时候,老师介绍专业时说,我们电子商务类学生出来可以从事什么电子商务策划,电子服务,网络营销,网络广告。

等等一系列行业吧。

但是学了四年之后,我们学出来之后,面临到选择职业时却有些尴尬,因为电子商务的范围太多了,涵盖的也很广泛。

可是就业招聘时,人家更注重某一侧面或某一专业的职业技能。

就好比都是学法律的,人家会问,你专业于婚姻法啊,还是劳动合同法啊,还是刑事法啊?你要说你就是学法学的,反而没人愿意搭理你。

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现在也是这样了,现在网络营销概念是一个比较先进的,而且也能看出发展前景的专长类职业。

可以考一些实用的证,网络营销工程师,这是信产部发的证了,比较权威性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