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雷中学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学科综合测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剽.悍(biāo) 炽.热(chì) 懵懵..懂懂(méng)B.克.扣(kē) 拘泥.(nì) 单枪匹.马(pǐ)C.忖.度(cǔn) 癖.好(pì) 通幽曲.径(qū)D.倒坍.(tān) 咫.尺(zhǐ) 一模.一样(mú)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稔熟荣膺粼次栉比B.告罄要决鸠占鹊巢C.沉湎寥阔断章取义D.制裁矍铄君子顾穷3.(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国人对“键盘时代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现象。
将“引发”改成“激发”。
B.国家领土当然寸土必争,纵是面积狭小的弹丸之地,也要誓死捍卫。
删去“面积狭小的”。
C.尝试过任何写自己故事的作家都知道,写回忆录要比写小说难得多。
将“任何”移到“尝试过”前。
D.时至今日,距中考还有大概不到40天左右的时间。
删掉“左右”。
4.(3分)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情节的叙述正确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上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很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遭受差役刁难,草料场险些被奸人所害,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B.岑参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苏轼是北宋文学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张养浩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词牌名。
C.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孔乙己分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D.“加冠”指古代男子十八岁,表示已经成人;“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是指古代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崩殂”用作皇帝死亡。
5.(3分)小丽平日酷爱古诗文,说起话来喜欢引经据典。
下面几种情境下,她引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李明要到外地去上学,小丽给他送行时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姚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珍惜时间好好读书的名句,小丽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就送你一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吧。
C.小丽想去图书馆,妈妈要她先把作业完成,几番争执后,小丽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D.同桌张海学习上马马虎虎,不求甚解,小丽意味深长地对他说:“‘温故而知新’你不可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间万事,每因“要好看”坏事,做人“要好看”,便多虚伪、少率真,_________________;学问“要好看”,便多浮躁、少沉静,_________________;做官“要好看”,便多贪侈、少端方,_________________;干事“要好看”,便多虚浮、少实效,_________________。
①多欺世盗名之术,少冷坐十年之功②多奉承吹捧之言,少质直针砭之语③多哗众取宠之意,少利在千秋之为④多欺上瞒下之行,少心忧天下之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5)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6)《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一)阅读《爱莲说》,回答8-10题。
(9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凊,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 濯(2) 亵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0.(3分)文中写莲花,赞美莲花的高洁可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二)阅读《油纸伞》,回答11-14题。
(10分)油纸伞①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日用品,已有一千多年制作历史,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雨伞。
油纸伞工艺细腻、美观轻便、典雅别致、晴雨兼用,传承了我国传统制伞工艺,取材于天然之物,纯手工制作,伞面为传统棉纸,伞骨为楠竹,刷纯天然桐油,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②油纸伞起源于纸制伞,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油纸伞工艺复杂烦琐,制作周期较长,全部依赖手工完成。
一把油纸伞要数十道工序才可完成,民谚称:“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据制伞艺人介绍,这门手艺技术要求高,其技艺主要通过师徒相承和师父言传身教,依靠学艺人的悟性及长期实践来掌握。
③以往,人们一提到油纸伞,言必称“苏杭”,好像苏州、杭州才应该有油纸伞。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油纸伞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雨具,制作油纸伞是一项传统的手工业,就像从前的裁缝铺、铁匠铺一样,遍地开花,随处可见。
颇有名气的如四川的泸州油纸伞、江西的甲路油纸伞、福建的福州及洋口油纸伞等,皆传承着千年的制伞古法,雕琢着千年的油纸伞佳话。
④其中福州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在福州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
清时进入繁荣期,清末民初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
辛亥革命后,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⑤古往今来,油纸伞不仅用于遮阳避雨,还是中华传统民艺的典范,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经典。
⑥在古代,凡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书本、文房四宝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
它象征了“路途平安、高中状元”之意,表达了金榜题名的祝福。
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寓希冀支撑门户之意。
“故乡系情意,伞缘传千里。
”“油纸”谐音“游子”,革命战争时期,仁人志士游历四海,寻求真理,身边常有油纸伞相伴。
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油纸伞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妩媚,表达了文人墨客的情怀。
它集古朴怀旧、精致唯美于一身,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在传情达意间展现其魅力,是人们爱不忍释的心仪之物,是世代传承的民艺精品。
(摘编自潘春华《闲话油纸伞》,有改动)11. (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出处中“闲话”一词有“闲谈”之意,区别于正规的介绍,更贴近生活。
B.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日用品的油纸伞制作历史悠久,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
C.油纸伞依赖手工制作,第②段引用的民谚说明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复杂烦琐。
D.油纸伞对制作技艺的水平要求很高,导致油纸伞的使用地域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3分)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闲话”油纸伞的?请简要概括。
13.(2分)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4.(3分)为什么说油纸伞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经典?请概括其原因。
(三)阅读《老圣人》,回答15-19题。
(15分)老圣人(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
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
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
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
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
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
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
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
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
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
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
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
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
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
”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1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
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
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
丢了,就丢了脸面。
”(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
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