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for
季工况运行一格机械通风冷却塔即可满足冷却要
g咖tower
operation
圃Electric
万方数据
Power Construcdon
V01.33,No.3,Mar.,2012
产生羽雾。经计算得一格塔运行时光管换热器数据
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当采用一格冷却塔运 行时加热湿空气所需的蒸汽量很大且空气阻力增加 也较大,不利于技术措施的实现。
合气体温度t。与tSAT相等。由于混合过程中部分水 蒸气凝结成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于是便形成可见的
羽雾。
,
∞ 粤
心毛
< 嘲 列 。缸
\
3
盖
删 倒 把
毒
寸
O
图2消除羽雾措施原理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干球温度/℃
plme
prevention method
图1
湿空气图中排气和大气的混合状态线
Mixed
state
2.2
采用复合型机械通风冷却塔
复合型机械通风冷却塔是将湿式冷却系统与干
F.g.1
line of exhaust and.
atmosphere in moisture chart
式冷却系统相结合的冷却塔1 3l。为厂改善冷却塔排
2羽雾消除技术
由羽雾形成的机理不难看出,在排气与大气相混 合的过程中,只要不通过湿空气过饱和区域和不在湿 饱和空气曲线上的状态点时,均不会发生羽雾;反之, 则会发生可见羽雾。此推论已被实验证明…。湿空 气的状态与其温度、含湿量、相对湿度、比焓、大气压 力、水蒸气分压力及密度有关。其中温度、含湿量和 大气压力为基本参数,决定了空气的状态
垄!!圭!旦
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 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王晓静1,冯碌1,赵顺安2
(1.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120;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00038)
摘要:在北方寒冷地区,机械通风冷却塔冬季运行时常在冷却塔出口形成羽雾,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基于机械 通风冷却塔羽雾的形成机理,研究_r该型塔消除荆雾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际应用得出结论:干湿联合冷却塔是消除机械 通风冷却塔羽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形成机理;防羽雾技术;干湿冷却塔
循环水进 入冷却塔
图4干湿并联冷却塔
Fig.4 Dry-wet parallel connection cooling tower
冷卒气进入冷 却塔进风口
3
羽雾消除技术的应用
国外针对冷却塔羽雾的防治比我国起步早,干、
Fig.5
图5空气串联除雾冷却塔示意
Sketch of the plume prevention
表2冷却塔运行时光管换热器面积、蒸汽量
Talx 2 Required
area
面积及蒸汽量也明显减少。
4结语
通过对羽雾防治技术原理及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研究,采用干、湿联合冷却塔是消除机械通风冷却塔 羽雾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国内情况,空气串联干、
and quality of stealn of
the bare-tube heat exchanger for cooing tower
湿联合冷却塔因其结构简单更便于推广应用。然而 此类冷却塔的换热器经常处于湿热环境中,对换热器 的防腐要求高,冷却塔的阻力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
对换热器的形式及布置作进一步的优化。
5
参考文献
论,1994,8(2):117—122.
[1]卢洪发.日本防止冷却塔发生羽烟的技术措施[J].东方电气评
[2]黄素逸,林秀城,叶志谨.采暖空调制冷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6. [3]唐韵,夏再忠,王如竹.冷却塔白烟防止技术[c]//东南大学,江 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 东南大学,江苏省制冷学会,2006:480-483.
空气状态A点为一直线,即得状态线。在塔排气和
冷却塔在冬季运行时,湿热空气排出塔外与冷空气混
合,由于冷却和凝缩形成含有许多微小液粒群的雾团。 因机械通风冷却塔高度较低,雾团飘散影响了周边居民 区及交通道路的可见度,破坏了城市的景观,造成下风 地区的湿度卜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机 械通风冷却塔消除荆雾也显得越米越重要。
一S01)。
回Electric
万方数据
Power
cD,讲聊砌Vot 33。No.3,Mar.,2012
兰兰兰堂竺兰塑
三壁堂:量!竺堡望璺鲨竺茎翌雯竺登壁竺垩圣堕兰苎塑l要l邑团
的状态点很难达到b点,所以只能适当减少排气中的
含湿量,减少羽雾的产生。
湿饱和空气线
40
结,使含湿量减少至d。。,。凝结热被气体所吸收,混
joint
cooling towers is
one
of the
KEYWORDS:mechanical—draft cooling cooling
towers
towers;plume formation mechanism;plume prevention technology;dry—wet joint
气状态,可将湿式冷却系统排出的湿空气等湿加热。
如图2所示,将湿空气从0点水平移动,通过AB切 线至a点,湿空气的温度由t。上升到£。,此时排出冷 却塔的湿空气与大气混合不会发生羽雾。可采用在 湿式空冷塔的填料层上部加装干式加热装置的方法
加热湿空气,使空气从湿式系统串联流经干式加热系
统装置后排出。如图3所示,此串联式冷却塔占地面 积小,冷却系统相对简单,不存在冷热空气混合不均 匀问题;缺点是因阻力增加会加大风机功率,湿空气 对干式加热系统有一定的腐蚀性。
前的情况采用串联加热空气的方法更简单,也更容易 推广。加热湿空气的热源比较灵活,可以采用汽轮机 抽汽,也可用热水换热器等。现以某电厂为例介绍羽
雾消除技术的实际应用∽。7 J。
某供热机组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冬季运行工况 下循环冷却水量为5 303 m3/h。本地区多年1月份平
均气压为0.100
7
MPa;多年1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
空气从冷却塔中排出与大气混合,此过程的空气状态
可用湿空气含湿图来表示,如图1所示(图中O点为
由于冷却水的蒸发湿热空气带走大鼍热量和水蒸气,使
湿热空气温度和湿度较高。在北方寒冷地区,机械通风
排气状态,A点为大气状态,M点为混合气体状态)。 塔出口湿热空气经过与环境空气混合,其状态渐渐接 近于环境空气状态,即:塔出口空气状态O点和环境
tower using
cooling
air cascade method
湿空气混合消除羽雾技术在国外已有应用实例,但若 完全利用国外技术及设备则成本较高,而且此技术较
复杂,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因此,针对国内目
图6显示了一格塔运行时冷却塔的工作点,由此 可知,当排出冷却塔的湿空气温度达到48℃时不会
33,No.3,Mar.,2012圄
万方数据
l曼E夏圜
皇塑堡望
兰!!!兰兰皇
为消除冷却塔出口的羽雾,在冷却塔填料的上层
另一种改善冷却塔排气状态的方法是使空气分别 流过冷却塔中湿式和干式系统装置,使排气相混合。 如图2所示,将进入冷却塔的一部分大气从状态点A 等湿加热至A’点,与湿式冷却系统排出的湿空气混合 后至状态点c,混合后的气体相对湿度较低,混合气体 排出冷却塔与大气混合,在此过程中各状态点都不通
过饱和区域,因此避免了产生羽雾。如图4所示,此冷
求‘争10]。冷却塔出口空气特性如表1所示。 加装光管换热器,光管中通过300℃的过热蒸汽,如 图5所示。
表1冷却塔出口空气特性
Tab.1 Properties of air around cooling tower outlet
却塔是将一部分冷却水经湿式系统冷却,另一部分冷 却水经干式系统冷却,再将分别流经干、湿冷却器的空 气相混合以达到除雾的目的。2种冷却方式混合使用
1
大气的混合状态中,无论混合比tO为何值,都落在
OA直线上。从0点OJ=0,沿直线OA向A方向前 进,09随之变大,一直到达A点,∞=∞。在OA线上,
羽雾形成机理
湿空气的饱和含湿量与湿空气的温度及压力有
基金资助项目: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科研项目(K2010
OA与等焓线h。相交于M点,M点表示混合状态,其 含湿量为d。,混合状态点的温度为t。。在等焓线上, 如果湿饱和空气温度为t洲,当t。落在大于t洲的区 域时,混合状态处于不饱和区,水蒸气稳定存在,不发 生羽雾;当t。落在小于t娜的区域,混合状态为过饱 和状态,水蒸气不能稳定存在,此时水蒸气将发生凝
如果冬季采用二格冷却塔运行,二格冷却塔的出
口空气特性如表l所示,此时冷却塔的工作点如图7 所示。当排出冷却塔的温度达到23℃时不会产生羽 雾。经计算,二格塔运行光管换热器数据如表2所示。
Mechanism of Plume Formation and Its
Prevention
Method
for
Mechanical.draft
1
Cooling Tower
WANG Xiaojin91,FENG
Jin91,ZHAO Shunan2
00 1 20,China;
(1.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Ltd.,Beijing
43.9%;大气干球温度为5℃。冷却塔尺寸(长×宽× 高)为19 m×20 m×23.10 m。风机直径为9.75 m;风
机风量为867 m3/s;进塔水温为38.855℃。经计算冬
Fig,6
图6一格塔运行时冷却塔的工作点 The operating point of cooling t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