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教学目标:
1、了解哪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学会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2、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树立相互尊重的思想,做一个文明的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难点:同上。

教法学法:讨论法、辩论法、情景设置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之杰作
师:他(她)在干什么?
生:在偷看、偷窥。

师:那你们觉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
生:(日记,信件、密码、生活活动----)
师:你觉得你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可以与人分享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这些都是个人秘密。


师:假如你的个人秘密或隐私被别人知道了,而且被传播,你会有何感觉?
生:不高兴、生气、难堪、恨传播者等
新课讲授:
亮亮的家最近烦恼事特别多,有自己的、有妈妈的、有来自同学的、还有来自老师的,真是烦啊。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亮亮的烦恼并帮助亮亮解决烦恼。

烦恼一:
亮亮的妈妈生病住院一段时间后,回家休养,从此家里的电话声不断,每天有好多向亮妈推销保健品的电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闹得全家人都心烦不已,不禁想:我家的电话号码、我的病况这些推销员怎么会知道?
师:你判断一下亮妈的情况那些推销员是怎么知道的?生:-------
师:知道医院还有哪些不尊重患者隐私的行为?
生:实习生、科研观摩,化验单对公众公开,注射室里男女不避嫌等
师:如果你是医院的管理者,怎么做才能保护患者就医时的隐私保护问题?
生:从根本上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把对患者的隐私的尊重当做自己的责任
烦恼二:
亮亮和健健是好朋友,亮亮把自己最近的好事情坏都告诉健健,健健却把他的事情告诉其他同学,搞得亮亮很是被动,觉得在班级同学面前很难看。

师:健健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因为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的小秘密,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

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朋友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用体现对他人的忠诚。

只有责任和忠诚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师:如果你是健健,分享了朋友的隐私后,你会怎么做?烦恼三:
亮亮用压岁钱买了一款新型手机,有摄像和定位功能,他忍不住想用摄像和定位功能去拍别人、跟踪别人,好炫耀一下,但他知道这种行为不对,克制住了自己的这种错误的想法。

师:如果他真的去偷拍、跟踪,他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生:隐私权
师:从这个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科技是把双刃剑,个人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能对社会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烦恼四:
亮亮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

于是家中就出现:亮亮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亮亮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他身后;亮亮的书包这些天总还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师: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以,这是妈妈爱儿子,关心儿子的表现。

不可以,妈妈也侵犯了儿子的权利
-------
课堂辩论:亮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
正方:父母、老师的保护是第一位,他们做得对。

反方:我们的隐私是第一位,父母无权干涉。

总结:生活中老师、父母出于各种目的而侵犯未成年学生、子女隐私权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未成年学生一方面心里很不愿意,甚至愤愤不平,但另一方面又迫于学校。

家长的威力而陷于无奈,两难选择中更应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作为未成年学既要理解体会父母老师的行为,也要正确对待并解决,懂得用和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碰到类似的事情吗?
生:有。

(可以把你的经历展现在课堂上吗?)
师:,你怎么处理这事?
生:找妈妈交流----
师:沟通是做好的办法,理解万岁!
然而,当时亮亮和妈妈都没有找对方沟通,双方都僵持了一段时间后
烦恼五:
一天,亮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亮亮在学校的情况。

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亮亮,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视来到教室,发现亮亮再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女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亮亮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

杨老师要求亮亮交待谈恋爱之事。

亮亮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亮亮叫家长,亮亮不敢告诉父母。

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亮亮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亮亮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了伤了。

问:你认为杨老师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亮亮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
师:(今天老师举了亮亮的事例,这些事也是亮亮的隐私,我今天把他的事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你们觉得我这么做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师:其依据是什么?
生:《未成年人保护法》
亮亮的烦恼被我们帮助解决后,觉得隐私权的法律知识有了很大长进,可是一天看了一则新闻后,他有了疑惑,你能帮他释疑解惑吗?
缉毒警察在一毒贩家的对面楼上用摄像机、望远镜等设备对这名毒贩进行监控,后终破案,抓住这名毒贩。

亮亮的疑惑:缉毒警察监控毒贩是否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师:请你为他解惑。

生:--------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强。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尊重他国的文化差异,也要尊重其他国家人们的隐私。

有哪些方面被外国人认为是隐私而不愿让别人知道的呢,亮亮从网上下载了些资料与我们共享。

不问收入支出不问年龄大小
不问恋爱婚姻不问身体健康
不问家庭地址不问个人经历
不问信仰政见不问所忙何事
本课总结:每个人都有隐私,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一个人,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我们的义务,我们也只有尊重别人的隐私才能保护自己的隐私,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课堂延伸
思考:你认为分数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