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塔建筑的功能构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信息获取途径。
作为广播电视的载体,电视塔应运而生,并随着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探究了当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塔建筑的功能的转变及其特点。
【关键词】电视塔建筑城市发展功能构成
建筑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指建筑所承载的人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它是人的生活的真实反映。
电视塔建筑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复杂的人工系统,它是一项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并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的庞大工程,是附着了新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特征的建筑类型。
任何一种建筑类型,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社会生活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建筑的功能也必然会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
而信息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往往带来建筑使用方式的加速更迭,建筑功能必须随之相应转化以适应这种快速的变化。
功能的适应性,即对于未来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是评价建筑“智商”的重要标准之一。
尤其对于电视塔建筑这样的超大型公共建筑,其使用功能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
1 电视塔建筑功能的转变与扩展
电视塔建筑产生初期,单纯的以发射广播电视信号为主要功能而存在,由于城市整体建筑体量较小,以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电视塔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居高临下提供信号而不受干扰,因而电视塔建筑的体量并不大,高度也不是很高,形式和功能简单。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飞速激增,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的建设,原始的电视塔建筑信号发射功能越来越多的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干扰。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加大电视塔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成了电视塔建筑革新的重要命题。
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新的电视塔建筑类型应运而生。
由于当今的电视塔建筑高度极高,体量巨大,占地面积大,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因而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所能承载的功能也随之增加。
为了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如今的电视塔除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这一基本的主旨功能外,逐渐发展成为集合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商业文化、交流活动等多重功能的城市综合型建筑物。
电视塔建筑所承载的多种功能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相互激发,使建筑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从而产生深远的经济效益。
2 电视塔建筑功能的构成与诠释
电视塔是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背景而产生的一类特殊的建
筑类型,它以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为主要功能,集合了观光餐饮功能,购物娱乐功能,展示陈列功能,办公会务功能等。
如今的电视塔建筑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物流、信息流的相互交换,满足了使用者物质和心理的诉求,带动了
地区经济的发展。
(1)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功能
电视塔的顶端都设有细而长的天线桅杆,通过天线可以在大气层以无线电波方式发送电视信号,收视户再使用天线接收信号就可以收看电视节目。
尽管近年来,无线电视在频道数量和画面质量上很大程度上受到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冲击,但无线电视仍然是适用范围最大,受众范围最广的信号发射形式。
因而,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功能也毋庸置疑的是电视塔建筑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2)观光餐饮功能
观光餐饮功能是广播电视塔的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塔高耸挺拔的特殊建筑形态,使得登高观景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
尽管其他高层建筑也具有观光功能,但电视塔由于具有特殊的360度全方位的公共观景空间而与其它建筑属性不同。
多数电视塔会在不同高度设置观景平台,游客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一览无遗的欣赏城市的整体风貌景观,从高空立体宏观的感受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同时会提供望远镜等观景设备,尽量使观景者能够感受更好的观景效果。
而将观光与餐饮功能相结合,设置旋转餐厅,形成独特的观景和用餐体验,为电视塔提供了足够的旅游吸引力,也是电视塔由功能型建筑转型为城市热门旅游景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3)购物娱乐功能
电视塔大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人流量大。
因此,为了充分发
挥其地理优势并且提高电视塔自身的吸引力。
电视塔建筑通常会设置大型的购物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如电影院、科技馆、室内游乐场等。
(4)展示陈列功能
这部分主要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展示和给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各电视塔根据其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进行设立。
电视塔的展览空间的本体功能以适应各种展览活动为主,由于展览类型不同,内容包容万象,从而形式也呈现多种多样的态势。
可结合电视塔建筑丰富多样的空间特点进行不同规模、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展示设计。
常见的形式有:
集中式——这一类主要以各种类型的、规模较大的展览馆为主,包括城市历史博物馆、艺术文化展览馆等。
这类展厅由于其所占面积比重较大,空间复合型较强,因而大多设置在电视塔底部的基座部分,有专门的领域和界限。
流动式——由于电视塔的空间大,交通流线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观者步行或停留的区域,沿途通过图片、文字、壁画等方式进行展示。
大厅式——电视塔的大厅体量大,空间完整,视线集中,作为游客的休闲休憩区域,驻足观览,可加强展览的效果。
广场式——电视塔外的广场空间是进行室外展览的绝佳平台,在促进商业交流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交往的空间。
(5)办公会务功能
不同规模会议空间的多功能使用在电视塔建筑设计中十分普遍。
一方面便于电视塔管理部门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的会议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外来人员的商务用途能够增加电视塔建筑的商业价值。
电视塔建筑中的会议空间面积和体积灵活多变,适应性强,面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服务对象而各有侧重。
国内的会议形式一般有报告性会议、讨论性会议以及宴会性会议三种,根据不同的会议形式,电视塔建筑的办公会务空间又可以分为报告厅、会议室以及宴会厅三种形式。
3 结语
如今的电视塔建筑作为复杂的人工系统,显现出了多元化、专业化、综合化、人性化以及可持续化的发展态势。
其内部的多种功能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相互激发,才能使建筑整体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
与此同时,城市总体的现代化发展要求电视塔建筑的内容构成和职能特点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愈加丰富。
因此,在电视塔的平面功能设计中,应在符合总体功能布局模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功能区所开展活动内容的特殊性和参与活动人流的不同而进行设计,同时强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分隔与联系,以科学的对策和综合的手段使之能够更好地完善其城市职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德)包瑞斯,墨尔梅尔,波特格编.殷倩译.电视塔[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裴胜兴.浅谈城市中的广播电视塔类标志性建筑景观[j].南方建筑.2011(3)
[3] 马家骏,许家奇,何建平.电视塔设计回顾及建塔经验教训[j].工程设计.1997
[4] 陈三三,毛勇.国家意识形态变革与传播技术革命的变奏曲——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新闻知
识.2009(12)
[5] 龚亮.国内电视塔架构分析探讨[j].结构工程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