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

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

第三部分:对实施了音乐疗法的老人关于小组活动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
3.22干预材料
3.23场地及其他工具设备 小组活动主要在广州市老人院社工中心实验室进行。
3.3研究设计 对实验组采用音乐疗法辅导方案,每周进行1次,每次共90分钟,持续6周;对照组进行日常活动,不作任何干预。
团体方案:
第一节: 活动主题:增进信任,建立关系
活动过程:
1、教导肌肉放松训练。
时间:10-15分钟
方法如下: 准备动作:
在一般情况下, 放松训练程序要求患者先自行紧张身体的某一部位, 如用力 握紧手掌10秒钟,使之有紧张感, 然后放松约5-10秒,这样经过紧张和放松多 次交互练习,患者在需要时, 便能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 通常施行紧 张松弛训练的身体部位是手、手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
4、邀请各位组员分享自己的想象内容, 并让成员互相探讨这些想象内容的意义。
5、治疗师做总结回顾。
第三节:
活动主题:音乐鉴赏,互动交流
活动目标:
1、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互动。
2、促进成员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3、帮助成员们识别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并进行澄清和纠正。 音乐曲目:肌肉放松音乐《风吹》;回忆音乐:(1)甄妮《鲁冰花》;(2)张 明敏《我的中国心》;(3)陈红《常回家看看》;(4)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 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让小组成员对音乐疗法有初步的了解。
2、增进成员与治疗师的信任关系
3、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促使成员彼此熟悉认识,建立融洽、开放的团体气氛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过程:
1、治疗师自我介绍
2、破冰游戏:
(1)你拍拍,我拍拍
时间:10—15分钟
音乐: 规则:要求所有成员围城一个圆圈, 再向同一方向侧身。 以8拍的节奏拍打前面 的成员,从肩膀到背部,最后到腰部,在拍的同时可以向前走动。之后所有成员
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最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书中有“五音疗法”、五音是 指中国古典宫、商、角、徵、羽五式音乐,其特性是分别与人体的五脏对应,并 且作用与相应的脏腑。 在国外的医学史上, 有不少研究者将音乐疗法应用于临床 治疗。英国剑桥大学口腔医生曾用“音乐麻醉”成功地位200例病人拔了牙。瑞典 医学研究者证明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能够延缓老年人大脑的衰老以及唤回失去的 记忆[4]。迄今为止,各种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对人的各种生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较 为明显;同时它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的范围很广, 从一般情绪问题到严重的 精神病都在音乐治疗之列,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聆听法,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通过聆听 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状态, 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聆听法包括超觉静坐 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聆听讨论法、音乐想象法等形式。
即兴法,是指患者以声音或乐器做即兴式的表演, 可分为个人即兴和团体即 兴两种形式。 即兴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表达情绪及感觉的方法, 患者可通过非语 言性的表达直接抒发心中的感觉。即兴法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更具实际意义。
好,随着呼吸你能够体验到你的每一根头发都在放松, 头皮下丰富的毛细血 管里含有营养成分的血液不断的营养着每一根头发, 每一根头发。 头皮上有一种 温暖舒适的感觉。 体验到这种温暖舒适的感觉的时候, 大脑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 宁静舒适的感觉。你愿意体验这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好,很好,随着放松,你的 上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感觉到上下眼皮紧紧的粘在一起,你不想睁开,你愿意体验这种闭上眼睛宁静舒适的感觉⋯⋯
相对于其他的老年期心理障碍, 有关焦虑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老年 人焦虑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老年期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特定疾 病患者的焦虑症状的报告。 也有研究者对国外的焦虑量表进行修订, 以期将之引 入中国,适合测量国内老年焦虑水平。
2.2音乐疗法
2.21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疗法,又称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兴的边 缘交叉学科。 现在对音乐疗法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我国音乐治疗研究者张鸿懿 认为音乐疗法是一种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 心 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 经历音乐体验, 达到消除心理障碍, 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音 乐治疗界公认的说法是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Bruscia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治疗 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 以及 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 的目的。以上的定义均认为音乐疗法能对人的身心障碍产生影响, 使人体达至平衡[3]。
活动目标:
1、引发小组成员对积极内容的想象
2、帮助组员减轻消极的心理体验,增强积极的体验。
3、帮助组员对自己的内部世界的认识,促进自我的发展 音乐曲目:放松音乐——《绿草》;想象音乐——《春江花月夜》 活动过程:
1、教导组员如何进行腹部呼吸。然后播放放松音乐,进行呼吸放松,使组员进 入意识转换状态。
3、在音乐结束后, 治疗师等待30秒后,才让成员慢慢地从想象中回到现实。 治 疗师可以用以下的指导语: 音乐已经结束了, 再仔细体验一下你置身于美丽的湖水边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慢慢地回到现实中来⋯⋯感觉一下身下的椅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双手⋯⋯活动一下双脚,好,清醒了,不要着急,等你舒服的时候再慢慢的睁开眼睛。
腹式呼吸指导语:
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或躺好,微微闭上你的眼睛作腹式呼吸。 吸气时用鼻腔缓缓的把清新的空气吸到你是腹部。呼气时张开嘴呼出体外。
吸气时你能够体验到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空气营养着你全身所有的器官。 呼气时 你能够感觉到把紧张焦虑的情绪带出体外。 甚至你可以体验到吸气时身体有一种 向上漂浮的感觉。呼气时感到身体在下沉、下沉
4、介绍小组主题
1)治疗师介绍团体的名称、性质、进行的方式及团体的目标
(2)治疗师为组员讲解音乐对人的影响,简单介绍音乐疗法,增强组员们参与 活动的积极性。
(3)治疗师以概括性的言语总结这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在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 次活动,同时与组员约定下一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
第二节:
活动主题:聆听音乐,自由想象
向后转,再以相同的节拍拍打上次拍打你的成员。
(2)大胃王
时间:10-15分钟
音乐:
游戏规则:游戏总共玩三轮。在第一轮,组员围圈而坐,一个人开始说“我今天 吃了一碗饭”,第二位接着说“我今天吃了一碗饭,两个蛋”,第三位“我今天吃了 一碗饭,两个蛋,三快牛肉”。到最后可以是“我今天吃了一碗饭,两个蛋,三块 牛肉,四个鸭脚,五片饼干,六粒花生,七根甘蔗,八个橘子,九个苹果,十个 胃痛丸”(可以考虑把以上物品写着黑板上)。第二轮和第三轮说的食物可以又 由组员自己想。
2、慢慢地将音乐转换成《春江花月夜》,治疗师给予组员导向性的指导语,让 小组成员进入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想象。 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仔细观察每个成员 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
引导语: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请想象一下,你现在是站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草地 的中央,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水欢快地向前流去⋯⋯仔细看看这清澈见底的 溪水⋯⋯把手放在水里, 感受一下清凉的溪水流过双手的感觉⋯⋯再用双手捧起 溪水,洗一洗脸,仔细感觉一下清凉的溪水接触面部的皮肤的感觉⋯⋯再看一看 小溪周围的景色⋯⋯绿色的草地, 草地上开满了鲜花⋯⋯仔细看一看鲜花的颜色 和形状⋯⋯再仔细闻一闻鲜花芬香的气味⋯⋯再闻一闻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深深地呼吸一下野外清新的空气⋯⋯沿着小溪, 你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湖水旁⋯⋯ 仔细看一看这片迷人的湖水⋯⋯看一看湖边美丽的景色⋯⋯这里非常安静,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你觉得非常放松和舒服⋯⋯这里的一切是如此宁静和安 详⋯⋯此刻你的心情无比舒畅和开阔,敞开你全部的心胸, 投入这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你觉得全身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让你的想象力自由地发挥, 去感受你最喜爱的自然景色⋯⋯感受你生命最美好的感觉⋯⋯
பைடு நூலகம்音乐治疗小组活动方案
1.选题目的与意义
1.1选题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老年人的焦虑心理的影响
1.2意义
音乐疗法不同与一般的心理治疗的原理, 它是通过先改变人的情绪, 然后在 情绪好时再去改变认知。 倾听温馨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和人的过度紧张, 达到宣 泄感情,放松的效果, 继而消除或减轻焦虑症状。 焦虑是老年人的身上常见的心 理障碍,影响老年人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水平、丧偶、健康问题、 子女问题等等。针对老年人出现的焦虑症状, 音乐疗法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焦虑, 助其达到身心平衡。
2.研究现状
2.1老年焦虑
焦虑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 特别是在患病的老人身上, 往往会与 抑郁障碍同时发作[1]。焦虑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 境所形成的不安、紧张、恐惧等的情绪状态。 焦虑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躯体两方面, 在情绪上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 恐惧、 害怕和忧虑的状况; 而躯体症状表 现为在紧张的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慌、气短、口干、出汗、 颤抖、面色潮红等。当个体尚未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时,就会紧张担心,这时他通 常会积极地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 这一种焦虑属于生理性焦虑, 是一种保护性反 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所处的环境不相符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 就会变成病理性焦虑,医学上称为焦虑症状。 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则诊断为焦 虑症。而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 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 并伴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 研究表明, 焦虑在中国老年人群体 发病率很高。 根据苏亮、蔡亦蕴等人的研究发现, 中国老年人的焦虑症患病率约 为6.79%,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2]。陈孜慧等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宁波 某大型养老机构的656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约27%的老年人存在焦 虑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