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

实用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

*Joseph Kwan.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stroke[J].CME Journal Geriatric Medicine,2001,3(3):94—98.
1.脑卒中及康复概述
2010年10月29日世界 卒中日的主题是:
One in Six 这一主题的由来正是 当今世界卒中的发病 现状:全世界每6个人 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 卒中 。
依据
依据
脑卒中偏瘫主要运动功能训练方法*
治疗性运动(therapeutic exercise)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approach )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运动训练
减重平板运动训练(TTWPBWS)
运动控制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及下肢功 能康复中的应用试验设计方案报告
报告内容
研究背景 选题依据 研究方案 创新之处 预期进展
预期成果

背景
背景
脑卒中(stroke)是指起病迅速的、由脑 血管疾病引起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且持 续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 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新死因顺位第一 位为脑血管病 。
依据
Gerdienke等*认为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对运 动控制的改善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方法,可有效的 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控制和功能水平。 关于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的下肢运动功能训练的 研究较少,Babala等**对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在站立平衡、步行、 自理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
*Glen Gillen.Stroke Rehabilitation:A Function-Based Approach (3nd)[M].Distributed Product,2010:82-89,9094.
三、
研究方案
暂不公开
1.研究目的
2.简介
3.
技 术 路 线
4.设计方案 患者筛选:
要求。同时实现了康复中患者的主动参与、自主运动的趋
势。它能够控制和量化训练强度、客观的测量在训练过程 中的运动学和力量的变化,提供躯体连续性、重复性、任 务导向性和交互式的治疗。
*Carr J,Shepherd R: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ptimizing motor performance, Oxford,1998,Butterworth-Heinemann
治疗用途运动技 巧训练、作业训 练、认知训练、
评定测试
力量
协调性 本体感觉
耐力
速度
目标准确的运动控制
均引自:Motor Control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Clinical Practice(3nd)
依据
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长时间躯干控 制、平衡和下肢的传统功能的重复繁重训练,严重影响了 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Carr和Shepherd等*根据运动学习理论提出了五种协助患 者发展运动的最佳化训练要求:口头指令、实物演示、手 动指导、精确及时的反馈、练习的连贯性和重复性 。 计算机辅助运动功能训练这一新兴的治疗方法满足了上述
*Gerdienke B,Prange MS,Michiel J,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robot-aided therapy on recovery of the hemiparetic arm after stroke[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6,2(43):171—184. **Banala SK,Kim SH,Agrawal SK,et al.Robot assisted gait training with active leg exoskeleton(ALEX)[J].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2009,17(1):2—8.
背景
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四大特 点。
在我国脑卒中后大约2/3 的患者存活 ,但70%以上有 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
1.脑卒中及康复概述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障碍。 是指同侧上下肢体的瘫痪,为一侧锥体束损害所 致,并常伴有椎体外系损害。 平衡功能障碍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 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平衡功能是人体保持体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平衡功能的改善可减少偏 瘫患者的跌倒风险。 下肢运动功能是偏瘫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以及获得 独立生活能力的主导因素,下肢运动功能的有效 恢复可以明显的提高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 质量。
从一个有扶手的座高约45厘米的椅子上由靠坐位 独立站起,尽可能快地行走 3米后转身返回,再 转身坐下并靠回到椅背上。其中不能给予任何躯 体的帮助,不使用拐杖等步行辅助具。用秒表测 得患者背部离开到靠回椅背的时间。测试3次,每 次间隔3分钟。取其均数作统计学分析。 TUGT不但反映动态平衡,也是反映功能性步行能 力的指标 。
依据
国内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 的神经肌肉主动治疗的计 算机辅助训练设备主要有 MR-Cube 运动控制魔方、 Compass、 Monitored Rehab Systems等,但未 见有相关的临床观察报告, 以及完善的理论基础、实 验程序和系统的应用 。
研究意义
Glen*提出计算机辅助运动控制训练目前没有大的随机研 究,需要搞清理论基础和实验程序。 对基于新技术的智能化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 改善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为其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合理应 用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以及解释相关原理具有现实意义。
*Podsiadlo D, Richardson S.The timed "Up & Go": a test of basic functional mobility for frail elderly persons. J Am Geriatr Soc. 2000 Jan;48(1):104-5.
康复程序中计算机和基于数字信息技术设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交流互联言语
工作辅助
环境控制
教育娱乐
*Joel.A.Delisa,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inciples & Practice[M].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INC,1998:657-667
4.设计方案 纳入标准 :
4.设计方案
纳入患者初始运动状况
4.设计方案
病例排除标准:
4.设计方案 评定指标(量表):
4.设计方案
指标评定方法: 评定由同一康复医师评定, 且康复医师不参加治疗,不 明分组情况。 统计软件:SPSS/PC16.0 显著性水平定位:P<0.05。 测试评定数据:以均数±标 准差表示 均数比较:t检验。
Conventional Therapy Techniqu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After Stroke,Arcb Phys Rehabi.2002 83(7):952-959
基于功能的体现
起立一行走计时测试(time“up & go”test,TUGT)*
运动再学习技术(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 MRP)
依据
神经康复治疗模式的转变*
如图所示:运动学习理论 和运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使神经康复的模式发生了 第二次转变 循证医学的证据更多的支 持脑卒中康复中任务导向 性训练,强迫性运动训练、 计算机辅助等新技术的应 用。
图引自:Motor Control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Clinical Practice(3nd) *Glen Gillen.Stroke Rehabilitation:A Function-Based Appபைடு நூலகம்oach (3nd)[M].Distributed Product,2010:82-89,90-94.
*姚滔涛,王宁华等.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的循证医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65-570.
脑卒中运动功能训练分类
治疗性运动(therapeutic exercise)
传统的运动疗法: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平衡等
神经发育疗法(NDT):如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等
背景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 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 障碍。
平衡和下肢功能障碍 是偏瘫患者存在的主 要问题之一。
平衡和下肢功能是获 得独立生活能力的主 导因素
平衡和下肢功能障 碍的改善
跌倒风险 卒中后抑郁 生存质量
1.脑卒中及康复概述
脑卒中恢复模式图
引自 王宁华《脑血管意外的运动再学习方法》
背景
生存者功能障碍导致的各 方面沉重负担
依据
2010年EBRSR (证据水平Ⅰ ) *、 2010澳大利亚脑卒中康复指南 (证据水平Ⅱ ) **、2006渥太华脑卒 中指南(证据水平Ⅱ )***等推荐脑卒中 后进行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的运 动控制训练。
*Robert Teasell,Norine Foley,Katherine Salter,Sanjit Bhogal,Jeffrey Jutai,et al: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Executive Summary (13thEdition) [J]. London, Ontario,Canada: Ministry of Health and Long-Term Care and 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Ontario and the Canadian Stroke Network,2010:10-22. **National Stroke Foundation,Clinical guidelines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J], NHMRC.Australia,2010(13):127-157 ***Elliot J.Roth,Don A.Olson,et al.Ottawa panel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J].Stroke Rehabilitation,2006,13(2):86-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