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厂生产准备工作检查评估内容

水电厂生产准备工作检查评估内容

XXX电厂首台机组发电运行准备工作检查评估提纲参照《XXX集团公司新(扩)建机组生产准备工作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对XXX电厂进行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生产准备工作评估,主要包括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人员配置、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及定岗、建章立制、物资准备、安全管理工作、启动前准备工作等。

一、组织机构设置1、生产准备机构情况如何?人员是否按照要求配置到位?2、生产人员文化结构情况?3、运行、检修、维护运行管理机制如何?4、各生产部室职能与权限,是否正常运行?5、各个岗位责任制以及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是否确定?6、技术监督组织机构是否成立?安全监督网络是否已形成?二、建章立制工作1、生产部室的工作细则是否已制定?2、是否已配置了现行生产标准和制度?专用工具书等?3、生产管理有关规章制度是否已编制完成?4、运行管理制度以及细则是否已编制完成?包括小指标竞赛等。

5、检修维护部门规章制度、细则编制否已编制完成?三、培训工作1、全厂整体培训计划是否制定?是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培训的效果评价机制以及培训效果如何?2、生产部是否到厂家、设计院等进行资料收集?3、是否参加过出厂验收?4、运行人员培训计划是否已按照要求进行?5、是否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运行培训教材编制是否完成?6、运行规程是否已编制完成?目前的状况如何?7、运行系统图是否已编制完成?设备编号是否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现场设备编号是否符合集团公司规范要求?8、是否进行了运行规程的学习和考试?是否进行了“两票三制”的学习和考试?效果如何?9、是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10、检修维护人员是否经过了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的学习?检修维护培训教材编制情况?11、检修规程编制情况?12、检修维护人员是否经过系统理论培训?13、安全规程考试以及“三类人员”的考试情况?各种资质是否确定?14、消防与紧急救护培训是否已进行?15、安全监督人员是否确定?是否发挥作用?16、特种作业人员(起重、电焊、机动车)等人员是否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取证?17、运行、维护人员是否系统学习过《防止电力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等?18、生产人员是否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包括集团公司、公司、电厂通用制度)等?19、安全管理工作1、电厂是否建立并完善三级安全网络?2、是否建立了安全目标控制体系?保障措施是否得到贯彻和落实?3、是否认真执行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4、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如何?5、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是否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是否开展了应急演练?7、现场安全文化建设如何?现场的安全标识、警示标志是否足够?是否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区与生活区的隔离措施如何?四、启动前准备工作1、电厂生产准备人员是否参加了有关设备的启动验收?2、设备台帐是否按照要求建立?3、机组、输变电设施以及线路等所有保护定值是否编制完成?4、设备标识标牌是否已按照要求安装完成?包括介质流向等?5、现场安全设施是否规范管理?6、各种专用工器具、安全用具是否已配备?7、生产人员的规程、系统图的熟悉掌握程度如何?8、运行典型操作票、设备巡视检查卡等是否建立?9、运行、维护人员对《启动大纲和试运行方案》是否按照要求分解落实?10、电厂方是否对各部分的设备启动进行了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11、运行岗位的值班记录、台帐、设备运行日志(各种表计、专用记录)是否配齐?12、运行值班用的安全、劳动保护、试验、操作工器具是否已配置齐全?13、现场通讯设施是否充足?14、施工单位是否将有关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移交电厂?15、检修、维护是否按照要求配置了备品备件?或是否按照公司要求进行计划编制与采购?五、试运行与验收1、生产区与施工区的隔离措施或隔离准备情况?2、是否满足调度并网条件?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准备、开展情况如何?3、设备调试期间的试验报告是否按照要求及时提交电厂?4、试运行期间各种设备投入的情况?包括保护、自动装置等投入情况?没有按照要求投入自动或未投入的原因?附件:1、XXX电厂生产运营准备工作检查评估内容与标准2、XXX电厂生产运营准备工作检查评价表XXX电厂生产运营准备工作检查评估内容与标准一、生产运营准备机构及人员1.生产运营准备机构设置1.1生产运营准备机构应在新(扩)建项目电厂筹建处成立后2个月内组建,并由筹建处分管副主任负责。

运营准备机构的设置坚持专业、精干、高效的原则。

1.2电厂生产运营准备机构组建后1个月内完成编制运营准备工作大纲,报公司审批。

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制运营准备工作计划,提出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安排,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

2.电厂人员配备2.1电厂生产运营准备机构组建后2个月内,相关人员应全部到位。

2.2电厂生产管理人员原则上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应有3年以上同类岗位管理经验。

3.运行人员配备3.1运行人员的配备要求:每类运行人员中技术熟练人员不低于每类人员总数的50%。

值长原则上应由有3年以上同类同岗位运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3.2运行人员应按生产准备大纲的要求和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批进入现场,人员数量应满足项目建设各阶段的要求。

4.维护人员配备4.1检修维护人员的配备要求:每类人员中技术熟练人员不低于每类人员总数的50%。

专业主管、技术管理人员原则上应由有3年以上同类同岗位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4.2水工维护人员的配备(素质)要求:每类人员中技术熟练人员不低于每类人员总数的30%。

技术管理人员原则上应有3年以上同类同岗位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5.人员培训电厂筹建处应根据生产准备大纲和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考试和考核,保证高质量地开展培训工作。

5.1电厂人员培训1)电厂要编制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有针对性的选取或编制培训教材。

2)生产人员(包括生产管理人员、运行人员、水库调度人员、检修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3)应定期组织针对培训工作的考试和考核,保证培训质量。

4)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是一专多能。

应掌握国家、行业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现行有效的电力生产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掌握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熟悉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标准;熟练掌握岗位要求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达到本岗位工作要求。

5)生产管理人员应熟悉电厂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有关资料和图纸;熟悉设备制造厂家说明书及有关图纸、资料;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参数、特性及运行和维修保养有关规定。

6)生产管理人员要参加有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讨论;参加有关设计审查和重大设计方案的论证。

并深入施工现场,掌握设备安装、调试情况。

7)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设备制造厂组织的集中培训,并到同类型电厂调研学习。

5.2运行人员培训1)应根据生产准备大纲和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及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

2)运行人员、水库调度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3)运行人员的培训目标是全能值班。

运行人员应熟悉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及运行要求,掌握设备的运行操作及故障处理,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技能;水库运行人员应掌握水库特征、水库调度方法。

达到本岗位上岗要求。

4)运行人员的培训时间原则上按照24个月安排,最低不应少于18个月。

5)运行人员岗位的培训时限:水电厂值长:12个月水电厂运行值班员:6个月水库调度值班员:12个月6)运行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外语强化)学习、同类电厂实习、设备厂家培训、仿真机培训、现场培训等。

7)基础理论(外语强化)学习阶段,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该阶段主要学习有关培训教材,掌握设备的相关知识,熟悉设备的技术规范。

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安全规程、调度规程、制度、法规等),外语强化学习等。

8)同类电厂实习阶段,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熟悉运行操作、检查、调整、启停、异常分析、事故处理、设备维护、试验等。

9)必须经过仿真机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10)现场培训,时间3-6个月。

学习设计图纸资料、设备厂家资料、运行规程等;参与现场调试;熟悉现场设备,掌握操作调整和事故处理。

11)水库调度运行人员可在具有相似调节性能的水电厂进行实习培训。

12)每个培训阶段结束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试,检查培训效果。

13)整个培训工作结束后,由电厂组织对主值以上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上岗考试,合格者给予定岗。

5.3维护人员培训1)应根据生产准备大纲和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及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

2)要定期组织考试和考核,保证培训工作质量。

3)检修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检修维护人员的培训目标是一工多艺。

检修维护人员应熟悉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掌握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艺和技术标准。

达到本岗位上岗要求。

5)检修维护人员的培训时间原则上按照12个月安排,最低不应少于6个月。

6)检修维护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外语强化)学习、同类电厂实习、设备厂家培训、现场培训、考试考核定岗等。

7)基础理论(外语强化)学习阶段,进行本岗位相关的设备原理、系统知识学习,安全规程、制度、法规学习,外语强化学习等。

同类电厂实习阶段,掌握设备检修工艺。

设备厂家培训阶段,掌握设备原理、结构特点、安装调试方法。

现场培训阶段,学习设计图纸资料、设备厂家资料、检修规程等,参与现场调试,熟悉现场设备,掌握安装、检修、调试工艺。

8)每个培训阶段结束时对参培人员进行考试,检查培训效果。

9)整个培训工作结束后,按照各岗位上岗要求进行上岗考试,合格者给予定岗。

二.基础管理工作1.规章制度的建立1.1电厂运营准备机构成立后2个月内,完成运营准备期间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

首台机组投产前3个月完成全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1.2规章制度应根据集团公司制度建设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做到细化可操作。

1.3电厂要配备齐全国家、行业及上级部门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定、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性。

同时,各专业技术人员要配备必要的专业工具书籍。

1.4规章制度体系可参照集团公司《发电企业业绩评估指南》中《发电企业规章制度目录》建立。

2.技术资料的准备2.1技术规程和系统图册1)技术规程和系统图册第一版应在首台机组整套启动前3个月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