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摄影测量的定义、任务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就是从非接触成像与其她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与其她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其中摄影测量侧重于提取几何信息,遥感侧重于物理信息。

任务:(1)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2)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地形数据库)。

2、摄影测量学:就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得的构象信息,从几何方面与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3、解决的基本问题:几何定位与影像解译。

4、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了解)5、摄影测量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了解):(1)按距离远近可分为航天摄影测、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与显微摄影测量;(2)按用途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3)按处理手段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4)根据摄影机平台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与水下摄影测量。

第二章影像的获取1、航空影像与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航空影像:飞机等航空平台搭乘航摄仪(或数码相机)摄影成像;一般航空影像分为专业航摄仪(航空摄影机)获取的标准航片与非量测摄影机(普通摄影机)获取的非标准航片。

遥感影像:卫星等航天平台利用各类传感器(阵列扫描、推扫)获取遥感影像。

例如SPOT、QB、TM、IKONOS、World View等影像。

2、量测摄影机与非量测摄影机的区别?(1)量测摄影机的主距就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2)量测摄影机的承片框上具有框标,即固定不变的承片框上,四个边的中点各安置一个机械标志;框标,其目的就是建立像片的直角,框标坐标系。

(3)量测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就是已知值。

3、航向重叠:摄影时飞机沿相邻影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重叠度。

一般P=50%~65%;P值最小不能小于53%。

旁向重叠:完成一条航线的摄影后,飞机进入另一条航线进行测量摄影,相邻航线影像之间也必须有一定的重叠。

一般q=30%~40%,最小不得小于15%。

第三章摄影测量基础知识(重点!!!)1、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

(1)像主点:摄影中心S在像片平面上的投影点。

(2)像底点:主垂线与像片面P的交点n称为像底点。

(3)等角点:倾角α的平分线与像片面交于点C称C点为等角点。

(4)主纵线:主垂面W与像平面P的交线称为主纵线W。

(5)等比线:过像主点平行于合线的直线称为等比线。

2、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它们就是如何定义的?(1)像平面坐标系:就是以该像片的像主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用来表示像点在像片面上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框标连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称为框标平面坐标系。

X、y轴的方向按需要而定,常取与航线方向一致的连线为x轴,航线方向为正。

(2)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轴与Y轴分别与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与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向上为正,像点的像空间坐标系表示为(x、y、-f)。

(3)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就是摄影中心S坐标轴依情况而定,通常有三种方法:a、以每一条航线的第一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b、取u、v、w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这样同一像点a在像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f),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w。

c、以每个像片对的左片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摄影基线方向为u轴,以摄影基线及左片光轴构成的平面作为uw平面,过原点且垂直与uw面(左核面)的轴为v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4)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某一点上,x轴就是大致与航向一致的水平方向,y轴与x轴正交,z轴沿铅垂方向,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3、航测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1)内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面相对位置的参数为内方位元素,即(x0、y0、f)(2)外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或摄影光束)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的参数为外方位元素,即三个直线元素X s、Y s、Z s,与三个角元素φ、ω、κ。

4、什么就是共线条件方程?分别推导“用像点坐标表示地面点坐标的共线条件方程”与“用地面点坐标表示像点坐标的共线条件方程”。

(旋转矩阵的9个元素不必推导)5、解释共线方程中各类因子的含义?共线条件方程描述了像点a(x、y、-f)摄影中心S(X s,Y s,Z s)与相应地面点A(X,Y,Z)位于一条直线上,其中a1,a2,a3,b1,b2,b3,c1,c2,c3就是由外方位角元素φ、ω、κ所生成的3*3的正交旋转矩阵R的九个元素。

6、什么就是像点位移?列出投影差公式分析其位移特点?(1)地面点的实际构象位置与理想情况下的构象位置存在差异的着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

(2)像点位移包括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倾斜误差)与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

投影差: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在以像底点为中心的辐射线上,当h>0时,即为正,即像点背离像底点方向的位移;当h<0时,即为负,即像点朝向像底点方向位移;=0时,=0,说明位于像底点处的像点不存在地形起伏引起像点位移。

7、什么就是摄影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有什么不同?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的影像与地面上相应的水平距离L之比,即地形图就是正射投影,比例尺处处一致,常以1/M表示。

航摄像片就是中心投影,由于存在像片倾斜与地形起伏两种误差的影响,致使航摄像片上的影像有变形,各处比例尺也不一致8、绝对航高: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中心相对于平均海水面的航高称为绝对航高。

9、相对航高: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中心相对于其她某一基准面或某一点的高度均为相对航高。

10、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摄站点间的空间距离称为摄影基线。

11、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1)像片与地形图投影方法不同:地形图就是正射投影,比例尺处处以致,常以1/M表示;航摄像片就是中心投影,由于受到像片倾斜与地形起伏的影响,各处比例尺R不一致。

(2)像片与地形图表示方法与内容不同:A、在表示方法上:地形图就是按成图比例尺所规定的各种符号,注记与等高线来表示地物地貌的,二航摄像片表示为影像的大小,形状与色调。

B、在表示内容上:在地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文字、与数字注记表示,如居民地的名称,房屋的类型,道路的等级,河流的宽、深与流向,地面的高程等,这些在像片上就是表示不出来的。

另一方面,在地形图上必须经过综合取舍,只表示那些经选择的有意义的地物,二在像片上所有拍摄的全部影像。

第四章双像立体测图基础与立体测图1、何谓左右视差、上下视差?在没有恢复两张相邻影像的相对位置之前,同名点的投影光线在空间不相交,其投影点在X方向的距离称为左右视差,在Y方向上的距离称为上下视差。

2.什么就是立体像对?像对立体观察应满足的条件就是什么?立体像对:有不同摄站获取得具有一定影像重叠的两张像片。

像对立体观察的条件:(1)两张像片必须就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2)分眼观测;(3)两张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眼睛基线应大致平行;分眼观测可以用立体镜观察法,双目镜观测光路的立体观察,互补色法立体观察,同步闪闭法立体观察,偏振光法立体观察。

3、立体像对有哪些特殊的点、线及面?点:s 1 s 2 左右像片的摄影中心;o 1 o 2 左右像片的像主点a 1 a 2 地面上任意点A 在左右像片上的构像即同名像点k 1 k 2 核点线: B 摄影基线 AS 1a 1 AS 2a 2 同名射线k 1a 1 k 2a 2 同名核线面: WA 核面 4.什么就是相对定向?什么就是相对定向元素?有哪几个?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称为相对定向。

确定两像片相对位置关系的元素称为相对定向元素。

连续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 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 5、相对定向的目的:恢复两张像片的相对位置,达到同名射线对对相交,建立起于222v w b b ϕωκ、、、、11222ϕκϕωκ、、、、地面相似的几何模型。

6、什么就是绝对定向?什么就是绝对定向元素?有哪几个?解算立体像对绝对方位元素的工作称为绝对定向。

描述立体像对在摄影瞬间的绝对位置与姿态的参数称为绝对定向元素。

7、绝对定向的目的:恢复立体模型的绝对方位,使模型与地面坐标系一致。

8、相对定向的定向的不需要知道像控点,而绝对定向的定向点必须就是像控点。

第五章摄影测量解析基础1、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就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来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2、什么叫单向空间后方交会?对参加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控制点有什么要求?描述单向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过程。

单向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分布合理的地面控制点的空间坐标与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像的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控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算过程(了解):(1)获取已知数据:包括平均航高,内方位元素,从外业测量成果中,获取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并转化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进行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在数值摄影情况下,三个角元素初值:线元素初值:(4)计算旋转矩阵R:利用角元素的近似值计算方向余弦,组成旋转矩阵。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代入共线方程,计算控制点相应的像点坐标的近似值(x)(y)(6)组成误差方程式:按公式组成误差方程式,然后按组成法方程,解算未知数的改正数;(7)改正数小于指定值,则完成:否则将解算的未知数加上初始值,作为新的初始值,重复4-6步。

(8)精度评定3、什么叫立体像对前方交会?描述立体像对前方交会的解算过程。

利用立体像对两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同名像点坐标与像对的相对方位元素(或外方位元素)解算模型点坐标(或地面点坐标)的工作。

解算过程(了解)4、什么叫解析法相对定向?其理论基础就是什么?解析法相对定向:利用立体像对中摄影时存在的同名光线对应相交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以解析计算的方法(此时不需要野外控制点)解求两像片相对方位元素值的过程。

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就是相对定向的理论基础。

解析法相对定向的数学模型:共面条件方程(空间后方交会的数学模型:共线条件方程)6、什么叫解析法绝对定向?描述解析法绝对定向的解算过程。

如何解算绝对定向元素?至少需要几个地面控制点?为什么?解析法绝对定向:就就是利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从绝对定向的关系式出发,解求上述七个绝对定向元素的过程。

至少需要2个平高控制点与1个高程点,且3个控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因为有七个未知数。

6、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有哪三种解析方法?各有何特点?双像解析摄影测量可用三种结算方法:后交—前交解法、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解法、光束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