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之教堂建筑分析与鉴赏 PPT

光之教堂建筑分析与鉴赏 PPT


• 教堂里只有一段向下的斜路,没有阶梯;最重要的是,信徒 的座位位置高于圣坛,这有别于大部分的教堂(圣坛都会位
于高台之上,庄严而冷酷地俯视着信徒),此乃打破了传统 的教堂建筑,亦反映了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思想。
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而不
同于廊道中均匀分布的光线。前方 是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墙壁,嵌
建筑的通风不是靠窗,而是靠墙体和顶 部的缝隙完成的,而且,这个缝隙还是通光 口,光是贴着墙或者天顶近来的。教堂内很 暗,这样更能映衬出光十字以及天光渗透过 来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保持十字架光在人的 视觉中有强烈的发光感觉,体现了建筑的主 题——由建筑表达自然的意义和建筑师的意 图——光的抽象化以及建筑化。同时,这种 室内采光效果也符合了日本传统和式建筑中, 室内偏暗的美学观点。
入了玻璃,以这里射入的光线显现 出光 的十字架。
建筑表皮的特点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大量使用裸露的混凝土 材料,建筑造型多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墙面 光滑干净,不加装饰,但由此构成的内部空 间却变化丰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安 藤忠雄的设计在戏耍空间光与影之余,仍有 浓醇的人间味。他总是善用周遭的环境,以 最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清心寡欲的气质,他着 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 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给建筑物带 来生机和诗意。
光之教堂建筑分析与鉴赏
安藤忠雄
• 本世纪80年代 到90年代的安 藤忠雄,在群
星灿烂的国际
建筑舞台上脱 颖而出
大师生平
• 安藤1941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 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 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60年代起,他又开始 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 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 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ຫໍສະໝຸດ 建筑外观教 堂 内 部
鸟瞰图
安 藤 手 稿
总平图
• 光之教堂位 于大阪城郊 郊茨木市北 春日丘一片 住宅区的一 角,是现有 一个木结构 教堂和牧师 住宅的独立 式扩建。
平 面 图
立面图
教堂主题透视示意图
建筑空间特点
教堂的视觉中心是 一个空十字缝,将 厚重的清水混凝土 墙打碎成四个部分。 光,依着空十字缝, 自然的介入,对教 堂的空间进行重新 定义。正因为有了 光的介入,空十字 缝的意义开始有了 变化。视觉上的效 果瞬间转化成一种 精神上的感悟。十 字形分割的墙壁, 产生了特殊的光影 效果,使信徒产生 了一种接近上帝的 奇妙感觉。
• 教堂内有一 段向下的斜 坡,信徒座 位高于圣坛, 牧师站着与 的人一样高, 反映了人人 平等的观念。
平面图
空间分析
从平面分析中看 出,基地靠近道 路除了面向院内 的西墙其他地方 开窗是不合适的。 L型墙不仅分割了 空间,而且把柔 和的阳光反射进 屋里,使室内空 间神秘化,也净 化了周边的视觉 环境,隔离了喧 嚣的外部世界。
轴测
• 空间呈长条盒装,宽宽窄窄的 线条在空间中勾勒出宁静的尺 度。
• 有一道墙斜插入“盒子空 间”,在构成上打破了空长空 间,也构成了行走的转折通道, 出入口变成了一个过程,而不 仅仅是一道门。
教堂与周日学校 连接处的雨棚
过度空间
教堂入口
功能分区
牧师住宅 周日学校
教堂空间 周围交通道路
交通流线分析
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安 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 柯布西耶的书。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 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当安藤 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 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 了浓厚兴趣。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 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 ﹒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光之教堂简介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 著名的一座。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是在里面,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 带来的震撼力。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之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光之教堂的区 位远不如前两者那般得天独厚,也没有太大的预算。但是,这丝毫没有局限了安藤忠雄的 想象世界。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 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泄进来,那便是著名的“光之 十字”———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建筑概况
• 安藤的设计哲理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性 • 素混凝土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对纯粹空间的要
求 • 不仅如此,安藤在许多作品创作中,还特别注重经由
人身心体验的空间序列组织,注重由人们参与而获得 的最终建筑品质的实现,而不是建筑本身的商业价值。 安藤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 • 1 纯净的几何体 2 可信赖的混凝土材料 3 自然
大量使用裸露的混凝土材料
大量使用裸露的混凝土材料
教堂除了主体运用混凝土材料,内部还运用了大量木 制材料
教堂内部细节
教 堂 内 木 制 十 字 架
教 堂 内 管 风 琴 ( )
pipe organ
庭内小品
内庭
总结
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必须具备有益于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生活空间。因 而安藤的建筑语汇中,常常在功能性空间中创造一种过度空间。光之教堂这一 建筑虽然形体简单,但却蕴含了一种复杂而及其优秀的建筑处理,这片成15° 角插入的素混凝土壁体,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难题。他的设 计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内,掩蔽了显存内院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 的外部世界。同时,这座建筑造价极低,地面,墙壁及家具处理的非常朴素, 并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安藤在这里着力表现和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然,空间 的纯粹性和洗练诚实的品质,进而唤起人们一种“庄严感”。
结构分析
• 安藤的建筑通 常具有严格的 比例关系。光 之教堂L型墙的 15度穿插关系, 不是凭空得来 的,从平面图 中可以看出, 墙体是于矩形 平面的对角线
呈平行关系的。
墙 体 结 构
廊道两侧为素面混凝土墙,顶部 由玻璃拱与H型横梁构成。廊道前 后没有墙体阻隔,新鲜空气自由 地在这个空间中穿行,其末端是 绿色的树木和遥远的海景。透过 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
日本 茨木 光的教堂,1987~1989
Church of the Light,Ibaraki,Japan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 城郊茨木市北春日 丘一片住宅区的一 角,是现有一个木 结构教堂和神父住 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 的入口,只有门前 一个不太显眼的门 牌。进入它的主体 前,必须先经过一 条小小的长廊。这 其实只是一个面积 颇小的教堂,大约 113平米,能容纳约 100人,但当人置身 其中,自然会感受 到它所散发出的神 圣与严庄。
在近20年的建筑事业发展生涯中,安藤忠雄设计了进150项建 筑作品和方案,其中多项作品对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频 频获奖
• 1979年 - 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长屋) • 1983年 - 日本文化设计赏(六甲集合住宅) • 1985年 - 芬兰建筑师协会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奖 • 1986年 - 艺术选奖文部大臣赏新人赏(中山邸) • 1987年 - 每日艺术赏(六甲教会) • 1988年 - 第13回吉田五十八赏(城户崎邸) • 1989年 - 法国建筑学院奖赏 • 1991年 -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会员、美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纪念奖 • 1992年 - 第1届卡尔斯伯格(Carlsberg)建筑奖(丹麦) • 1993年 - 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RIBA)荣誉会员、日本艺术院赏 • 1994年 - 第26回日本艺术大赏(大阪飞鸟博物馆) • 1994年 - 年度朝日赏、第7回国际设计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级) • 1995年 - 年普利兹克奖、日本文化设计奖 (六甲集合住宅) • 1996年 - 第8回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第1届国际教会建筑奖 • 2002年 - 美国建筑师联盟金牌(AIA金牌)、京都赏思想?艺术部门受赏 • 2005年 - 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UIA金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