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Management Psychology)编制单位:金审学院编写人:周文莉编制时间:2016年3月课程说明部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介绍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类的基础课,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管理心理学是有关组织情景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讲课使学生能够认识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了解个体、群体、组织与领导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类的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以为改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管理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学问题,明确个体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有效地进行激励;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群体效应、提高群体工作效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影响力、领导方式、自身素质,领导和管理的有效性;组织结构、组织效和组织变革等内容。

把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结合,使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于管理实践。

(三)课程性质《管理学》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四)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

(五)预修课程管理学、普通心理学。

二、课时分配正文部分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及其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及范围。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的内涵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教学内容】一、对推动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巨大作用三、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良好效能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一、萌芽期二、确立和形成期三、发展期【实践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人性假设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管理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管理策略。

第一节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一、管理的实质二、管理的基本原理三、管理的基本方法四、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二节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心理学二、心理的实质三、心理学过程四、心理状态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教学内容】一、人性假设二、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知觉的类型;熟悉几种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掌握归因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社会知觉概念社会知觉偏差归因理论第一节社会知觉【教学内容】一、知觉概述二、社会知觉概述第二节社会知觉偏差【教学内容】一、第一印象二、首尾效应三、晕轮效应四、定势效应五、刻板印象六、管理社会知觉偏差第三节归因理论【教学内容】一、归因概述二、归因理论第四节社会知觉理论的应用一、社会知觉理论的应用二、归因理论的应用【实践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四章情绪、态度与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理解情绪与情感;熟悉情绪与工作效率间的关系;掌握应对挫折、调节情绪的策略。

了解态度的形成、改变理论以及测量的方法。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及其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与身体健康。

挫折管理第一节情绪情感与工作效率【教学内容】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功能二、叶克斯——多德森法则三、企业管理应重视职工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第二节情绪与身体健康【教学内容】一、情绪失调与身体疾病二、情绪调节与身体健康第三节挫折与管理【教学内容】一、什么是挫折二、产生挫折的原因三、挫折行为四、如何管理挫折第四节态度【教学内容】一、态度的实质二、态度的作用三、态度的测量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教学内容】一、态度的形成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五章个性与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个性的基本内涵与测量方法。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个性在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本章重点、难点】个性心理特征的三个基本概念。

个性测量的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一、个性的概念二、个性的特征三、个性的心理结构第二节个性与管理【教学内容】一、气质与管理二、性格与管理三、能力与管理第三节个性测量【教学内容】一、心理测验二、模拟测试三、面试【实践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六章激励理论与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激励作用以及主要理论。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主要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本章重点、难点】激励的概念、过程与意义。

内容型、过程型和改造型等激励理论的基原理与方法各种激励理论于实践。

【教学内容】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过程三、激励的作用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学内容】一、需要层次理论二、双因素理论三、ERG理论四、成就需要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教学内容】一、期望理论二、目标设置理论三、公平理论四、综合激励理论【实践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美)皮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七章群体心理与管理【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群体及其作用,了解群体动力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群体动力理论。

了解群体的沟通与障碍,了解群体冲突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本章重点、难点】群体的概念、类别。

群体动力理论,群体规范与压力。

第一节群体概述【教学内容】一、群体的概念二、群体的分类三、群体的作用四、非正式群体的形式与作用第二节群体动力【教学内容】一、群体动力理论二、群体的规范与压力三、群体的凝聚性四、群体的士气【本章教学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举例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献资料让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但是大纲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内容要完整。

【教学参考资料与阅读书目】阿玛尔.管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保罗E.斯佩克特著,孟慧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五版.北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