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钢板桩围堰设计及计算书

大桥钢板桩围堰设计及计算书

***大桥8#、9#墩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计算书1、工程概况***资水大桥是***至***公路工程中横跨资水的一座大桥,桥梁上部结构设计采用(6×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58+95+95+58m)现浇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5×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结构;主桥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门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墩身顺桥向宽为2.6m,横桥向为2个2.4m宽的墩柱,主墩承台厚度为3.5m,平面尺寸为11×9m,基桩采用直径Φ2.0m钻孔灌注桩。

桥面宽度:2.5 m(人行道)+0.5m(路缘带)+10.75m(车行道)+0.5m(双黄线)+10.75m(车行道)+0.5m(路缘带)+2.5m(人行道)=28m,分两幅修建,桥梁中心桩号K5+873,桥梁全长为644m。

***资水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水位+179.4m,十年一遇洪水水位+172m,施工常水位+164m,近5年12月至4月最高水位+168m。

8#、9#主墩基础位于资水河道内,主墩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围堰考虑能满足在+168m 水位下施工。

2、计算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简明施工计算手册》《***资水大桥施工图设计》《***资水大桥工程地质纵断面》《***资水大桥钻孔柱状图》3、***资水大桥8#、9#墩钢板桩围堰检算3.1围堰结构概况8#、9#墩单个承台尺寸均为11m(横桥向)×9m(顺桥向)×3.5m(高度),下为4根Φ2.0m钻孔桩,桩基施工采用Φ2.4m钢护筒。

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法,钢板桩采用国产拉森Ⅳ型钢板桩,材质为SY295。

8#墩承台底标高为+161.498,顶标高为+164.998。

钢板桩单根长度为9m,围堰平面尺寸为30×12m(考虑围堰四周各有1.5m操作及安装模板空间,双幅桥作一个围堰),共设置一道内支撑,围堰顶高程为+168.498m,围堰底高程为+159.498m,封底混凝土厚0.5m。

9#墩承台底标高为+158.495,顶标高为+161.995。

钢板桩单根长度为12m,围堰平面尺寸为30×12m(考虑围堰四周各有1.5m操作及安装模板空间,双幅桥作一个围堰),共设置四道内支撑,围堰顶高程为+168.495m,围堰底高程为+156.495m,封底混凝土厚0.5m。

由于9#墩承台比8#墩承台埋深深度大,围堰受力较8#墩更不利,本计算取9#墩围堰进行计算;9#墩钢板桩围堰立面布置如图3.1。

图3.1 9#钢板桩围堰立面布置图(顺桥向)3.2围堰材料参数钢板桩及内支撑截面参数特性如表3.2、表3.3。

表3.2钢板桩截面参数特性值表表3.3内支撑截面参数特性值表3.3地质资料根据地质勘察报告,8#、9#墩处由上向下分别为卵石、泥质灰岩。

卵石层平均厚度为2.8m,灰黄色,松散,饱和,卵石含量60%左右,最大直径达10cm以上,泥砂质充填,母岩成分为砂岩,分选性差。

泥质灰岩为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较硬。

因泥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按卵石层考虑,分析结果偏安全。

地质资料相关参数分别如表3.4、表3.5所示。

表3.4 8#墩地质参数表表3.5 9#墩地质参数表3.4计算假设1.计算时取1m宽单位宽度钢板桩。

2.弯矩为零的位置约束设置为铰接,故等值梁相当于一个简支梁,方便计算。

3.假设钢板桩在基坑灰岩面及封底砼面以下0.5m 处固结,在MIDAS 中限制全部约束。

表3.6 9#桥墩主、被动土压力系数及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土层名称 Ka a K Kp p K被动土修正系数k卵石 0.238 0.448 4.1917 2.047 1 泥质灰岩0.2380.4484.19172.04713.5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3.5.1长螺旋钻机引槽施工***桥8#、9#墩承台处覆盖层较薄且承台底位于基岩岩面标高以下,钢板桩围堰需打入基岩一定深度。

按照常规施工工艺,采用震动锤较难将钢板桩打入基岩中,且不能满足嵌入深度要求。

本工程对***桥8#、9#墩承台钢板桩围堰采取长螺旋钻机引槽施工工艺。

首先将钻机作业平台进行加固(保证长螺旋钻机移动和回转),然后采用长螺旋钻机沿钢板桩围堰四周钻孔开槽,再向槽内回填沙袋(沙袋中装满泥砂),最后往槽内打入钢板桩。

图3.7 钢板桩围堰引槽施工示意图长螺旋钻机钻孔钻头直径D=0.6m ,钻孔深度平均为2.5m (槽底高程+156.495m ),引槽施工如图3.7所示。

定位放线 钻机定位调试 钻进成孔 校正桩位及垂直度 钻机移位 完成引槽施工 控制桩底标高回填沙袋 打入钢板桩图3.8钢板桩围堰施工平面示意图3.5钢板桩围堰结构计算3.5.1钢板桩围堰施工步骤(1)对作业平台进行加固,采用长螺旋钻机沿钢板桩围堰四周开槽,槽宽0.6m,槽深约2.5m(槽底高程+156.495m);(2)往引槽中回填装满泥砂的沙袋;(3)拆除四周钻孔平台,在靠近承台侧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装第一道内支撑作为钢板桩插打导向围檩;(4)依次插打钢板桩至合拢;(5)围堰内抽水至+164.00m,在+165.00m处安装第二道内支撑;(6)第二道内支撑安装后,围堰内抽水至+161.58m,在+162.50m处安装第三道内支撑;(7)第三道内支撑安装后,抽水并清除卵石至+159.00m,在+160.00m处安装第四道内支撑;(8)第四道内支撑安装后,抽水、清除卵石并整平基岩至+157.995m;(9)浇筑混凝土垫层至承台底;(10)待垫层砼达到强度后,拆除第四道内支撑,凿桩头,施工承台;(11)待承台砼达到强度后,拆除承台模板,在承台与钢板桩空隙间回填细砂,拆除第三道内支撑;(12)施工第一节墩身至第二道内支撑;(13)待墩身砼达到强度后,围堰内注水至第二道内支撑下方(+164.00m ),拆除第二道内支撑;(14)施工第二节墩身至第一道内支撑;(15)待墩身砼达到强度后,围堰内注水至第一道内支撑下方(+167.00m ),拆除第一道内支撑;(16)拔除钢板桩。

3.5.2计算工况工况一 第一道内支撑安装后,围堰内抽水至+164.00m ; 工况二 第二道内支撑安装后,围堰内抽水至+161.58m ; 工况三 第三道内支撑安装后,抽水并清除卵石至+159.00m ; 工况四 第四道内支撑安装后,清除卵石并整平基岩至+157.995m ; 工况五 垫层砼达到强度后,拆除第四道内支撑;工况六 承台砼达到强度后,拆除承台模板,在承台与钢板桩空隙间回填细砂,拆除第三道内支撑; 3.5.3钢板桩计算工况一:第一道内支撑安装后,围堰内抽水至+161.58m ,第一层内支撑受力处于最不利状态。

图3.7 工况一受力简图(1)计算反弯点位置。

假设反弯点离河床表面的距离为y ,在y 处钢板桩主动土压力强度等于被动土压力强度,即w a p P P P +=:主动土压力:y K P a a ⨯=卵γ 被动土压力:y KK P p b 卵γ= 水压力:42.2⨯=w w P γy K y KK a w p ⨯+⨯=卵卵42.2γγγ()a p aw K KK K y -+⨯=卵卵42.2γγγ 10 2.4211.50.2380.5911.5(1 4.1917-0.238)m ⨯+⨯==⨯⨯所以,梁的计算长度取值为1+2.42+0.59=4.01m2/2.24)58.161(m KN P a = (2) 计算结果图3.8 工况一模型图图3.9 工况一反力图图3.10 工况一弯矩图由上图可知,钢板柱最大的弯矩为21.1kN.m ,作用于第一道内支撑的反力为10.9kN 。

工况二 第二道内支撑安装后,围堰内注水至围堰外水位,水下吸泥、清淤至+157.495m 。

图3.11 工况二受力简图本工况梁的计算长度取值为1+1.5+0.92+4.085+0.5=8.005m 。

作用在钢板柱处的主动土压力和静水压力:()2157.49511.50.238 4.58512.6/a P KN m =⨯⨯= 计算结果:图3.12 工况二模型图图3.13 工况二反力图图3.14 工况二弯矩图由上图可知,工况二钢板柱最大的弯矩为-18.2kN.m ,作用于第一、二道内支撑的反力分别为-2.3KN 、8.1KN 。

工况三 封底砼达到强度后,围堰内抽完水;图3.15 工况三受力简图本工况梁的计算长度取值为1+1.5+0.92+3.085+0.5=7.005m 。

作用在钢板柱处的主动土压力和静水压力:()2157.49511.50.238 3.58510 6.00569.9/a P KN m =⨯⨯+⨯= 计算结果:图3.16 工况三模型图图3.17 工况三反力图图3.18 工况三弯矩图由上图可知,工况三钢板柱最大的弯矩为-90.6kN.m ,作用于第一、二道内支撑的反力分别为-12.2KN 、83.7KN 。

工况四 承台施工后向钢板桩与承台间回填砂土并拆除第二道内支撑。

图3.19 工况四受力简图本工况梁的计算长度取值为1+2.42+0.5=3.92m 。

作用在钢板柱处的主动土压力和静水压力:()2161.5810 2.4224.2/a P KN m =⨯=()2161.0811.50.2380.510 2.9230.6/a P KN m =⨯⨯+⨯= 计算结果:图3.20 工况四模型图图3.21 工况四反力图图3.22 工况四弯矩图由上图可知,钢板柱最大的弯矩为-21.4kN.m ,作用于第一道内支撑的反力为5.4KN 。

根据上述对钢板桩围堰四种工况计算,钢板桩内力及内支撑支撑反力计算结果汇总如下表:表3.23 钢板桩内力及内支撑支撑反力由表3.23可知,钢板桩最大弯矩发生在工况三,M max =90.6kN∙m , σmax =M max W ⁄=90.62270×103⁄=39.9MPa<[σ] 1.5⁄=295 1.5⁄=196.7MPa ,满足要求! 3.5.3 内支撑计算由表3.23可知,第一道内支撑最大支撑反力为12.2kN ,第二道内支撑最大支撑反力为83.7kN 。

由于第一道内支撑反力较小,这里不予计算,取受力较大的第二道内支撑进行验算。

第二道内支撑圈梁采用2I56b ,支撑钢管采用Φ530-10,采用MIDAS CIVIL 建立有限元模型如下图:图3.24 第二道内支撑模型图图3.25 第二道内支撑变形图图3.26 圈梁组合应力图图3.27 钢管组合应力图图3.28 钢管轴力图(1)强度验算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第二道内撑最大位移为4mm ,圈梁最大组合应力为87.2MPa <215MPa ,钢管最大组合应力为88.9MPa <215MPa ,发生在四角斜撑钢管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