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重症医学科
命体征如;皮肤情况、伤口情况、静脉输液情况、特殊药物带入情况、患者治疗情况等。 6、通知医生查看病人,同时测生命体征。 7、根据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做好护理记录。 8、向清醒病人做入院宣教。 10、向患者家属讲解入院须知、约束告知书、探视制度。 11、交代各注意事项,安慰、鼓励患者。
三、接收手术病人的工作流程
7
ICU的发展史—国内 ▪1982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ICU病房;
▪1997年10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在北京成立; ▪2008年8月----国家正式命名为重症医学科。
8
ICU的基本要求 1、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直属 医院职能部门领导。 2、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 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3、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受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21
ICU的必备设备
吊塔分湿区和干区,将仪器、设备分别按功能放于不同的 部位;将电线、气路等装入塔内。配有不间断电力系统和 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源插座都在主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 路器。
22
ICU的必备设备 2、带中心站的床旁监护系统,可以监测心电、 呼吸、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 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ICU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
• 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 ,床位间用玻璃 或布帘相隔。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 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 香港和澳门的医院,ICU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
ICU的人员配置
1、ICU的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应该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 2、ICU的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应为2.5~3:1。 3、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1、ICU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 要服务对象病区以及手术室、影像科、化验室和血库等。
16
ICU的病房介绍
3、ICU的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 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备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 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1.5:1。
17
ICU的病房介绍
ICU的分类
• 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虽然 起步较晚,但受到的重视很高,并且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ICU和专科ICU,如:小儿重症 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心血 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NSICU) 。
ICU的病房介绍 ⑴、单间或分割式房间 •优点: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和患者之间的相互 干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缺点:浪费人力、物力。
14
ICU的病房介绍 ⑵、大房间 •优点:节省人力、物力,充分利用ICU的资源; •缺点:增加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机会。
15
ICU的病房介绍
ICU设立了隔离病房,主要收治严重感染、免疫抑制以及脏器移植等特殊患者。病房门应该用绿、 黄、红、粉红色特殊标志进行区分;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应穿有色工作服,以志区别。
确认接收新病人
医生通知带班组长,组长了解病人情况并给予安排分管护士
床单位及用物准备
确认呼吸机电源和 气源接好
迎接新病人入科
通知医生
评估病人 血压平稳
循环不稳定,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过 床,立即抢救。
安全平稳地将患者从平车转运至病床,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引流管道和输液管 道脱出,立即测量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或气管插管。测量血压,心电监护, 再次评估,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仪器室 库房 医师办公室 更衣室
卫生间
盥洗室
主区域
病房、护士工作站,洁净物品室、配 药室和治疗室
污物处理室 配餐室
家属接侍室
值班室
实验室
示教室
18
ICU的病房介绍
4、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护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 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感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我国ICU的发展方向 1、提高领导的认识,努力普及ICU管理及建设规范,使ICU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2、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ICU队伍。包括制定相应的医师、护士培训目标、必备的理论 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3、协调好ICU与其他专科的关系,进一步明确ICU的治疗范围,并在临床路径上给予具体界定。 4、全方位的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盲目建设,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内ICU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1、主要硬件设备已基本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如监护仪、呼吸机等。
2、 ICU病房交叉感染率高于国外。 3、ICU病房的装饰及管理有所改善,但整体布局及人权观念较差。
4、ICU花费过高,百姓难以承受。
国内ICU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5、床位使用率太高,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以及交叉感染和相互干扰的机会。 6、患者收治标准执行不力,许多没有抢救价值的患者进入ICU,造成资源浪费 。 7、一部分本该转出ICU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转不出去,致使长期压床,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
ICU护理工作特点
• ICU内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危重的病人;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 又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
ICU护士的素质要求
1、身体素质: ICU护士通常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体力。 2、心理素质:面对不同心理反应和需求的病人,护士任何异常的外部表情及动作的变化,都对病
1、接到手术室告知接收手术病人的通知。 2、准备床单元、备好监护仪、备好呼吸机等。 3、手术室送病人入ICU。 4、ICU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协助病人过床。 5、监测指脉氧、血压、脉搏、呼吸。 6、观察神志、瞳孔,交接皮肤、输液、用药情况。 7、观察引流管情况,向手术室人员了解引流管道放置位置及引流要求,妥善固定。 8、交接并妥善固定胃管、尿管、动静脉导管。 9、与手术室人员交接、识别患者身份,交接患者用物。 10、填写病人交接班登记单,交接双方签字。 11、完善护理记录。
19
ICU的病房介绍
5、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 (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
20
ICU的必备设备
1、每床配备功能完善的吊塔,提供电、氧气、压缩空 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床装配电源插座12 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 引接口2个以上。
ICU的放弃治疗
医生有权不允许脑死亡或植物状态者进入ICU,有权对脑死亡、植物状态、临终患者以及经抢救已 证实无益、无效者作出撤除治疗的医嘱,但这一切都应该在患者家属及相关责任人同意的基础上进 行,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ICU的放弃治疗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与ICU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对ICU的放弃治疗做出明确规定,减少无益、无 效和浪费的医疗,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利用,让更多重症患者能从ICU高技术的监护和治疗中 获益。
取舒适卧位,脱去外衣裤并除去各种饰物交予家属。并和转送护士交接班,了解已经完成的治 疗和化验。
清醒患者给予解释,介绍环境。烦躁患者给予适当束缚或按医嘱镇静,完成护理记录,新入院病 人填写入院护理评估表;并向家属介绍各项规章制度,留下家属联系电话。抽血化验送检、医嘱 的处理、执行。
四、ICU患者院内CT检查流程
1、医生下达CT检查医嘱。
2、通知CT室,通知家属。
3、按“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评估标准”评分,根据结果决定
转运者及所携带的抢救用物。
2、铺好备用床或暂空床(尿不湿), 要求清洁
干燥。
3、床头备好吸氧装置。
4、床头备好吸引装置。
5、床旁备好监护仪、电极片。
6、床旁备好一次性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备好手消毒液、碘伏、棉签、约束带、体温表、加压 袋。
7、记录桌上备好各种护理记录单。
二、接收急诊或病房患者
1、ICU护士接到急诊或病房电话通知准备接收病人入院。 2、做好迎接新病人的准备。 3、病人送至ICU病房,按响ICU门铃。 4、ICU护士10秒内立即回应,开门接待新病人。 5、ICU护士与急诊或病房护士交接病人、交接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生
人、家属及同行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因此,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及提 高工作效率,要求ICU护士对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无论工作逆顺,始 终都能保持热情饱满、沉着稳定的情绪。
ICU护士都有哪些工作流程?
一、ICU接收患者前准备工作流程
1、做好病房床单元的清洁、消毒工作。
23
ICU的其他必备设备
✓呼吸机:与床位1~1.5:1 ✓血液净化仪:与床位1:5 ✓冰毯与冰帽:与床位1:4 ✓血气及血生化分析仪 ✓微量泵与输液泵:与床位4~6:1 ✓纤维支气管镜 ✓心电图机与除颤仪 ✓ICU专用病床 ✓防褥疮床垫
24
ICU的收治对象
• 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