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也缓解主要马路的正常通行。
离最小等于 35 米。建筑内的报告厅,食堂、阅览室等大空间的房间,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
2、地面交通人车分流
离不大于 30 米。
外环道路组成校内道路的基本骨架,机动车在外环行,人流在内部活动,形成主次分明、人车分流的道路形
式。在基地出入口附近设置部分机动车停车场地,方便校外人士以及家长接送停车。根据消防要求,消防车均可
西塘实验小学(玉湖校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内庭,形成庭院和建筑内部的小环境,创造出富有园林特色及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校园,体现出江南地区特有的文 化底蕴;建筑局部架空处理,可创造出视觉延伸及景观渗透的效果。
第一章 规划及建筑设计 一、项目概况
西塘实验小学(玉湖校区)位于昆山市内,紧邻低碳产业主体园,地块南侧为展馆路,北侧为城北路,东侧 为东定路,西侧为川家库河。总用地面积 30755.94 平方米。拟建各类建筑面积约 2.45 万平米,规划设置 6 轨 36 班。
四、规划总体布局 1、设计将全校分为四大功能区:教学区、行政综合区、运动区、餐饮区,各个区域分区明确又紧密结合,
流线合理,可减少师生往返距离,四个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同时又互有联系,相辅相成。 2、校园主入口设在展馆路上,位于地块南侧,为校园景观主轴线的起始点。 3、景观空间整体上呼应并结合建筑,围绕古典园林庭院强化和呼应校园的空间关系。开敞的入口大广场与
七、空间景观规划 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吸引力、令人骄傲的园林式校区。并且尝试在其中赋予时代精神和江南地区
的独特文化意义,创造校园景观中的文化构架。 设计着眼点在于: 1,一个入口引导广场:南部主入口广场,林木参天,既将校园与城市相互隔离,又保持了开放与大气的视
觉效果。 2,庭院景观的塑造,将昆山的江南历史文化,水乡特色、园林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融入进来。雪松、水杉、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基于新建校 8 轨 48 班的办学规模的需求。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3、《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十二五版)
进入建筑内庭院。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校园步行交通共享通畅
人行流线通过入口广场再组织,各层功能空间之间由连廊对接,教室至食堂、体艺楼、行政楼、科技实验楼
均有连廊联系,教师、学生步行其中,为学习、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提高了校园空间的利用,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也使学习步行流线与生活文体流线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人性化、安全、通畅的校园交通体系。
太湖石等景观元素组成新的校园历史文化区。形成师生学习、交流、集会、空,把区外的景观引入内庭空间,借景,
对景等手法充分得以展现。活泼及通透的空间,可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休闲活动。
八、建筑消防设计 1、基地内所有楼均为多层民用建筑,最近间距大于 6 米最小防火间距,建筑之间间距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
六、交通组织 1、出入口合理便捷 根据设计整体考虑,校园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基地南侧,是学生上下学主要的出入口,主要作为步行入口,基
地主要的出入口西侧设次要出入口,主要作为机动车及后勤车辆出入口。家长的接送流线与教学流线分离,同时 原则,各楼每层疏散宽度和疏散楼梯个数均满足规范要求。位于两个疏散楼梯之间的房间门至最近疏散楼梯的距
三、规划设计基本构思 1、学校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交通流线便捷,为师生提供最大的方便。教学区、行政区、学生教师生活
及运动区四大功能分区相对独立,同时注重各分区的有机结合,使校园空间有明确的序列感和关联性,形成一个 分合有序、自然融合的整体形象。
2、建筑造型围绕传统的元素为基础进行现代的演绎,新颖而不失庄重,体现出典雅精致的特色。以富有艺 术活动力的建筑群体设计来体现校园建筑的文化氛围和朝气。
3、空间形式多样化。入口大广场、各功能空间围合出的庭院及绿地、校舍之间的连廊等多种空间可形成若 干师生交流的场所,努力创造富有时代感和人情味的校园环境,以满足 21 世纪教学中多层次的要求。
4、校园内园林建筑小品、花卉树木、文化连廊设置合理。运用苏州园林的理念营造校园宁静的氛围,校园 与城市道路之间有体育场相隔,客观上隔绝了主要噪声源对学习区的影响,形成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引入建筑
的噪声。 3、运动区 运动区分为 2 部分,一部分在体艺楼,保证恶劣天气下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还有一部分运动区布置在基地
西侧,包括:300 米田径场地一个,标准篮球场 3 片,排球场 2 片,室外乒乓球活动场一片,此部分运动区自成 体系,基本不会对教学区形成干扰。
4、景观区 景观区介于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之间,将昆山的江南历史文化,水乡特色、园林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融 入进来,形成一个学习与生活的过度空间。
一.工程概况
第二章 结构设计
1. 拟建西塘实验小学(玉湖校区)位于昆山市内,紧邻低碳产业主体园,地块南侧为展馆路,北侧为城北路,
东侧为东定路,西侧为川家库河。总用地面积 30755.9 平方米。拟建各类建筑面积约 2.45 万平米。按《建筑 (4)《多层及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编)
古典园林庭院,既强化了空间序列,也使序列充满的变化的趣味。
五、功能分区及单体设计 1、教学区 教学区布置在基地中部,由 3 幢教学楼,1 幢行政综合楼楼组成,保持了主要街道立面形象完好。行政区办
公区域贴近教学区,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图书馆是全开放式的,有一定辐射形式。 2、餐饮区 食堂位于基地北侧,通过连廊联系教学区。食堂北侧城北路,通过建筑单体的设计,可以为教学区遮挡一定
间距要求。 2、由于所有建筑均为多层建筑,故每个单体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划分防火分区,一般情况下其各
自的每个楼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 2500 平方米(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面积按规范局 部增加)。有室内中庭的建筑在上层以防火卷帘分隔,防火卷帘不低于三小时耐火极限。疏散楼梯符合双向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