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与社会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1、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后进入()A、基督教文明时代B、工业文明时代C、手工业文明时代D、工商业文明时代2、手工工场与作坊的最根本的区别是()A、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B、产品质量高C、生产规模大D、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2012年6月3日,英国各地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60年来,伊丽莎白女王“统而不治”,这一政治现状源自(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封建主义D、蒙昧主义5、小军同学将某位历史人物评说为:“通过政变上台,建立军事独裁,法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者,欧洲封建君主们的仇敌。
”据此可知,这位人物是()A、伏尔泰B、路易十六C、拿破仑D、克伦威尔6、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的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
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开始于()A、明朝中期B、明朝后期C、清朝前期D、清朝中期8、小红在预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国家:意大利、中国B、客观条件: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被人们接受C、重大事件:迪亚士到达印度D、积极影响:黑人来到美洲9、“开辟井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幅对联所说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文天祥C、郑成功D、林则徐10、14世纪时,最早能在哪个国家见到手工工场()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11、右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殖民先驱,海盗鼻祖②和平使者,扬威异域③友好往来,促进交流④探寻新路,寻找黄金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12、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来克星顿”号、“萨拉托加”号、“邦克山”号等。
其中“萨拉托加”号与战争中的哪一事件有关()A、独立战争的开始B、独立战争的结束C、独立战争的转折D、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3、下面组图概括的主题是( )新航路的开辟处死查理一世文艺复兴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C、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D、罪恶的殖民扩张14、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A、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15、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清朝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②殖民扩张印度、北美等——“日不落”帝国英国③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④商船数量过万——“海上马车夫”荷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明清时期出现的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①皇权高度强化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③国家日渐闭关自守④西方人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投向中国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7、下列能体现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有()①文字狱②修长城③废丞相④军机处⑤满蒙联姻⑥锦衣卫⑦东厂、西厂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④⑥⑦18、“朕即国家”说明大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A、君主立宪制的国家B、君主专制的国家C、共和制的国家D、民主国家19、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下列什么地方对外通商?()A、上海B、宁波C、广州D、厦门20、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下列哪些航海家经过印度洋()A、迪亚士和达·迦马B、迪亚士和哥伦布C、哥伦布和麦哲伦D、达·迦马和麦哲伦21、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事件是()A、宇宙无限说B、地球中心说C、天文望远镜的发明D、太阳中心说22、欧洲于14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出现了启蒙运动。
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兴起于意大利B、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D、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23、学习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A、东方的曙光B、中华的荣耀C、帝国的彷徨D、王朝的崛起24、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正确的是()A、美国——来克星顿的枪声B、美国——《1787年宪法》的发表C、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D、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5、明清最后的盛世表现在()①商业发达,出现著名的徽商和晋商②对外贸易出超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不断东来④平定准噶尔部、回族贵族的叛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6、17至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
英、美、法三国爆发的革命,影响深远。
下列有关三国革命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 、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通过了反映资产阶级主张的重要文件27、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类文明是( )A 、非洲文明B 、中华文明C 、印第安文明D 、玛雅文明28、清代中国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 )A 、台湾等地不在疆域范围内B 、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C 、清朝疆域更为辽阔、广大D 、基本版图不同29、明末清初,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公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黄宗羲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具有相似的观点( )A 、批判宗教愚昧B 、提倡三权分立C 、反对专制皇权D 、反对殖民统治30、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和工商业的萌芽,主要在( )地区。
A 、西南B 、西北C 、东北D 、江南31、面对罗马的教会腐败,决定进行宗教改革,并提出:“在信仰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这个宗教改革家是( )A 、伏尔泰B 、马丁·路德·金C 、哥白尼D 、马丁·路德32、明清时期,中国出口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当时中国经济的主体是( )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工业二、连线题:(请把下列人物与其所做的事连起来,共11分)1、(3分)达·芬奇 《牡丹亭》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汤显祖 《蒙娜丽莎》2、(4分)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哥白尼 “地心说”托勒密 “日心说”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三、材料分析题:(共41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材料一:工厂的前身手工工场兴起,新的社会阶层诞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今天大家熟知的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专制制度开始被摧毁,新的政治文明建立起来。
材料二: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然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密切,西方人已经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
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⑴问题一:哪些事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2分)“新的政治文明”指的是什么?(1分)同一时期中国政府在思想文化方面怎么做?(1分)⑵问题二:材料一“专制制度被摧毁”的有哪些国家?举两例(2分)在同一时期中国在专制制度方面有什么变化?(1分)请用史实证明。
(2分)⑶问题三: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说说中国迅速坠入落后挨打境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3、(4分)卢梭 “三权分立”学说 伏尔泰 天赋人权 孟德斯鸠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狄德罗 《百科全书》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我在1 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材料二:“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
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
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
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
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⑴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分)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⑵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所说明的西班牙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为什么?(3分)⑶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处?(2分)根据材料二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2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11分)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建立常备军;议会选举自由等。
”材料二:①本宪法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②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③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三:“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过代表参与制定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⑴请说出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何时通过?该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⑵材料二体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原则是什么?美国政治上实行的是一种什么体制?现任美国总统是谁?(3分)⑶材料三体现什么文件的精神?(1分)该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说说第二次起义所取得的成果?(2分)4、(共8分)在欧洲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思想革命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前奏和序幕,启蒙运动是规模更大、革命更深入和更彻底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回答以下问题:⑴马克思在评价()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