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
一、钢筋工程
(一)钢筋原材料要求
1、严格把好进场的钢筋质量关。
结构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每批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现场按钢筋生产的炉罐(批)号及规格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按规范规定抽样检验其力学性能。
2、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试验报告合格证明上注明该批钢筋所用部位,以便今后进行追溯。
3、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整齐堆放,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底整或搭设钢筋架,对数量大、使用时间较长的钢筋表面加物覆盖,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4、钢筋规格配备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过设计同意方可进行,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
5、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锈蚀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及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二)钢筋加工制作
1、施工现场搭设钢筋加工房,钢筋加工制作在加工房
内进行。
2、钢筋直径≥Φ16,水平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窄间间隙焊,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同一截面内钢筋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量的50%。
钢筋焊接前必须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所有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焊接接头必须现场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钢筋放样前认真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弄清节点处钢筋锚固长度,对节点处各构件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打架情况。
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钢筋工长要对钢筋的接头形式、位置、弯钩形式、长度进行放样,并按大样审核制度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制作质量。
4、所有钢筋尺寸必须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箍筋做135°弯钩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和设计要求,箍筋制作弯心直径应大于主筋直径。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6、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质量验收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钢筋接头的试验方法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三)对钢筋加工质量的要求
钢筋形态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和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钢筋变曲成型后的允许全长偏差±10mm,弯曲钢筋弯点位移偏差±20mm,弯曲钢筋的弯起高度偏差±5mm,箍筋边长偏差±5mm。
(四)钢筋绑扎
1、钢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组织钢筋工长、质量员、钢筋组所有成员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部位钢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规程,向施工班组作出书面技术交底。
2、钢筋绑扎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各节点的钢筋,不得随心所象进行节点钢筋绑扎。
每一层钢筋绑扎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埋入砌体拉接筋。
3、钢筋保护层接设计图和规范执行。
所有保护层采用与砼强度等级相同的砼垫块来保证。
4、为防止浇筑砼时施工人员对板负筋的踩踏,搭设活动跑道随操作面移动,同时派钢筋工值班,以便随时修正钢筋。
5、钢筋的制作绑扎质量必须满足施工图的要求,还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钢筋绑扎好后,必须通过钢筋工长、质量员会同质检、甲方、监理等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作好隐蔽验收检查
记录签字后方能浇筑砼。
二、模板工程
1、现浇混凝土基层垫层采用木模板。
2、现浇混凝土单梁、连续梁、现浇混凝土平板全部采用复合木板钢支撑。
3、现浇混凝土天沟挑檐采用复合布模板木支撑。
(一)梁模板
1、梁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钢管架支撑体系,多层板涂刷环氧保护剂,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0mm。
2、钢管架支撑体系,钢管架立杆上下层在同一位置,立杆底垫长50mm厚木板。
(二)模板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1、模板施工按模板设计对号入座支立,模板制作、运输、安装、拆除设专人负责,并建立砼拆模申请制度。
2、对各部位模板安装编制方案,并绘制模板设计图,经项目技术负责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梁模板上的模板拉通线找直,以确保整体结构棱线顺直,阴阳角方正。
4、梁模板及柱模板从立模至浇筑砼过程中,全长全宽、全高均应接通线核验,砼浇筑过程中通线拉放。
5、模板拼装接缝处、梁和柱接头处、门窗塞口处砼,梁板接触部位垫海绵条。
6、梁板支模后用人工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规范GB50204—92中第239条现浇结构模板安装之允许偏差规定。
8、模板拆除砼强度控制
①柱模:1.2Mpa;
②梁、板模:早拆模板支撑体系按设计砼强度的75%控制,但支撑及拉杆不得拆除,砼强度达到100%时拆除支撑,但施工层下层仍保持支撑。
三、砼工程
模板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龙门架垂直运输,人力水平送到浇灌点。
施工前要认真做好原材料检验和试配工作,严格按照《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验室试配后才能确定。
(一)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的选用
主体结构水泥必须选用大厂生产的不低于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细砂、卵石含泥量≤2%,细度模数≥1.5,无石规格为5—40mm,含泥量≤1%。
2、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水泥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2)粗细骨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并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执行。
(3)砼拌和用水按标准执行。
(4)材料部门加强原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水泥的材质证明书必须齐全。
砂石材料进场必须严禁验收,逐步目测检查,凡发现含泥量、粒径等超出规范要求的一律拒收。
(5)公司试验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数量对进场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有签证的抽样,及时送有关部门检验,从品质上严格把关。
(6)及时检查水泥、外加剂、砂、石等原材料的仓储保管情况,督促砂石料场及时清理,不得有混仓现象。
3、砼拌合物质质量保证措施
(1)试验室在施工前根据当时的砂、石含水率提出砼离工配合比,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用水量等,均由试验室出具调整通知单。
(2)必须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控制好水灰比及拌合物坍落度,每工作班必须安排至少实测两次拌和物坍落度,试验室在制作试块时也必须检测坍落度。
(3)在每个工作班内必须抽查搅拌站计量器具两次,保证计量误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内:水、水泥、外加剂:±1%;精细骨料:±2%。
4、砼试块的制取、养护及试验
(1)砼试块的制取、养护及试验严格按照《普通砼拌合物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