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点滴体会
摘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情感因素合理调动,生成资源合理把握,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课堂练习精编巧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以落实。
关键词:课堂实效性高效有效实效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
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体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发挥,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以落实。
一、情感因素合理调动,焕发学习激情。
“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
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二、新课导入精心设计,导得省时高效。
一节好课往往在课前几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很多老师都很注重课堂的导入。
精心设计导言,设
置问题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
情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
尤其在新课导入时更应该讲求省时高效,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
三、生成资源合理把握,用得科学有效。
教学资源的生成一方面来自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要把握来自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
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聪明已是不争的实事。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在小朋友所接触的信息量已是今非昔比。
有些老师还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量定位在自己的那个年代,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异想天开”不但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加以选择利用,反而在心里埋怨现在的小朋友难教,不听话。
大家都知道在水利治理工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疏导!其实上课也是一样,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学生,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氛围。
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发现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不能有效的加以肯定,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实效。
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得主动实效。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由此可见,参与效率与学习时所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相关。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与学法也就不同。
一堂好课往往是揉合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得主动有实效。
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课始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把各自想象的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画在纸上,这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把展示出来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然后是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练习中的“找一找”、“摆一摆”、“折一折”再次通过个人、小组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
五、课堂练习精编巧练,练得扎实有效。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重在每节课中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在练习的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精心编排,巧妙练习。
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整自己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堂课练习的时间有限,在备课中我们就应该考虑到练习的量不可太大,但必须尽量覆盖整节课的知识点,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因此设计练习要形式多样,还要充分考虑练习的实用性、以及练习的检测功能和思维训练功能。
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综合性。
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练习设计有:(1)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2)提高练习(形成技能)。
(3)综合拓展(发展能力)。
当然有时也根据课的不同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计算课的改错题,概念课的易混辨析题,解决问题课的变式题,几何课的操作题等,形式多样、有趣且有实际意义的练习设计,学生乐于参与,思维活跃,训练扎实,才能有效实现训练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饶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点滴体会》马永静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吴正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