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师高级理论知识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依据2007年颁布的《摄影师》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 题~第7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7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具有( )的社会功能。
A、鼓励人们自由选择职业B、遏制牟利最大化C、促进人们的行为规范化D、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们受利益驱动2、职业道德通过( ),起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B、增加职工福利C、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3、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B、转变择业观念C、提高职业技能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4、银版摄影大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B、L.达盖尔C、牛顿D、罗宾逊5、( )世纪洲年代,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摄影流派,即高艺术。
A、19B、20C、18D、216、1886年,( )H.爱默生发表了《摄影是写实的艺术》,从美学角度揭示了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纪实性特性,主张把镜头转向现实社会生活和户外景色拍摄。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常被史学界统称为()。
A、现代艺术B、波普艺术C、超现实艺术D、当代艺术8、摄影成像基本步骤可概括为被摄物体→照相机→感光材料()→照相底片。
A、显影B、定影C、曝光D、取景9、波长范围在()之间的光线人眼能看到。
A、380微米~780微米B、380毫微米~780毫微米C、380毫微米~780毫微米D、380毫微米~980毫微米10、()不属于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所呈现的颜色。
A、红、橙、黄B、红外线、素外线C、绿、青D、蓝、紫11、单镜头反光取景式120相机的优点是:没有取景视差,取景器中影像()。
A、色彩逼真B、尺寸大、清晰、明亮C、形状质感好D、没有柔焦效果12、( )部分不能算作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A、主体、镜头B、测距器和调焦装置C、取景器和快门D、输片机构和计数器13、调焦装置的作用是调节镜头与胶片平面的距离,使胶片得到( )的影像。
A、色彩饱和B、清晰C、曝光正确D、影调合适14、( )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度,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
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15、被摄物在胶片成像的大小取决于镜头()。
A、光圈大小B、焦距长短C、视场角大小D、景深长短16、某个镜头的视场角为45度,这个镜头属于()。
A、长焦镜头B、标准镜头C、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17、数玛摄影用()取代卤化银感光材料获取影像。
A、闪存卡B、感光传感器C、触发器D、芯片18、数码图像除了可以在照相机显示屏上直接观看外,还可以在计算机屏幕、()、其他投射性质的屏幕上进行观看。
A、胶片B、投影仪C、相纸D、键盘19、曝光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影像的密度、( )以及色彩。
A、质感B、质感、清晰度C、清晰度D、光比20、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 )即为光源的光照度。
A、衍射性质B、温度和角度C、反射方向D、强弱21、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照度、( )。
A、折射率B、吸收率C、反射率D、吸收率和反射率22、影恫曝光的因素有光源、景物、照相机光圈与快门以及( )。
A、照相机的镜头种类B、镜头的焦距C、胶片的性质D、物距的远近23、曝光组合参数是指拍摄时使用的( )与快门时间的组合。
A、光圈系数B、镜头有效口径大小C、焦距D、景深24、根据底片的( )情况把曝光状况归纳为四种类型。
A、密度B、材质C、质量D、明亮度25、下列现象中,( )是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
A、底片密度较厚B、影像没有层次C、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往很大D、对应于景物暗部的密度往往很小26、()指影像正常地反映了原景物的亮度关系,是对原景物客观、真实的再现。
A、正常曝光B、正确曝光C、控制曝光D、摄影曝光27、底片上所得的、( )与拍摄者的要求一致或近似时称为正确曝光。
A、景深B、光圈C、密度D、焦距28、控制曝光指以摄影师的创作意图为目的,改变原景物的亮度与底片密度之间的关系,是摄影师使原景物( )的再现。
A、客观、真实B、艺术、抽象C、主观意图D、重新、反复29、通常认为曝光时间长于1 秒或短于1/1000秒时互易律( )。
A、生效B、的作用时间最长C、失效D、的作用时间最短30、( )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顶光B、侧光C、平光和侧光D、直射光和散射光31、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季节、时间、气候、( )。
A、景深B、赶圈C、地点D、焦距32、互易律是指决定曝光量的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互易,而曝光量保持不变。
A、正比B、反比C、平方正比D、平方反比33、室内自然光摄影对物体暗部补光的方法是使用( )、闪光灯。
A、用三脚架B、放慢速度C、反光板D、加大光圈34、决定室内灯光摄影曝光的因素是:光源强度、( )、被摄体受光角度。
A、被摄体至光源的距离B、被摄体的形状结构C、被摄体的层次质感D、被摄体的反光率35、公民名誉权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 )、资历身份等各方面评价的总和。
A、功德B、功绩C、资格D、身体36、消费心理学的内容不包括( )。
A、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形式和发展B、消费者经营行为的心理特征和盈利状况的关系C、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D、消费者心理与企业营销的关系37、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 )和调查法。
A、分析法B、实验法C、询问法D、取样法38、( )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A、喜欢B、购买欲望C、需要D、对产品质量信得过39、充分地了解顾客的审美心理,最终还是为了( )。
A、赚取高额利润B、让顾客对摄影师的美学观点表示认同C、宣传正确的美学理论D、更好地为顾客服务40、处理软调(低反盖)照片的要领是:( ),用软性(低反差)相纸制作。
A、用聚集光拍摄,用硬性(高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B、用软光(散射光)拍摄,用软性(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C、用冷光(聚集光)拍摄,用任意一种显影药液冲洗D、用硬光(散射无夕拍摄,用任意一种显影药液冲洗41、后期制作( )的基本要求是尽量选用软调显影液和软调相纸。
A、硬调照片B、软调照片C、冷调照片D、暖调照片42、黑白摄影中( )的基本作用包括控制影调、柔化影像、调整反差。
A、色温转换镜B、滤光镜C、PL镜D、UV镜43、在硬光下拍抚景物时,( )。
A、必须将最黑和最白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B、必须将最绿和最蓝部分控制在九级光孔C、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D、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七级光孔以内44、对于高调照片而言,曝光量( ):A、超过两级,就会失去亮部的层次和质感B、增至三级以上,不会失去亮部的层次和质感C、即使超过两级,也不会失去亮部的质感D、即使超过两级,也不会失去亮部的层次45、用软光拍摄高调照片,( )。
A、使得画面过分模糊,限制曝光调节自由B、会失去画面的层次和细节C、使得画面过分锐化,引起影调明度的下降D、可以获得柔和悦目的画面影调效果46、在拍摄静物、广告产品和人物肖像时,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常采用( )拍摄。
A、侧平光与顺光B、平光与顺光C、逆光与侧逆光D、侧顺光、侧平光与平光47、构图中的“破”含义是( )。
A、将照片画面里饱和度较高的颜色进行“破坏”,使构图变得有趣味B、对照片画面里过分死板的线条或大面积块采取措施,目的是改变构图的死板,使构图生动起来C、对照片画面里的暖色采取措施,使构图变得冷淡一些D、将照片画面中间调、高调或低调都进行“破坏”,使构图变得凝重、硬朗48、构图中的“布白含义是将空白也作为一种()来安排,在画面里求得空白的合理布局空灵效果。
A、块状符号B、高调符号C、潜在符号D、避免低调的符号49、拍摄艺术人像时,( )。
A、偏振镜不与光源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B、即使将偏振镜与手中的相机搭配错了,不会影响曝光与调焦的失误C、使用偏振镜应首先考虑到与手中相机的适配D、偏振镜在每一个拍摄方向都能发挥作用50、色光通过滤光镜的规律是全部或部分通过( )。
A、与其相同的色光,吸收其相邻的色光B、与其互为补色的光C、与其相邻的光,并吸收这些相邻的光D、与其相同或相邻的色光,吸收其补色光51、“2”级黑占画面的85%, ( ),“l”级黑占画面的5%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调。
A、“2”级灰占画面的10%B、“8”级黑占画面的10%C、“9”级白占画面的10%D、“3”级黑占画面的10%52、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色温补偿滤光镜、( )。
A、UV 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B、校正色温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C、雷登镜D、浅色滤光镜、UV镜53、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了近摄附件,假设用20mm的镜头,加上40mm的近摄皮腔,那么实际的曝光量应该是原来曝光量的( )倍。
A、2B、4C、6D、954、翻拍绒面照片的关键在于( )。
A、用柔和光消除照片表面凹凸不平的纹络B、光线照射量一定要足够C、将表面重新上光D、要用较硬的光线照明仿拟效果的照片55、( )几种常见效果有:油画效果、绢画效果、白描效果、版画攻果及挂历、贺卡、海报等效果。
A、偏色调婚纱照B、仿拟效果婚纱照C、重彩效果婚纱照D、仿旧效果婚纱照56、淡彩效果婚纱照的用光( )。
A、可由顾客任意选择B、要用软光,柔光箱的规格要大些C、要用硬光,柔光箱的规格越小越好D、既可以用硬光,选择规格小些的柔光箱,也可以由摄影师任意选择57、进行单色调拍摄时,若变换不同数值的滤光片,则单色照片( )。
A、可以表现出任意色相B、无法表现出任意色相C、只能表现出一种或两种色相D、只能最多表现出三种色相58、比较规范的现代婚纱摄影过程主要包活( )。
A、姿态造型、拍摄、制作2个环节B、服装造型、姿态造型、拍摄、3个环节C、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环D、化妆之型、服装造型、姿态造型、布光、选择背景5个环节59、单色调婚纱照一般不用的颜色是( )。
A、人红、深蓝、墨绿等B、棕色、浅绿、浅黄等C、浅红、棕色、浅绿等D、浅绿、浅黄、浅蓝等60、( )的含义是追求一种非常规色温光源下特殊成像效果的婚纱照。
A、黑白效果婚纱照B、光亮效果婚纱照C、偏色调婚纱照D、单色调婚纱照61、( )的主要偏色方法是添加光源改变色温、用彩纸(或镜)遮挡光源、故意用与色温平衡要求相反的彩色胶卷。
A、偏色调婚纱照B、淡彩效果婚纱照C、单色调婚纱照D、仿旧效果婚纱照62、产品表面质感基本上可以分为吸收型、反射型、( )和复合型四类:A、透明型B、传导型C、射入型D、光滑型63、方向性明显的较硬的主光光源最适合表现( )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