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郑)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郑)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新)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影响和后果: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

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5)对台湾的影响: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6)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7)日军罪行: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

4、重要的国际机构(1)国际联盟巴黎和会后,1920年,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建立,成为英法控制下的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

美国未参加。

(2)联合国二战后期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5、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答:(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3)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4)性质不同:独立战争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原因相同: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

(2)领导阶级相同:三国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3)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等。

(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6、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特点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一战相比,除战争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以外,还有两大突出特点:(1)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不一样: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德意日与英法美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对它们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而法西斯国家首先向他们的帝国主义伙伴开战,导致了战争的全面爆发。

英法美不得不与苏联结盟,对抗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直到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参战国并没有把从肉体上消灭战败国当作自己的目的;二战时,法西斯侵略者力图消灭整个的民族和民族集团。

这样就在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族人民面前提出了一个要不要生存的问题。

因此,后者始终是反法西斯战争。

7、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有人称之为第一次“入世”。

第一次“入世”的含义是指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入世的标志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第一次“入世”中国是被迫地卷入;第二次入世是主动地加入。

(3)造成不同的原因:第一次“入世”的原因: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衰落;政治腐败,主权丧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积极开拓世界市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迫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入世的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中国入世提供了机遇。

8、17-18世纪中西方状况的比较17-18世纪的东方(主要是中国)与同时期的西方比较,可以得出西方的优势已经形成,东、西方的均势被打破的结论。

(1)政治上:西方出现了荷、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中国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对外关系上: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后,迅速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3)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精神动力,解除了精神枷锁;中国维护、加强传统的儒教,大兴文字狱,束缚了思想,遏制了进步。

总之,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逐步走向衰落。

练习1、阅读与思考材料一:1689年,英国开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

从此,英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制约。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

材料二:到1956年底,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当今世界,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根据材料提示,请你说出这两种制度分别在英国、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历史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既有激烈碰撞,也有政治、经济上的合作。

请你按“碰撞“、”合作“两个方面,把下列四项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①冷战对峙②建立联合国③美苏争霸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碰撞:合作:(3)进入21世纪,中国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日本也将开展”中华年“活动,这些表明()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C.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还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中日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这两个事件各具有怎样的性质?(3)根据材料分析,这两个事件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3、19世纪中叶,俄国、美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分别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拓宽了道路。

请将下列内容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横线处。

A.林肯B.农奴制C.奴隶制俄国美国D.亚历山大二世E.《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成立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成立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党成立成立领导人________1862年,颁布_____________1861年,废除_____________制止了分裂,废除了_____________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但明治维新(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