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修订版

当前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修订版

当前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当前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经济活动分析做为施工企业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项目管理中,笔者所在单位也积极围绕提高企业效益努力做好“算账”文章,大力推行“算账文化”。

笔者根据在施工项目的实际工作体会,就施工项目层面执行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和执行情况,主要从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分析的如何做好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进行阐述。

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是一项关乎项目乃至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管理活动。

什么是经济活动分析?在此,援引《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着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中有关“经济活动分析”的表述:“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

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

它是以计划指标、会计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

”参照上述内容,结合施工项目的层次及运行秩序,我们将项目的经济活动分析定义为: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是指项目部、架子队通过及时采集在建工程各项经济数据,统计、核算、分析相关经济资料,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对一定时期工程的经营决策、经营目标、经营全过程及其经济效果所进行的全面分析和总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的背景和意义施工企业的性质是什么?施工企业和一般工矿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

企业依托于项目,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设立项目部的目的就是通过项目运营赚钱。

但是,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烙印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管干不管算,完成施工任务成为项目管理者的第一要务;重生产、轻管理;重开发、轻经营;重科技创新、轻人本管理;重形象进度、轻成本控制等等,在我们的企业内部还是较为普遍。

近年来,一些施工企业开始大力开展“盈荣亏耻、共创共享”活动,各单位也都在围绕提高企业效益做好“算账”文章,在经营管理方面达成了“企业是经济效益的中心,项目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共识,面对经营困难和效益低下的局面,通过大力推行“算账文化”,并在深化资金、物资、设备、分包和施组的五个集中管控上,努力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为加强对项目算账的过程指导与监控,要强调项目经理不但要算账,而且要会算账,在经营管理中全面落实“先算后干、干算结合、干后再算”的“三次经营”理念,在施工企业中大力推行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以及试运行经济活动分析信息系统。

总体来说,只有做好经济分析,项目经营业务人员才是合格的业务人员,项目经理才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

二、当前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笔者项目基层工作实践中,站在执行者的角度,本人深感当前不少项目在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走形式的过多,而真正能够发挥经济活动分析实效的项目并不多见,许多项目,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研究得明显不够,即使开展了经济活动分析,但效果也并不显着。

1、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不大,项目领导包括业主人员认为已经既成事实的成果难以改变,往往是为了完成分析而分析,报告和数据都是在公司催要成果前几天紧锣密鼓的拼凑。

没有坚持经济分析或经济分析不及时。

2、企业组织和制度不健全,经济活动分析往往变成了工经部门的独角戏,缺乏部门间的协作性,同时导致数据口径不一致,有的甚至为虚假数据,反算数据,分析成果远看数据很美,但实际上各类数据没有任何关联性。

3、劳务或机械成本往往不能较准确的预估(未做好预结算),材料往往漏入成本,导致当期和上期成本严重不对应,现场经费成本常忘记预计当期薪酬收入和报销成本,后期成本预测不全面导致整体经营情况不明朗。

4、经济分析片面化,仅重视成本分析和利润分析,而对各管理要素内容(劳务、物资、机械、现场经费等)不重视,对单项分析或专项分析没有概念。

5、分析报告定性多,定性少,定性分析假大空,经年不变;定量分析表面化,无法说明经济指标的变动对整体经济情况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

6、罗列数据多,但方式简单,内容空洞,针对数据的分析少。

7、经济分析会议主题不突出,分析不深不透。

会前没有确定明确的分析主题和重点,与会人员不知道会议的中心分析议题,会前准备不充分,发言无主次之分,全业务全分析,平均用力,分析不透,泛泛而过,往往对经营现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找不出来,或找出了问题又找不到症结,或找到了症结但定的措施又不具体,结果费时费力无实效,把经营活动分析会议开成了统计通报会议或普遍工作安排会议,使阶段性经营决策缺乏针对性,也失去了时效性。

三、做好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流程和基本原则项目上,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完成产值及形象进度情况,本月、季度、年度及开累盈亏情况及分析(包括单位责任成本收入完成情况及盈亏分析),成本要素内控管理情况及异动原因分析,债权债务分析情况,项目当期及整体经营情况,变更索赔情况,后期情况预测及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形式上是通过各类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及附表(以及台账)体现,各施工企业核算分析的内容和管理流程也大同小异,详见附表一:《项目部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管理流程》及附件二:《项目经济分析报表逻辑关系图》,在此不多赘述。

针对经过程中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我们认为要搞好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必须要秉承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责任明确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经济活动分析组织机构是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保证。

项目经理是经济活动分析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的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参与、配合的经济活动分析机构,规范日常工作职责和程序,形成完整的经济活动分析机制。

要把分析指标逐一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的原则是各自管理什么,核算什么,分析什么。

对因成本节超数据不准,原因分析不明,问题暴露不及时,导致信息失真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各级单位所有成本的节余或超支,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对其负责。

2、真实性原则。

为了确保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必须做到按月确认收入和成本,对外超计价、少计价,对内未结算,材料成本未及时入账,现场经费未及时列入当期成本等都应通过各要素部门对账后保证,列支成本与收入一致,达到真实体现档期成本与盈亏状况的要求。

3、及时性原则。

经济活动分析从其时效性方面讲,对项目管理层来说,是达到“有效治理”的指挥棒。

所以项目部甚至架子队都必须确保每月进行一次内部经济分析,每季度召开分析会议,项目部要对影响成本控制的各项要素逐个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全面性原则。

把多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就能掌握项目经济活动各方面的情况,进而掌握项目经济活动的规律。

5、谨慎性原则。

各要素管理部门对预期收入应找足证据、依据进行保守预测;对预计发生的成本应全面、充分分析考虑。

简而言之,对项目整体盈亏情况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一切均建立在充分的数据论证上。

6、数据关联匹配性原则。

经济分析报表及报告中各类数据要保持延续,具有逻辑性和可追溯性,数据之间要互相关联、互相匹配,特别是涉及不同部门结合的数据要充分印证对应无误;数据要有各种台帐、统计报表等基础资料作为支持,严禁随意编造数据,前后矛盾。

7、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对待成绩或缺点,对待项目管理存在的任何问题,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切忌主观片面性。

8、考核评价原则。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非常强调团队协作性,需要全员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项目部应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组织填列经济活动分析有关报表,并结合项目实际,对有关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查找项目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召开经济活动分析前,各部门依据成本分析职责开展统计分析并形成书面专项分析报告交项目部合同部门。

对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职责要考核到位,没有考核就没有约束,通过考核监督,使经济活动分析更加落实到实处。

9、分析结果与绩效兑现挂钩的原则。

项目部成本节超,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照单位成本考核兑现有关办法严格实施奖罚,落实主要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兑现。

四、做好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具体对策及要求1、经济活动分析必须分工号进行,开工前由项目理组织,根据现场实际,结合建造合同成本核算对象划分的要求确定本项目工号,所有劳务、物资、机械、财务费用等入账都按照既定工号设置编号,并以文件形式通知各业务部门,做为成本归集的基础。

2、建立经济活动分析牵头人制度。

项目合同部为经济活动分析牵头部门,负责汇总各要素部门上报的经济活动分析资料,并与各部门积极沟通核对数据,确保经济活动分析数据纵向、横向一致;负责撰写项目月度、季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牵头组织召开每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督促各部门对经济活动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建立健全工程数量台帐。

经济活动分析的起点是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起点是工程数量,所以逻辑分明、层次清晰、收缩有据的计算记录工程数量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石。

项目部要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数量控制责任制度。

并应根据对上及对下计价需要制定主体及临时设施的“五量”对比表(概算量、清单量、施工图量、已完量、协力队伍结算量),通过对比表,明确已完数量与结算数量差异,准确掌握剩余数量。

工程数量台帐要具备可追溯复检性,并方便为计划完成、物资提料、劳务结算等提供数据。

4、收入(形象进度收入与责任成本收入)与实际成本的匹配是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原则,项目现场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收入、对应实际完成工作量成本的归集应达到“三同步”原则,才可进行成本分析工作。

如T梁预制架设施工中,收入综合单价包含了湿接缝施工,但现场并未进行组织,为匹配成本,应根据单项概算扣除湿接缝的收入,达到成本和收入的匹配;另外,在有的责任成本核算中,有些突发情况会导致核算原则的变化,我们也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如部分临时设施和措施费用按工期摊销,但当工期因故大幅滞后,摊销原则因调整为施工数量完成比率摊销,这样也能控制成本不匹配的问题。

5、做好物资盘点核销工作。

扎实做好混凝土台账,台账、物资收支存台账、作业队材料领用记录等基础工作,每月26号开始坚持实物量的盘存工作(建议按照架子队或作业队进行核销),进料量-退料量-库存量=实际领用量,通过理论工程量进行总量核销,得出每作业队每一种型号下材料的损耗率,最后按照分项部位完成理论量以及已得的损耗率将实际量分摊到每一个工号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