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技术交底(大全)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技术交底(大全)

施工技术交底
(3)施工前定位放线要求
砌筑施工前应先用钢尺校核轴线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因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附表: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三、施工顺序

作业准备→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四、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1)材料进场卸货及堆放要求
砌块进场后,应采用叉车或吊车平稳装卸,严禁翻斗倾卸和抛掷。

露天堆放时应采用覆盖措施,防止雨雪和污染。

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无积水,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堆放,并且靠近施工现场,以减少多次搬运。

砌块应按品种、规格及强度等级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砌块堆放示意图
(2)施工要求
1)砌筑要求
1、本工程地下室内隔墙砌筑时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下层砌块长度的1/3,且最小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0mm。

当不能满足时,在水平灰缝中应设置2,6钢筋或,4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从砌块搭接的错缝部位起,每侧搭接长度不宜小于700mm。

2、砌筑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找平,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配块,并应每层挂线砌筑,确保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

3、砌筑第一层砌块时应保证底面平整,如不平整,应先用1:3水泥砂浆找平,再用专用砂浆砌筑。

4、蒸压砂加气砼砌块采用薄层砂浆(粘接剂)砌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砌筑砂浆应采用专用粘接砂浆。

B.砌块不得用水浇湿,其灰缝厚度控制在2至4mm。

C.砌块与拉结筋的连接,应预先在相应位置的砌块上表面开始凹槽;砌筑时,钢筋
应居中放置在凹槽砂浆内。

D.砌块砌筑过程中,当在水平面及垂直面上有超过2mm的错边量时,应采用钢齿磨板和磨砂板磨平,磨平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在砌块上钻孔、镂槽、切割须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处理,严禁任意剔凿或劈砍。

6、砌块填充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

7、墙体砌筑施工时水平胶缝饱满度应大于90%,垂直胶缝饱满度应大于80%。

8、砌体的组砌方法应正确。

砌体转角处应采取整块砌块盘脚(即大盘脚),砌块墙的转角及T型交接处,应纵横搭砌,但不得出现通缝的现象。

附图:墙体转角做法示意图
9、砌筑好的砌块不应任意移动或碰撞,如需校正,应清理原胶粘剂,重新批抹胶粘剂后进行砌筑。

10、地下室施工时负4层加气块下砌筑7皮实心小砖,负3至负1层加气块下砌筑3皮实心小砖。

11、施工时厨卫间等有水房间墙体底部需浇筑C20细石砼反坎,高200mm,厚度与墙相同。

12、卫生间墙体需挂小便斗、水箱等,墙体砌筑时采用实心砖砌筑。

13、由于本工程隔墙采用薄层砂浆砌筑,冬期施工时不得对砌块进行浇水,且每日
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并采用“三一”法进行砌筑。

砌筑后应在墙体上覆盖保温材料。

14、雨季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

15、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

方法为:当上部空隙小于等于20mm时,用1:2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当上部空隙大于20mm小于50mm时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实;当上部空隙大于50mm时用实心砖斜砌挤紧(做法详见下图),但砌筑砂浆必须密实,不允许出现平砌、生摆等现象。

附图:墙顶斜砌示意图
16、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双面采用,4@250mm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强。

17、墙体与不同材料(如钢筋砼、钢结构、金属配件)交接处,墙体阳角部位、洞口边角等易开裂部位应采取防裂措施,采用通长涂塑耐碱玻纤网格布压入聚合物水泥砂浆层的做法,网格布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00mm,如下图所示。

18、墙体敷设管线后应用专用砂浆填实,宜比墙凹2mm,再用专用修补材料补平,沿槽长外侧粘贴宽度不小于100mm的耐碱玻纤网格布聚合物水泥砂浆增强。

19、与框架柱相连的填充墙长度小于等于200mm时,将此部分砖墙改为现浇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5,做法详见下图。

20、内隔墙端头靠内衬墙一侧设置构造柱时构造柱靠地连墙一侧与内衬墙背水面平齐,不得将构造柱设置在内衬墙范围内。

2)构造柱、圈梁、拉结筋、过梁、连接件设置及做法要求
A.构造柱施工要求
1、填充墙长度大于5m或墙长为层高的两倍时及墙拐角、丁字墙、十字墙和墙端无约束处(墙端无砼墙、柱时)均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m,构造柱做法详见下图,构造柱砼强度为C25。

2、构造柱纵筋采用二次植筋的方式处理,植筋深度15d,构造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构造柱纵向钢筋可在同一连接区域搭接,搭接长度50d。

3、设置钢筋砼构造柱的墙体应按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支设模板、浇筑构造柱砼的施工顺序进行。

4、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面,支撑必须牢靠,严禁板缝漏浆。

5、门洞大于2m时在门洞两边设置钢筋砼构造柱。

6、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马牙槎伸入墙体100mm,槎高240mm。

7、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清除落地灰等杂物并将模板浇水湿润,然后注入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相同的水泥砂浆,再分段浇灌。

振捣时振捣棒不应直接触碰墙体。

B.圈梁设置及施工要求
1、当墙高大于4m时在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砼水平圈梁。

2、圈梁砼强度为C25,圈梁主筋与一次结构之间采用二次植筋处理,植筋深度15d,圈梁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圈梁主筋可在同一搭接区域内搭接,搭接长度50d,圈梁做法如下图所示。

C.拉结筋设置及施工要求
1、本工程地下室二次隔墙砌筑时沿墙高每间隔500mm设置2,6mm拉结筋,拉结筋需与钢筋砼柱、墙拉结。

2、拉结筋施工时与一次结构之间采用植筋的方式连接,植筋深度15d。

3、拉结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时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55d 且不小于400mm。

4、拉结筋需安装在砌块槽内,拉结筋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D.、门、窗洞口过梁留设要求
1、凡门、窗洞口顶部无梁时,均需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设置要求详见过梁表。

附表:过梁表
2、若洞口紧靠柱边或柱边墙垛尺寸小于过梁搁置长度时,应先在柱内预留过梁纵筋,纵筋伸出柱边20d,然后现浇过梁。

E.连接件安装要求
1、墙长大于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底或板底设置拉结措施(连接件),连接件做法负下图所示。

附图:墙顶不连接件做法示意图
3)门窗洞口边无构造柱做法
当门窗洞口两边无构造柱时采用填塞C20砼预制块的方法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

4)植筋施工要求
1、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2、植筋孔壁应完整,不得有裂缝或局部损伤,植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植筋成孔后,应用毛刷及吹风设备反复清理至少3次。

3、植筋完成后未达到植筋胶产品说明书中要求的固化时间前不得扰动钢筋。

五、质量要求
1、本工程地下室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施工时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附表: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2、砌块结构尺寸和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附表:砌块结构尺寸和位置允许偏差
3、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附表: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4、钢筋安放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附表:钢筋安放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相关主题